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女孩因病被母亲抛弃,35年后拄拐寻母,听到声音母亲泣不成声_母亲_自己的_女儿

说起儿时的记忆,很多人可能就会想到满满的幸福感!而小编也是个农村人,虽然有十来年没有回去了,但是儿时农村的味道依旧是留恋忘怀!但是对于这个来自南京农村的徐海英而言,却是有着一份爱恨交错的情感。因为3岁不幸得了小儿麻痹症,成了一个残疾人。9岁被母亲遗弃在车站里。35年来生活在福利院里,对于农村的生活及渴望又有些恨意,她渴望寻回曾经的那个家,如何找到了却又不知道如何面对自己的母亲。

那么徐海英到底童年经历了什么?为什么却依旧还渴望那个抛弃自己的家呢?

说起这件事情,徐海英就想起了1978年,当时她还只有9岁,却被母亲遗弃在一个车站里,绝望、伤心,被迫的在福利院里度过了35年。记得当时有一天,母亲在洗衣服时对她说,明天带她去亲戚家玩,当时听了也是非常的高兴。第二天早上,母亲背着她来到了亲戚家里,住了一个晚上。来到亲戚家,母亲并没有高兴,反而在晚上睡觉的时候,搂着她一直在哭一夜没睡,而是徐海英并不知道母亲为什么这么伤心。

天亮了以后,她们母女一起吃了一碗面,母亲还特意把鸡蛋拎出来给她,感觉特别的幸福,自己却舍不得吃。吃完面后,母亲又背着她继续赶路,然后来回不停的上车下车,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当进入车站后,母亲就把她放在休息厅的椅子上,说要出去给她买书包,让徐海英坐那里等她回来。

然后,母亲出去后就再也没有回来,害怕束手无措的徐海英只能坐在那里哭,还好有个好心人把她送到了儿童福利院,才让她活了下来。虽然如今也已经过去35年了,心中对于母亲的那份恨意也早已经慢慢淡化了,但是每当去找工作的时候,难免还会埋怨自己的父母。因为很多厂里的老爸看到自己是残疾人,总会说,你们在福利院有吃有住的,还出来找什么工作,在福利院里舒舒服服待着不好吗?虽然在福利院可以衣食无忧,但是徐海英不想那样活着,要自食其力。

展开全文

后来在一个电子厂里找到了一份焊接的工作,徐海英也特别珍惜这份工作,每天勤勤恳恳的认真工作,也得到了老板和工友的肯定,也有了能力照顾自己。但是想家的意愿却一直没断,特别是过年过节的时候,虽然福利院里的工作人员也会包饺子给她们吃,但是看到晚上这些工作人员回家的背影,内心的那份孤单却没办法抹去。

每当别人问她父母的情况,徐海英还是会有些伤感。记得在20-30多岁的时候,特别的记恨父母,有人问自己,徐海英就会说家人已经死掉了。因为那时候觉得不管怎么样,母亲也不应该丢弃自己。现在随着岁月的不断流失,自己的社会阅历见识也慢慢的增加,也开始体谅到别人的不易。或许母亲生活在农村里,他们也有自己的难处,所以对他们的恨意也慢慢的淡化了,也希望能够在有生之年再见到他们,寻回35年曾经失去的那份母爱和遗失的家。

于是徐海英拄着拐杖向社会媒体求助,徐海英在经过社会媒体的帮助下,他们终于在南京的的一个农村找到了徐海英的父母。可是由于徐海英的爸爸身患病症,母亲身体也不是特别的好,而家里的妹妹要照顾父母,没办法当面接徐海英回家。可是徐海英心中的那个疑问却一直没有真正得到答案,为此媒体的工作人员特意打了一个电话,问徐海英的母亲,当初那么爱自己的女儿,记得临走之前,那碗里面就一个鸡蛋也留给徐海英吃,抱着她哭了一个晚上,给女儿买了很多东西。然后领着女儿不断的换车,显然证明对女儿那份爱意,可为什么最后还是狠心抛弃了她呢?

想起此事,徐海英的母亲就几度哽咽,她说道,因为他们一家生活在农村里,家里也很穷,上面两个老人要照顾,还有一个小的女儿。可是大女儿自从3岁得了小儿麻痹症后,看了很多的医院,也背上了不少的债。让他们一家的生活陷入了困境,想着女儿没有出路,病又医不好,所以只能照顾小的女儿,最终才会做出这样束手无措的选择。但是当把女儿遗弃在车站后回到家她就后悔了。第二天跑到车站找女儿时,已经看不到女儿的身影了,询问车站的工作人员,他们也不清楚,后来连续找了半个月依旧没有徐海英的消息,才束手无措的放弃回到了家里。

尽管徐海英的母亲现在非常的后悔,也愿意徐海英回家弥补当年的过错。但是我们依旧要谴责这样的行为,不管日子多困难都要坚持把女儿养大,毕竟是亲生骨肉,这份情谊永远割舍不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