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基理】福建泰宁:“跨村联建”拓宽致富路_豆腐_泰宁县_发展

央广网三明4月24日消息(记者罗晓英)“两年前我选择返乡创业,现在我不仅在村里办起了游浆豆腐馆,还在县城创办了2家游浆豆腐宴,游浆豆腐独特的风味和优异的品质也得到了广大游客的认可,豆腐产业越做越红火了。”4月23日,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上青乡游浆豆腐宴负责人邓裕平如是说。

工人正在制作游浆豆腐(央广网记者 罗晓英 摄)

豆制品产业是上青乡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载体。此前,上青乡各村都有种植黄豆,但都是家庭“小作坊”生产,产量和效益都不高。为解决这一问题,上青乡采取“强村带弱村”的方式,成立了跨村联建党总支。由较早发展游浆豆腐产业且发展基础较好的崇际村作为联建主村,带动周边发展基础较弱的村共同发展,不仅促进村财村民双增收,也进一步推动游浆豆腐产业做大做强。

为提升游浆豆腐的知名度,上青乡按照“联村+企业+农户”模式,通过村企产业联建的方式,跨村联建党总支牵头成立豆制品产业发展合作社,通过包产包销的方式带动村民种植黄豆,企业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促进村民增收,进一步提升了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

目前,上青乡黄豆种植规模已达到2000余亩,已建成标准化豆制品加工厂房、豆香上青馆,助力豆制品全产业链发展,推动各村村财平均增收2万元。

上青乡崇际村(央广网记者 罗晓英 摄)

“上青乡豆制品产业的发展,得益于‘跨村联建’的实施。各村通过抱团联合发展,发挥各自优势,上青豆制品产业的规模越来越大,知名度越来越高,产业效益也越来越好,‘跨村联建’的实施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上青乡跨村联建党总支书记胡小波说。

上青乡“强村带弱村”的成功实践,是泰宁县实施“跨村联建”党建模式,发展壮大村级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泰宁县通过“支部+支部”抱团发展、“支部+合作社”联动发展、“支部+企业”结对发展等方式,因地制宜实行了党建联盟、多村捆绑、村企共建等联建机制,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泰宁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