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回忆录?中国为什么很少有人写回忆录_回忆录_自己的_的人

本文目录

  • 什么是回忆录
  • 中国为什么很少有人写回忆录
  • 老人写个人回忆录有必要吗
  • 个人回忆录拍电影行不行
  • 你赞成普通人写回忆录吗你认为普通人回忆录的价值是什么
  • 如何写作一篇属于自己的回忆录
  • 如何摄制感人的老人《回忆录》影片,并产业化
  • 《亮剑》中7000人的独立团为何是八个营
  • 丹东八旬翁写12万字《感恩回忆录》,教子孙不忘本,你怎么看

什么是回忆录

回忆录就是自己对自己一生所经历的人或事进行的记录。其中即有美好的回忆,也有深刻的反思反省;即有历史的回顾,也有个人心灵的烤问。

它是一个人对自己所走过的人生之路的真实记载和切身感悟,具有真实性,历史性,可读性,教育性。从大处说对整个国家民族的持续发展有益,从小处讲,对一个家族的传承兴旺也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现在很多‘’赶时髦‘’的老同志把自己的老照片配以文字说明发到网上,与网友们一同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这也是回忆录的一种很好的模式,挺有意义。

人生短暂,道路漫长。每个人都应该珍惜生命,走好人生之路。同时,预留出时间写好自己的回忆录,给子孙后代留下点什么……

中国为什么很少有人写回忆录

这是一种习惯。一方面传统观念中国人比较谦虚,认为自己很平常,没有什么值得自己去怀念的地方。另一方面也,写回忆录需要自己总结自己,需要时间和精力去完成,这是大多数人不愿意做的。三方面认为写回忆录的人都是一些杰出的人士或者说比较成功的领导或者大的富豪。

老人写个人回忆录有必要吗

应该写一些回忆录!有一个青年错误地认为毛主席打仗行,搞建设不行。当时我听了很生气,但还是向他讲了毛泽东时代的建设。毛泽东时代造了世界第一的铆钉连接的南京长江大桥,至今还是质量非常好。当时为测试大桥负重试验,许世友调了二百多辆坦克压在大桥上,这世界造桥史上从未有的奇迹。(当时国内还沒载重40吨卡车)制造了中国第一枚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第一艏核动力潜艇等。这些成果青年不知道,就要老人写回忆录,记录历史留给下一代。最近中央作了“四史教育”,我对青年学生讲“从改革开放史看造船工业发展”,听后学生还提了不少问题要我解答。这说明老人写回忆很有必要的,个人回忆离不开时代发展状况,留下历史对下一代教育有帮助。

个人回忆录拍电影行不行

我觉得一个平凡的人用不着写回忆录,回忆录也用不着翻拍成电影。人生没有那么必要去搞一种形式干,有的时候自己平平淡淡的生活,有的时候自己宛若一滴水就折射出自己的光芒就好,没有必要把自己看了那么高就是平凡的人,谁也没有成为惊天动地的大人物,所以我说用不着回忆录也用不着拍电影,浪费这钱不值得。

咱不是伟人,也不是传奇人物,更不是商业经营,所以说没有必要去花那钱,再者说了,拍那个电影花费太高。所以我说还是平平安安过一生最好没有必要去拍电影了。

你赞成普通人写回忆录吗你认为普通人回忆录的价值是什么

我非常赞成普通人写回忆录,不但赞成而且自己也写完了,今年就印刷了。

我写自己的回忆录,不是为了宣传,不是为了标榜自己!主要是把自己的人生,系统的记录下来,留给子孙!

不客气的讲,作为一个平平常常的草根,我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不同的追求、梦想!经过不停地学习、努力、奋斗,逐步给予了实现!先后完成了从农村到城市,从农村户口变成了城市户口。由劳务层到管理层,解决过十二次别人解决不了的技术难题。培养了一个世界名校留学生,事业小成的儿子,完成了由劳动人民家庭,向知识分子家庭的转换。

一个农民出身的建筑职工,结识了不少京城著名书画艺术家挚友,并收藏了许多书画精品!而且中国美协会员,京城有名气的山水画家于永茂先生,安排我为他写了作品评论,并印刷出版。

六十六岁时,结识了中央四个一批人才,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出版过二千万字的朱海燕贤弟,引领自己走上了诗词散文创作的道路。我用自己不高的水平,完成了自己《七秩忆流年》的人生足迹记录,给了自己人生一个交待,也算心满意足了。

如何写作一篇属于自己的回忆录

这个问题恰好是一直以来我也在酝酿的问题,下面就将我初步的一点建议写下来。

1、回忆录是一个以旁观者的视角,讲述自己故事的过程。这样写本身难度挺大,但是,如果以小说的题材来讲述,会顺利很多,读来也会更有趣味性。

2、小说以时间顺序分阶段推进,这样的好处会让你的思路比较清晰,围绕一条主线,让小说中的事件承接得更自然。比如高尔基的小说,“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就是以时间为主线叙述一段段主人公的经历。

3、因为,你不可能把记忆里的所有事件都写下来。本着“文贵在真”的原则,小说事件尽量要选能够展现矛盾冲突,有故事性,能够烘托小说所涉及相关人物的事件。这样可以充分突出主人公的喜怒哀乐,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

4、在写之前尤为重要的是,要列出一个提纲。你要讲述的大事件,就是这个框架上的不同分支。

5、小说的章节,以能完整讲述一个小事件作为一个章节。

因为,我的回忆录还没有动笔,这些想法会比较浅显,只是一点粗略的构想,希望能够帮到你。

我是默浅,希望在文字的路上,能够与同样喜欢写作的你并肩同行。

如何摄制感人的老人《回忆录》影片,并产业化

朋友你这个想法非常好,我觉得这个很有可能变成未来的一种新兴产业形势。

从我专业的角度来说,这个可实施性特别高,我主页里面很多情况下就是在做这种模式,平凡人不平凡的事迹,给未来的自己看,给子孙后代看,都会很好的精神财富。

这类拍摄,可以借鉴我常规的拍摄模式:

1.人物的基础访谈拍摄。这个阶段需要和人物进行对话,引导他来讲故事。这个时候摄像机不能关,最后剪辑的时候麻烦一些,取其精华就好。

2.人物状态的拍摄,和空境的拍摄。这段主要是结合对话,进行覆盖剪辑,防止单纯的对话,没有层次感。整个画面扁平。

3.人物历史资料的收集。每个家庭都有相册等,可以把他们一些老照片收集起来,服务于对话内容里对应部分。

以上是我的拍摄经验,刚刚和朋友说这个可以产业化,我尝试一下。

感兴趣可以进入我的主页,我现在做的和这个就是对口的!

《亮剑》中7000人的独立团为何是八个营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独立团有7000人,属于正常现象。

1937年8月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宣布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西北红军等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改为第八路军总指挥部,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叶剑英任参谋长、左权任副参谋长,下辖三个师。

八路军按照规定是每师辖两个旅,每旅辖两个团,每师定员为15000人。而实际上第115师,师长林彪,兵力为1.5万人;120师,师长贺龙,兵力只有1.2万人;129师,师长刘伯承,兵力只有1.1万人(过黄河的时候只有9000人)。

李云龙所属的独立团隶属于386旅,而386旅又是129师的主力旅。由于国民党给的编号之,386旅只能辖第771团、第772团,其它团就不能有正规的编号,故而抗日战争后期发展出来了,新一团、独立团等这样的部队。历史上1938年1月成立的第一二九师三八五旅独立团只有1200余人。

进入华北的抗日战场后,八路军迅速发展,以386旅为例,仅仅过了两个月,全旅发展到7000余人,扩充了两千多。一年以后,既1938年10月份的时候,八路军总人数已经由最初的3万多,发展到15.6万人,发展壮大的速度可谓指数增长。

《亮剑》的故事就开始在1939年中下旬,当时日寇集中5万余重兵,在第一军司令官梅津指挥下,分九路对晋冀豫根据地发动了“第二次九路围攻”。李云龙就是突围的时候从正面突围,收到了处分。而后调往独立团的时候,正好赶上百团大战,这才有了围歼冈崎大队的一幕。

百团大战期间我军中国有100多个团参加,还有约60个团没有参加,当时八路军总兵力有约40万人,相当于一个团有2500人。而当李云龙打完平安县城的时候,已经到了抗日战争的中期,这段时间八路军有了更大的发展。

因为在1941年开始,大生产运动展开了,八路军各级将士自己开荒解决了粮食问题,粮食有了保障,配合“化整为零”的游击战法,八路军的名号可谓深入人心。这样一来,分散到各地的八路军战士就以驻地为基础,培养、发展出了各种编制外的“独立”部队。

在《亮剑》当中,李云龙将自己的部下“化整为零”各自发展,在敌后八路军有扩充的土壤,加上李云龙又是一个能搞部队、搞武器的能手,所以部队在分散到各地后,迎来了巨大的发展,这样李云龙有八个营,7000人的部队就不奇怪了。

当李云龙说出自己有八个营的时候孔捷惊呼:“八个营,老天爷,都知道你李云龙今年发了财,没想到你小子成了暴发户了”,李云龙可劲得瑟:如今咱是真正的地主老财,有钱人!一旁的丁伟感叹道:又该打土豪了。丁伟只是感叹但并不吃惊,说明丁伟的部队也是赶上了这股发展“春风”,只不过部队没有李云龙发展的迅速

当然李云龙人员虽然很多,但他却一直是团长,因为这在1942年以后,我军为了精简部队,规定团一级分甲、乙、丙三等。甲种团为标准的三三制,一般为2000~3000人;乙种团为2营6连制,一般在1500~2000人;丙种团为4连或5连制,一般少于1500人。当然了,其中甲种团和丙种团居多。

抗日战争结束的时候,129师已经是拥有30多万人的部队,115师也有40多万,120师少一点也有30万左右,主体的中共武装已发展到100多万,此外有200多万民兵。

可见八路军在敌后发展迅速,《亮剑》中李云龙部队发展迅速正是当时八路军发展的真实写照,而7000人的部队,组建8个营是绰绰有余,因为一个营的部队600百人就算多了。

丹东八旬翁写12万字《感恩回忆录》,教子孙不忘本,你怎么看

实在说,感恩这个词流行起来也就是不到20年的事。

然而,这两个字却真真切切地道出了这些年来许多人所缺少的一种善良。因为,对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给自身带来利益的人抱以感激的心理,本来就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丹东的王世君老人,一辈子也没忘记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人——老师、同学、亲人、邻里……不仅如此,他还动笔把自己这一生从他人那里得到的每一点帮助和温暖记录下来,留给子孙,让他们知道人与人之间曾经没有那么多的功利和争夺倾轧,人与人之间能够做到无私善良。毫无疑问,王世君老人给子孙留下的,是一份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事实上,王世君不只是用笔和纸记录自己的感恩之心,更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回报自己曾经受到过的帮助,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

如果把感恩之心停留在口头或纸面上,那不仅肤浅苍白,更是一种虚伪。

从退休这么多年来,王世君一直是所在居民楼的楼长,热心为居民服务,社区组织活动和劳动,也都积极参与。

王世君的想法和做法,对他而言可能只是个个例。但是,王世君的感恩,应该让所有人受到触动、自省:“我是不是受到过别人的帮助而无动于衷?”“我有没有对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甚至以恶意回报?”“我该怎么样学会感恩?”

“升米恩斗米仇”,还有的人,别人帮助他多少次都觉得理所当然,没有一丝感激不说,还把这当成是人家的义务,一旦有一次不能满足他,就翻脸成仇,让人无法想象,他的身体里流动的是什么样的血。

但愿王世君老人的这些记录,不只教育到他的子孙后辈,也让每一个看到这件事的人,都能给自己的心灵洗个澡。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