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虎擒龙》这是一部香港黑帮版的“人民的名义”_香港电影_电影_这是

《追虎擒龙》并不算一部好看的电影,尤其前半部就是半部烂片。

但后半部出现的细腻、失落、恍惚,又让我不忍简单用“烂片”二字形容本片。

看完这部电影,我对香港电影的感慨,远远大于电影本身。

1

香港六七十年代,在华人探长徐乐(吴镇宇饰)与跛豪(梁家辉饰)的联手下,贪污横行,警匪一家。

一批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组成ICAC廉政公署,在白松安(林家栋饰)与陈克(古天乐饰)的带领下,经历九死一生,将徐乐与跛豪绳之以法。

这是一部两段话就能说明白剧情的电影。

这是一部香港黑帮版的“人民的名义”。

古天乐饰演的陈克让我想起“人民的名义”中的陆毅,一脸正气到让人不适。

展开全文

这部电影的警察,绝对是香港电影史上绝无仅有的警察,俗称“有内味儿”了。

什么味儿?

红色的味道。

陈克穿上军装就是赵政委,就是杨子荣,就是党代表。

香港电影最擅长就是警匪片。

塑造了无数经典的警察形象,最典型的当数《喋血双雄》中李修贤的警察。

港影中的警察通常正邪难辨,有一股子江湖气。

而这部电影的陈克,算是王晶北上拍电影对大陆市场的投诚。

之前采访,王晶说过:

香港电影的取材多从匪徒视角讲述故事,警察是坏人。

北上大陆后,故事还是那个故事,视角转换成正面就可以。

看来,他真这么做了。

2

同时改变的,还有看待枭雄的视角。

刘德华版的《雷洛》是一位人生赢家。

最后远度加拿大,活到八十多岁,富贵荣华。

两部《雷洛传》也是把雷洛当做正面人物去拍,让人看得心神向往。

吕良伟版的《跛豪》更像是杜撰的人物,与其说是传记片,不如说是一部黑帮史诗电影。

这部《追虎擒龙》更接近真实的跛豪。

梁家辉为了角色特地增重,还做了一定的妆容。

比如鼻子部分,做的更贴近原型人物。

王晶还是没有忍心将跛豪与徐乐塑造成纯反派,踏上一万只脚。

片中,导演也承认了徐乐建立的贪腐体系,给香港带来了繁荣经济。

最后,陈克与徐乐在船上的对话,更像是两个角色直接对观众喊话:

逮捕徐乐的不是法治,而是时代的滚滚车轮。

吴镇宇还是大拿。

比起发挥余地不大的跛豪,徐乐的情绪更为复杂。

那种英雄迟暮的落寞,被时代淘汰的无奈,与现实中的港影竟有些许呼应。

3

配角出彩。

姜皓文与郑则仕都给出了好演技。

尤其是郑则仕,饰演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猪肉仔,与吴孟达版的不相上下。

最后供述徐乐贪污证据时,掩面而泣,非常出彩。

这是一部完全拧巴的电影。

中国思维是国大于家,西方思维是家大于国。

最典型的当数好莱坞电影《复仇者联盟》。

甭管主角有多大本事,拯救过多少次地球,但是,落脚点一定是回归家庭。

family,是美国电影最常说的主题。

所以,当片中无数次的出现:

“你的家人怎么办”“我想和我的家人在一起”之类的台词时,可以明显看出:

香港电影,其实是介于中西文化之间的夹生饭。

英美思维的画布,画上一道红色的彩虹——整个电影要多诡异有多诡异。

都说香港电影尽皆癫狂,尽皆过火。

看来,这只能属于过去了。

4

当然,剧情是稀碎的,有时候还侮辱智商。

片中依然出现王晶式的恶趣味——比如陈克未婚妻被强奸那段,就完全没必要。

甚至那个角色都没必要出现。

而且,这段莫名其妙的剧情,反而损坏了陈克这个角色。

自己未婚妻被黑帮强奸,转头陈克就冷静的跑去跟徐乐谈判。

显得这个角色极没人味儿。

以前的晶女郎,是香港电影的天菜。

现在我在王晶电影里看到晶女郎,就脑袋大。

最大场面的那场火拼,也是莫名其妙。

为了大场面而大场面,为了死人而死人。

出卖队友的叛徒出门就被弄死,纯工具人。

导演都懒得给他安排多一分钟的戏。

5

不过,我在《追虎擒龙》中,隐隐的看到了香港电影的未来。

电影前半部,我感觉王晶就是带着红领巾拍的。

习惯炒冷饭的他,带着红领巾,也要拍黑帮——不知道是聪明还是傻。

我相信,电影最后呈现出的那种没落感,才是王晶真正夹带的私货。

香港繁荣了,可是也不属于徐乐了。

甭管这片土地上曾经上演过多少传奇,做过多少恶,那都将成为过去。

《风林火山》临上映前,“因技术原因”被叫停。

“人民的名义”版《追虎擒龙》定档五一。

从这部电影中,我看到了香港电影的未来。

《古惑仔只手遮天》中有一句台词:

出来混,最重要的是跟对老大。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