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船来稿丨用照片和实物纪念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_父亲_朝鲜_志愿军

今年7月27日,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父亲王政柱原任志愿军副参谋长,后兼任志愿军西海岸指挥所(简称西海指)参谋长,母亲罗健原任西海指司令部秘书组长,翻开他们留下的遗物,回忆起当年在朝鲜战场上的难忘岁月。

父亲王政柱和母亲罗健参加抗美援朝的经历

新中国成立时,父亲王政柱任第一野战军(简称一野)副参谋长。1950年11月25日,毛主席长子、彭德怀司令员的机要秘书兼翻译毛岸英和作战参谋高瑞欣,在美军对朝鲜大榆洞志愿军司令部(简称志司)空袭中壮烈牺牲。12月,彭德怀电报中央军委,点名要王政柱入朝。1951年2月,中央军委任命父亲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参谋长。为了抗美援朝,父母毅然决然地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把一岁的女儿王晓莲留在兰州,让俄罗斯奶妈继续抚养,父亲特地照了全家福留念。直到抗美援朝胜利后的1953年底,母亲才把王晓莲接到北京团聚,我见到妹妹时,她满口俄语,吵着闹着要回兰州找苏联妈妈。

▲1951年2月,入朝前全家福,照于兰州三爱堂一野司令部彭总楼(彭德怀住二楼,张宗逊住一楼南,王政柱住一楼北)前。左起:(前)次子王晋、女儿王晓莲,(中)罗健、王政柱,(后)长子王延。

1951年3月15日,父亲带着母亲、我和弟弟飞赴北京。当晚,总干部部副部长徐立清赶到北京饭店,当面向父亲宣读中央军委命令。父母立即把我送进住宿制八一学校,插班上小学一年级。为照顾我们弟兄,母亲被任命为志愿军九兵团北京留守处协理员。按照彭总指示,父亲代表志愿军总部,在北京与军委三总部、各军兵种和国务院业务部门协调抗美援朝有关事宜。4月15日,父亲从丹东过鸭绿江到达朝鲜伊川郡空寺洞志愿军总部。

展开全文

▲1951年3月,照于北京北海公园白塔寺前。

入朝后,父亲立即协助彭德怀指挥即将结束的第四次战役并谋划开始的第五次战役。为吸取毛岸英牺牲的教训,父亲按照彭总指示,调查了解毛岸英牺牲的经过,对机关和直属队进行整顿,完善司令部工作制度,制定严格地保密措施,对坑道生活工作秩序严格管理,加强防空并进行反空降部署等。到停战前,再无发生美军空袭造成我总部人员伤亡情况。

第五次战役于1951年6月10日结束,18日,志愿军参谋长解方赴开城参加朝鲜停战谈判,把志司工作正式交给父亲负责。为配合谈判,志愿军粉碎美国为首“联合国军”发动的“夏季攻势”。9月17日,中央军委下达命令,把志愿军分为两部分,成立东海岸和西海岸指挥所,防止“联合国军”登陆。20日,志愿军总部转移至平壤东北成川郡桧仓。父亲参与指挥“反绞杀战”,打破美空军对朝鲜北方铁路线的疯狂轰炸,保障交通运输线安全和后勤供应。

1952年,志愿军进行反细菌战,在三八线与“联合国军”进行拉锯战。10月14日至11月25日,发动上甘岭战役,创造依托坑道工事进行坚守防御战的光辉范例。在战役进行的42天中,父亲亲自组织司令部各部门领导联合办公,保证战役指挥和后勤供应畅通。由于长征中吃草根、皮带,父亲患有严重胆结石,每天犯病数次,痛的在地上打滚,仍坚守在作战室。上甘岭战役结束后,志愿军后勤部卫生部请示报告,要求送父亲回国治疗,彭德怀不批准,指示说:别人都可以回国,王政柱不能回,必须坚守岗位。可以让罗健同志入朝,既能发挥老机要特长,又可以照顾王政柱身体健康。原来彭总早有深算,让父亲代表志司参加中朝联合空军司令部(简称空联司)指挥工作,根据中央军委指示,父亲起草了空联司配合作战的意见。12月20日,中央军委命令父亲兼任西海指参谋长,与西海指邓华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梁兴初副司令员、杜平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一起,把守朝鲜新义州至海州的西海岸。

1953年1月17日,西海指新领导班子在泉洞正式组成,迅速完成反登陆作战各项准备,防止美军第二次“仁川登陆”,从而削弱其海上优势。志愿军空军在空战中取得丰硕战果,击落美机数量超过自己损失的两倍以上,打破美国空军不可一世的神话。美军的制海权和制空权被打破后,地面又不占优势的“联合国军”无计可施,不得不在4日26日,恢复中断6个月的停战谈判。中朝联军经发动夏季反击战役和金城战役,扫清了破坏谈判的最后障碍,终使“联合国军”停战求和,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字生效。

▲1952年2月,中朝联合司令部部分领导照于成川郡桧仓总部,右起:邓华副司令员、陈赓副司令员、彭德怀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朴一禹副政治委员(朝方最高代表)、甘泗淇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李贞政治部秘书长、王政柱副参谋长。

▲王政柱在照片背面亲笔注释。

新中国成立时,母亲罗健任一野司令部机要秘书,分管彭德怀司令员、习仲勋政治委员和张宗逊第一副司令员等首长的电报和机密文件。1952年12月,刚从朝鲜回国的甘泗淇、李贞夫妇向罗健传达彭总要她尽快入朝的指示,得知老公身体不好,焦虑的母亲把我和弟弟托付给甘泗淇夫妇代管,赶赴朝鲜清川江畔价川以南泉洞的西海指司令部,被任命为司令部秘书组长,又干起老本行,分管机要工作。

▲1953年春,罗健(右2)与志愿军女兵照于朝鲜泉洞西海指坑道前 。

▲罗健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胸章

母亲发现父亲胆结石病频发诱因是由于严重失眠,而失眠是由吸烟造成,吸烟越多越失眠,犯病次数也越多,形成恶性循环。母亲下了严格戒烟令,父亲靠顽强毅力用三个月时间将烟完全戒掉,犯病次数大大减少,身体逐渐好转,他们深深感谢彭总的关心和信任。父母并肩战斗、坚持到抗美援朝胜利,朝方授予罗健三级国旗勋章。8月底,母亲先期回国。11月中旬,父亲接到参加全国军事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议通知,从朝鲜回到北京。

▲1953年11月,王政柱(右)、罗健夫妇照于北京北海公园九龙壁前。

王政柱披着军大衣雄赳赳、气昂昂,罗健织着毛衣悠闲自得,因为他们跟着彭德怀打败了美帝国主义,这是他们生前最喜欢的照片,也是最美好的时光。

▲1953年12月12日,毛主席和中央领导在中南海接见参加全国军事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议(1953年12月7日至1954年1月26日)全体与会人员,这是王政柱(最后排右3)从陕北阔别6年多后第一次见到毛主席。

为高瑞欣烈士(照片)题词

▲王政柱保存亲笔题词的高瑞欣烈士(1927—1950)照片。

1950年10月21日,彭德怀入朝,因带的秘书张养吾学经济专业不懂军事,提出回国,彭总致电一野司令部为他选调一名军事秘书,父亲把人选定为跟在身边工作五年的一野司令部作战参谋高瑞欣。因高瑞欣的妻子李翠英还有一个月分娩,父亲指示高瑞欣等孩子生下来后再赴朝。高瑞欣抗美援朝心切,惦记彭总安全,执意立即出发,把自己照片送给父亲做临别留念,没有想到竟成为永别。11月17日,高瑞欣赶到朝鲜大榆洞志司向彭总报到,不料在25日壮烈牺牲。17天后他的女儿高彦坤出生,但已阴阳两隔。

父亲回国后,在北京王府井帅府园军委招待所住了八个月,其间,根据彭总指示写出志愿军司令部工作总结报告,到北京医院治疗胆结石病,等待工作分配。闲暇之余,父亲学习摄影,整理照片和底片。当把高瑞欣照片放到相册时,父亲凝视许久,在照片旁题词:“与毛岸英同志一起牺牲的作战参谋高瑞欣同志,好青年好参谋。”1954年6月,父亲赴海军青岛基地任司令员,在一次五四青年节,给基地直属队团员做传统报告时说:“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毛岸英告别了新婚的爱人,高瑞欣辞别了即将分娩的妻子,他们在朝鲜牺牲时分别只有28岁和23岁,他们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骄傲,是全中国青年学习的楷模。”

父亲的佩枪

▲父亲捐赠给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文物:左权佩枪——德国造3号左轮手枪。

1942年5月25日,八路军总部反日军五一大扫荡突围中,左权参谋长在山西辽县(今左权县)麻田十字岭不幸壮烈牺牲。彭德怀副总司令把左权的佩枪交给时任作战科长的王政柱时说:“你和左权亦师亦友,关系最好,这把枪就留给你做纪念吧!”这是一把德国造的3号左轮手枪,原是国民党军109师师长牛元峰的佩枪,1935年11月24日,在直罗镇战役中,109师被红军全歼,牛元峰自杀,枪被缴获,成为左权的佩枪。后来父亲带着这把17年从不离身的枪,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我记得在青岛时,父亲定期对枪做拆卸保养,共配有4盒子弹,每盒50发,父亲边保养边给我们讲述枪的来历和左权将军的英雄事迹。1959年建国十周年,军事博物馆征集文物,派专人到青岛取枪。现在这把枪和朱德总司令的佩枪一起,都作为一级文物,在军博军械馆常年展出。

父亲做参谋工作的三件宝

▲父亲做参谋工作的三件宝,左起:美国派克钢笔、美军军用指南针和钢卷尺。

1944年7月,父亲从延安中央党校毕业,被任命为中央军委一局(作战)二处(情报)副处长,与朱德总司令秘书黄华(担任英语翻译,原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一起负责接待美军延安观察组。每周向美军观察组提供华北日军重要军事目标的情报,供美军B-29飞机进行轰炸,取得一定战果。为了答谢,美军观察组送来香烟、酒、罐头和奶粉等,父亲和黄华一样不要,最后经彭总批准,父亲接受了美国派克钢笔、军用指南针和钢卷尺。在西北战场和朝鲜战场上,这三件宝发挥了重要作用。派克钢笔用来写报告,起草电文和作战命令;带水平仪的美空军专用多功能指南针,保证行军转移不迷失方向;钢卷尺被当作直尺和比例尺画地图。战争年代,父亲一直在领袖和老帅身边做参谋工作,父亲侦察完地形就能画出地图,让首长们看后一目了然。抗美援朝胜利后,父亲曾自豪地说:我用美国人送的东西打败了美国鬼子。1945年11月至1947年3月,时任中央军委作战局副局长的父亲,兼任中央书记处枣园作战室主任。2019年8月1日,延安枣园作战室经整修后对外开放,我把钢卷尺、《军事技术便览》(即装备手册,1945年8月八路军总政治部出版)和《中外度量衡换算表》等遗物捐献给枣园旧址管理处,放在当年作战室王政柱办公室展出。

▲王政柱在朝鲜作战使用的《军事技术便览》(左图)和《中外度量衡换算表》(右图)

帆布牛皮箱、军用望远镜、蜡烛台和桅杆灯

▲王政柱赴朝携身物,上左起:帆布牛皮箱、军用望远镜,下左起:蜡烛台和桅杆灯。

父亲赴朝前在北京时,特地购买了帆布牛皮箱用来装文件和贵重资料;考虑朝鲜坑道里经常断电,专门到北京桅灯厂买了一盏风吹不灭的桅杆灯。我当时不知道父亲去抗美援朝,对父亲说,现在都是电灯,谁还用煤油灯啊,父亲对我说你长大就明白了。父亲的蜡烛台是件宝物,从抗日战争开始使用,在八路军总部和西北野战军转移途中,父亲把蜡烛点着照亮地图,向朱(德)、彭(德怀)、左(权)首长和彭(德怀)、习(仲勋)首长汇报行军路线和作战计划,在朝鲜也是用来看地图。

2020年10月25日,为纪念志愿军入朝作战70周年,我把父亲使用过的帆布牛皮箱和桅灯捐献给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

朝鲜勋章

▲王政柱保存的两枚朝鲜二级国旗勋章和一枚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右)

1951年10月23日,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为纪念志愿军入朝作战一周年,授予彭德怀一级国旗勋章,授予王政柱二级国旗勋章。25日,以常任委员会委员长金科奉为首的朝鲜政府代表团到志愿军桧仓总部,举行了隆重的授勋仪式。1952年10月25日,朝鲜政府授予王政柱第二枚二级国旗勋章。1953年2月8日,朝鲜人民军建军节,朝方授予王政柱一级独立自由勋章。

▲王政柱保存的朝鲜货币100朝鲜圆

父亲生前说,朝鲜授勋主要为体现和重视中朝友谊,授勋是一种精神奖励,目的是提高部队士气。父亲入朝后,朝方还给过一次物质奖励,中朝联合司令部副政治委员朴一禹,送给父亲5张100朝鲜圆,共500圆。由于北朝鲜被美军轰炸夷为平地,连一家商店也没有,这5张朝币被保存下来,其中两张捐给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

缴获美军飞行地图

▲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展出王政柱保存的美军飞行地图。正面(左图)是北朝鲜东部地图,背面(右图)是北朝鲜西部地图,包括黄海、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

1951年,志愿军空军在空战中击落美机,美军飞行员跳伞被俘,当即缴获其随身携带的塑料丝绸印刷的飞行地图、整套袖珍通信工具、救生器材等。1951年11月1日,志愿军首长决定由父亲与驻志愿军总部的苏联首席顾问西蒙诺夫中将建立工作联系制度,翻译由从苏联回国的志司办公室主任徐介藩担任。1952年1月21日,父亲与苏联顾问发生一场摩擦,对志愿军缴获的美军装备,除上述飞行员装备外,还有红外线卡宾枪、密码机、报话机等,苏联顾问进行逐一拍照,还提出将所有实物直接带回苏联研究,父亲坚持要先送回国,由国内研究或决定后再送苏联。西蒙诺夫中将大为不满,向彭德怀告状,彭总支持父亲的意见,说要国内军委总部批准才行。后来这些战利品被送回国,父亲只留下飞行地图供作战使用,才保存至今。

这张1942年出品的双面绣飞行地图,是用塑料丝绸由印刷机制成,防海水浸泡不褪色,至今质地完好。美国空军在二战期间就印刷了世界各国的飞行地图,充分暴露美帝国主义称霸世界的野心。2020年10月25日,我把地图捐赠给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时,大家异口同声地说:这件战利品太珍贵了,是爱国主义的好教材,为毛岸英烈士报了仇。

“基辅”牌照相机

▲王政柱的“基辅”牌135照相机

朝鲜战争发动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支持抗美援朝,给志愿军总部送来不少慰问品。父亲先后得到苏联生产的“基辅”牌照相机、手摇式留声机(附带苏联唱片)和匈牙利生产的电子管收音机各一台。照相机性能至今保持完好,父亲回国后向王府井大北照相馆师傅请教,掌握了照相技术,又买了不少135胶卷,因此留下很多珍贵照片;留声机不用电,用摇把上紧弦,就能放唱片,喜欢听音乐的母亲很喜欢;父亲用电子管收音机听新闻,一直用到上世纪八十年代。

▲抗大伉俪王政柱罗健夫妇结婚照。1943年5月30日,抗大二期学员王政柱和抗大五期女生队学员罗健在延安王家坪中央军委小礼堂夡为夫妻。

心细入微、爱物有加的父亲,留下这么多宝贵的红色文物,让我倍加思念他和母亲,更让我明白了志愿军当年为什么能打败美国鬼子,认识到70年和平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谨以此文纪念父亲逝世22周年(4月8日、父母结婚80周年(5月30日)和母亲诞辰100周年(10月18日)。【作者:王政柱、罗健长子王延】

开国少将王政柱

(1915.10.15-2001.4.8)

湖北麻城人,1915年10月15日生,1930年10日参加红军,193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红军总司令部作战科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总部作战科长、中央军委作战局副局长,中共七大候补代表。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中央军委作战局副局长兼中央书记处枣园作战室主任、西北野战兵团(后西北野战军、第一野战军)副参谋长。

建国后,历任第一野战军兼西北军区副参谋长、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参谋长(后兼任西海岸指挥所参谋长),回国后历任海军青岛基地司令员、海军副参谋长兼红四方面军战史办副主任、海军南海舰队第一副司令、海军后勤部长和总后勤部副部长、顾问等职。

1955年,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1年4月8日,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病逝,享年86岁。

我军忠诚的机要战士罗健

(1923.10.18-2014.10.21)

1923年10月18日生于安徽省宿州市,1937年7月参加革命,1938年5月入伍,1939年6月在抗大入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部机要员,解放战争时期任第一野战军司令部机要秘书。

建国后,历任第一野战军兼西北军区司令部机要秘书、中国人民志愿军九兵团北京留守处协理员、西海岸指挥所司令部秘书组长、海军青岛基地子弟小学校长、红四方面军史办资料组副组长、海军南海舰队政治部离退休办公室主任、总后勤部管理局师职离休干部(享受副军级医疗待遇)。

1955年,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

2014年10月21日,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病逝,享年91岁。

王政柱、罗健长子王延

1944年4月15日生于延安。

1962年7月考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入伍,学习导弹遥控遥测专业,196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原海军驻航天二院总军事代表、高级工程师、专业技术大校。

荣获四项军内科技进步三等奖、052工程研制二等奖,立三等功一次。

井冈山红军后代授课团成员,延安儿女故事团成员。

统筹:张喜斌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