1965年,30万华人在排华事件中不幸遇害,路旁挂满侨胞头颅示众_印尼_自己的_政权

《过秦论》:“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这是秦始皇统一六国时的场面,血腥残暴无疑,但是强秦不靠强硬手段统一六国来震慑残余王公贵族,很快国内就会有不满秦朝统治的声音出现。

在上个世纪60年代,却又一件真实的事情导致“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的事件再次重演,这就是臭名昭著的“印尼排华事件”,共造成了50万人惨遭杀害,30万华人罹难。

上世纪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形成两股对立势力,分别以美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员国)为首的西方集团和以苏联(华沙条约组织的成员国)为首的东欧集团两大阵营相互对立,“冷战”就此开始。

在这个背景下,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都被卷入进这场旷日持久的政治纠纷中,而地处北太平洋的零散岛国印尼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很快就被两国盯上,成为东西方阵营争夺战的白热地带。

二战以前,印尼曾经是荷兰的殖民地,作为殖民地人员,印尼人民根本没有舒畅的生活可言,印尼贵族苏加诺决心改变现状,于是和荷兰殖民者抗争,但是结果没有丝毫改变,反而因此锒铛入狱。二战时期,日军入侵印尼,此时的苏加诺看准机会想要借助日本的力量摆脱现状,于是加入日本组织并且担任了日本御用组织“民众力量中心”的主席,同时暗中支持国内抗日组织,二战胜利后作为胜利国参加审判法西斯会议。

展开全文

苏加诺凭借二战这个跳板,很快积累了一大批民众的支持率,二战结束后没用多长时间就成为了印尼开国总统。但是苏加诺毕竟是贵族出身,从小接触的是文学,与带兵打仗一点不沾边,因此苏加诺并没有执掌兵权,理所当然的就没有属于自己的兵团,当时的印尼刚刚建国,各地管理分散,领地意识强,相应的就是统一集权意识淡薄,国内迫切需要的就是建立一个稳固的中央集权系统。

但是没有带过兵的苏加诺虽然有民众基础,但是一旦爆发军政分离危机,军队可能会进军总统府,苏加诺没有能保卫自己的军队,很可能成为“傀儡皇帝”。事实上他的担忧很有必要,随后的历史印证了他的猜想。

为了扼杀这个弊端,让自己能坐稳总统宝座,苏加诺看上了当时的印尼共产党。当时的印共还是一个区区几千人的弱小党派,并且还是一个不受政府保护的非法组织,在印尼国内各大政治党派的纷争中根本上不了台面。但是在苏加诺的支持下,印共迅速发展,合并其他党派,短短数十年间,人数就暴涨到了300多万,成为印尼国内名副其实的第一大党,世界第三大红色政党。

这时苏加诺的目的就达到了,借印共之手坐稳了自己的总统宝座,但是他也怕印共功高盖主,于是下令颁布了许多针对印共的政策,严格限制住了印共的武装政权。印共也很聪明,知道自己该站在那边,不该碰的绝不会碰,并且数十年如一日始终站在苏加诺身边,印尼国内就形成了总统,军方,印共“三足鼎立”的奇特景象。

但是好景不长,在苏加诺稳当总统22年后,身体情况每况愈下。知道自己行将朽木的苏加诺急于将政权移交出去,最合适的,最利于国家的选择就是将政权交给印共,让他们带领国内民众实施土地革命,对外还能争取到共产国际的支持,一箭双雕。

但是军方的人却不干了,军方高层大多是地主出身,如果政权落到印共手里,自己就会被革命,谁愿意将自己的财产乃至身家性命拱手相让呢?于是就有人成立了一个“将领委员会”意图推翻苏加诺政权。但是他们没料到苏加诺早已知道了他们的意图,便命总统卫队长翁东先下手为强。

翁东以雷厉风行的手段将参与政变的6名将领处死,但是“将领委员会”的高层却提前探听到风声而跑路。第二天上午翁东发布全国公告,安抚民众,称这次行动是为了保护总统。但是一直静观其变的苏哈托将军却在此时站出来倒戈相向,称翁东的举动是篡权之举,想要政变夺取政权,并且印共是翁东背后的推动者。

于是借此理由,苏哈托率军占领哈林空军基地,挟持了苏加诺,下令剿灭印共。通过这手“挟天子以令诸侯”,苏哈托终于站在了权力之巅。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很大,印共被剿灭之后,就很难再建立外部援助,军费就找不到下落。

很快苏哈托就发现居住在印尼的当地侨民,华人华侨在印尼外貌特征很明显,而且政治地位很低,但是他们很勤劳,喜欢用自己的劳动积攒财富,在印尼生活的华人都是很久之前就已来到印尼,他们手中积累了一代甚至几代人的财产,如果挑起当地居民和华人华侨之间的矛盾,政府就有正当理由将华侨的财产据为己有,缓解短缺的军费,还能将国内动荡不安的局势矛盾转嫁到民族矛盾上去,实在是一箭双雕的计划。

于是很快地,在印尼就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排华运动,华人开设的工厂,商店被当地人轮番抢劫,打砸抢烧,洗劫一空。在长达一年的排华运动中,印尼侨民被屠杀殆尽,大街小巷遍布侨民的尸体,头被当地居民割下来挂在路旁。

直到现在还未有相关道歉,印尼还巧妙地遮掩了国际的目光,而苏哈托在2008年已因器官衰竭而亡,权力与欲望的斗争上,他牺牲了太多无辜的生命。

参考资料:

《过秦论》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