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美民富产业兴_乡村_水头镇_魔芋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民富 产业 乡村 水头镇 魔芋

水头镇农村人居环境焕然一新。

近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公布了2022年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单位名单,佛冈县水头镇获评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

青山苍翠依旧,潖江流水潺潺,乡村红砖绿稻交相辉映,在乡村振兴驱动下,水头镇走向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新生。

●文/图:罗沅琪 郑建棕 何文钦

生态保护与乡村旅游结合

魔芋产业园、龙牙古寺、百年碉楼五福楼……沿着潖江碧道,水头镇的旅游观光点串联起来了。近年来,水头镇打造美丽宜居小镇,高标准建设集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现代农业为一体的沿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带。

走进水头镇,只见干净整洁的水泥路纵横交错,乡村绿化错落有致,新时代乡村美丽画卷徐徐展开。水头镇围绕生态保护和乡村旅游,实施“一带二路三产业四平台”发展战略,推动农业、生态资源转为生态经济和旅游经济,全力打造全省乡村振兴示范镇样板区。

约24公里长的“江源水韵”乡村振兴示范带沿途有精品民宿、农家乐等餐饮住宿场所,游客沿着碧道徒步或骑行,累了便在沿途休憩驿站坐下休息,尽情享受着乡间慢节奏。

乡村振兴示范带使沿线村庄文化、旅游资源得到了有效的整合,实现了圩镇内部空间重塑,助力打造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进一步凸显连片示范效应,推进全镇域实现宜居宜业宜游。

水头镇推进“农业+光伏发电+旅游”有机结合,依据滨水绿道建设需要,修建完善莲瑶文化公园、堤顶街头公园、断桥花堤滨水公园三大休憩公园,发展乡村旅游业。同时,建设中西医结合特色医养中心和多功能农贸市场,发展一批民宿、农家乐等休闲场所,主动吸纳承接湾区游客。

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路上,水头镇农村人居环境实现焕然一新。莲瑶村远星自然村统一改造外立面,村庄色调与自然风貌充分融为一体。民房旁的空地摇身变为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乡村小院整洁美观,村内还增加文体休闲设施,丰富村民精神文明生活。村民对此赞不绝口。

展开全文

据统计,2022年,水头镇建成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景点8个,接待旅游人数为25.7万人次,年总收入1.25亿元,带动农户300多户,吸纳农民就业586人。

产业兴旺为小镇带来人气

沿着绿化、亮化、美化后的农村公路走进水头腹地,公路旁上能发电、下能种植的魔芋田尤为吸睛。

近年来,水头镇在乡村振兴驻镇帮扶工作队等多方帮扶下,引进中核汇能佛冈乡村振兴农光旅一体化项目。该项目将太阳能光伏与特色产业进行有机结合,兼具观光旅游,切实提高土地利用率,有效带动当地农民种植,提高收入,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去年,中核汇能佛冈乡村振兴农光旅一体化项目一期水头光伏电站项目成功并网发电,不仅有利于佛冈县完成能耗双控目标,还有利于助推乡村集体经济发展,让绿色经济在乡村走深走远。

另一边,水头镇在多方协力下,整合盘活各个村内的撂荒地,以清远振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经营主体,共同打造魔芋特色农业产业园,通过“企业+合作社”“企业+村集体”等联农带农模式,带农民种、帮农民卖、给农民利,通过“小产业”释放“大魔力”。

如今的水头镇已形成魔芋育种、种植、精加工、产品研发制造、产业体验等全产业链,通过打造“农光旅结合”产业发展模式,不断延伸魔芋产业链条,全力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年初,水头镇还成功举办首届中国佛冈(国际)魔芋节,打造中国“魔力小镇”品牌。

产业兴旺为水头镇带来大量人流,更多游客通过乡村振兴的大舞台看到了水头镇。发展进程中,水头镇注重打造乡风文明名镇。全镇实现小公园、小广场建设各行政村全覆盖,推进中小学爱心托管服务和“长者食堂”建设,良好的社会治理面貌为外地游客营造宾至如归、安全舒适的体验氛围。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