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越南在边境挑衅,陈云一锤定音,让我党下定决心发起反击_越南_中国_苏联

1978年在苏联的支持下,越南对柬埔寨进行了入侵,在战争危急时刻,柬埔寨首领波尔布特再一次向邓小平发来请求,希望中国可以向抗美援朝一样帮助柬埔寨渡过难关。可当时的中国危机四伏,柬埔寨的行为颇为诟病,我党内部对于是否出兵一事也争论不休,但犹豫不决的邓小平,在听完陈云的一番话后,最后仍然决定冒着巨大风险和柬埔寨合作。

在越南入侵柬埔寨以后,中国和柬埔寨都感受到了异常的压力。当时的越南用金兰港换得苏联的支持后,就加紧了对柬埔寨的占领速度,甚至因为对中国持以敌对的态度,所以多次对中国边境进行骚扰,让中国的国土以及边境居民的生命安全都因此受到了影响。在苏联的军事经济支援下,越南侵占之路十分顺畅,如果放任不管,中国可能会因为苏越两国的联合夹击陷入更大的危机中。

可当时的中国刚经历十年动乱,所以此时中国的第一要务是将现代化工业建设起来,发展中国的经济。如果贸然地参加战争,很有可能会导致中国社会工业化的进程减缓。更何况自1962年来,中国就没有打过大仗,在此时调军攻打越南时间太过仓促。可如果不对越南入侵柬埔寨进行强势回击,很有可能会导致中国在未来愈发“出师无名”。但如果中国卷入战争中,还可能会惹恼苏联,让东南亚地区的战事变得愈发复杂,中国也很有可能会因此被卷入更大的麻烦中。

对于这件事究竟该如何处理,邓小平有些犹豫不决,所以在接到波尔布特的请求后,当即召开了中央军委会议,对这件事进行讨论。但当邓小平刚提出这件事时,就遭到了绝大部分人的反对。在这些高层干部看来,此时中苏两国关系交恶,而越南的进攻又是在苏联的支持下进行的,如果中国参与这场冲突很有可能会因此被苏联报复。而这也会让中国好不容易才得到的和平被此打破,让新中国再一次陷入社会动荡之中,这得不偿失。

对于经历过旷久战争的老一辈革命者来说,这样的考虑无可厚非。而叶剑英和粟裕虽然没有明说,但也表示,当前中国虽然是存在被苏联和越南“包围”的情况,但还没那么糟糕,所以中国可以不用那么着急出手。

展开全文

而陈云在对当前的局势进行分析后表示,中国插手柬埔寨的冲突,苏联是有可能会对中国发起冲突的。但苏联的军队绝大部分都排布在欧洲,想要将军队完全调集对中国形成威胁之势,前后需要花费一个月的时间。而中国刚好可以利用这一个月的时间,对越南发起“疾速战”。

在听取双方的意见后,邓小平最终还是决定对越南发起进攻,在邓小平看来,当前中国面临的局势十分微妙,如果不在这个时候对越南进行遏制的话,这很有可能会让中国在未来面临更大的威胁。

但出于对苏联方面的顾虑,所以在这一决定敲定后。为了杜绝苏联插入的可能,让中苏边境的情报人员更加紧密的关注苏联方面的动向,并将靠近苏联北部伊犁地区的30万人民不声不响的撤走了。

在中央军队会议后,战斗准备也在紧锣密鼓地展开。广州和昆明军区和总参谋部共同对边境驻军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制定相应计划。而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军区也进入了一级军事战备,时刻提防苏联方面的动作。

1978年11月,从全国调集过来的军队,在夜间悄悄地向越南边境进行集结,在中越1300公里的边境上部署。12月25日,野心再也按捺不住的越南调集了12万的军队对柬埔寨发起了攻击,并快速将柬埔寨的金边占领。中央军委和邓小平当即让许世友和杨得志带兵分东西两路,对越南予以惨痛教训。

而当时正值三中全会时期,邓小平在关注战争外交和军事准备的同时,还需要腾出时间安排会议。但对于中国而言,对越南发起的这场攻击十分特殊,中国必须要抓紧有限的时间,在乌苏里江上的冰还未融化的时候,将越南的主力部队歼灭,并将越南对中国构成威胁的主要部队予以强势打击。

为了避免其他势力参与进来,邓小平在1979年1月时亲自访问了美国,和美国达成了正式外交的关系,向美国总统透露了中国对越南计划。不仅如此,邓小平还对日本进行了访问,并明确地表示,希望日本不要对越南方面进行任何援助,至此中国将任何有可能主动卷入战争的势力排除了。

1979年2月,中国在中越边境的26个地点,对越南发起了攻击。但战争的走势却让我军有些出乎意料,原本这一排布就是想要对越南军队进行分散,而后对他们进行有力的打击,并夺下省会城市。

但因为当时的越南军队长期处于征战中,反应速度极为灵敏,准确的情报更让他们对中国方面的情况十分清楚,再加上中国军队常年休战,对于战事准备不充分,这也就导致了中国军队在一开始就遭到了越南方面的顽强抵抗。

原本在1周内拿下5个省会城市的计划,也因为多变的战事变得十分困难,一直到开战的第3周后,中国才凭借兵力优势拿下越南国内要道的控制权。并且在众多的战斗中,中国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在后续中国军队的势头愈来愈旺,对越南首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后,野心勃勃的越南才不得不将军队从柬埔寨撤回,对国内军队进行增援。

在看到本次出兵的目的达到后,中国方面当即宣布了此行的胜利,并在1979年3月6号进行了撤军。在撤军的时候,因为双方并未停火,所以我军选择了交错掩护的方式撤离。并在撤退的途中,对越南的工业基础设施进行了破坏,还将中国早先援助越南对抗美国的物资武器收了回来。

3月16日,中国结束了这场持续29天,对越南大规模惩罚性的作战。而果不出陈云所料,此时的苏联在中苏边境隐隐有兵力集结的趋势,但因为中国将兵力撤回,这种情况又立刻停止了。尽管中国对越南予以了沉痛的打击,但越南侵略的心却一直未停止,所以中越边境的冲突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才结束。

而这场惩罚性的活动,让当时新加坡总理大为赞赏,觉得中国用这次行动将东亚的历史彻底改变,还对越南和苏联都表明了自己的决心,也告诉世界,不管哪个国家对中国有所企图,中国都将坚决抵制,并予以回击。而这场活动也让中国对苏联和越南进行了有力的打击,让他们企图对中国进行包围的野心有所收敛,让中国赢得了更好的发展空间。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队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所以在国内不少军事专家看来,这次活动虽然取得了胜利,但其表现却不足以让中国为之感到自豪。所以在80年代初,邓小平就对中国解放军进行了军事改革。严肃部队纪律,强化军事训练,并重视现代战争军事战略体系在解放军军队中的学习和应用。

在此后持续10年的中越边境中,中国在各大军区中陆续调兵遣将,让各个部队在中越边境附近轮流驻守,利用不断发生的小型冲突来磨练我军的作战能力,这也给越南带来了巨大的威慑。为了抵御中国的攻击,越南在边境修了大量的军事阵地,而在这时候越南因为举国力在战争,所以即便越南得了不少苏联的援助,但其国内的经济发展却一直不温不火。

而凭借这场对越战争,越来越多军事实力弱小的东南亚国家,在看到中国的表现后,都像是看到了希望一般。纷纷向中国靠拢,表示愿意和中国联系合作,共同对抗越南无耻的侵略行径。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不死心的越南侵占了柬埔寨的要道。对此中国在中越边境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军事冲突,这场冲突打的越南人始料未及,只好中断自己侵略的事宜,赶回国内援助。这一事件也愈发增强了东南亚各国的信心,越来越多国家对中国报以信任,而东南亚各国在东盟组织的合作方面也愈发稳固。

1979年,邓小平在接见美国副总统蒙代尔时曾说过,虽然对柬埔寨发动侵占,对中国边境进行骚扰的越南,在当下的处境并不算特别艰难。但总有一天他们会明白,他们选择的这条道路就是一条死胡同,到时他们不接受也得接受和平的局面。

果不其然,1988年,不堪重负的越南将一半军队从柬埔寨撤离。1990年,意识到自己的野心根本没有希望实现的越南,不再白费力气,将驻扎在柬埔寨的军队全部撤回。但因为越南早年的恶劣行径,让它在国际环境中被孤立,国内社会形态也变得十分恶劣,这种种都在迫使越南不得不就此转型。

像邓小平说的一样,此时的越南不得不接受和平的局面,他们开始努力向曾经侵略过的东南亚各国建立友好关系。1990年,越南还主动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亚运会。

在苏联解体后,靠山倒了的越南一改自己之前对中国的敌对态度,千方百计地想要弥补中国和越南的关系。并最终在中越两国的努力下,中越两国的关系才走向正常化。在意识到自己国家想要改变这种停滞不前的状况,就必须融入大环境时,越南更是积极地和东盟各国搞好关系,终于在几年的努力下,1995年越南被各国接纳成为东盟的成员国。

我们不得不说中国领导人在危急时刻的高瞻远瞩,如果没有在当时用异常的勇气和魄力开启这场短而强劲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国之后的发展很有可能真的会被苏联和越南钳制,甚至面临更糟糕的情况。

并且通过这场冲突,中国军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我党在对军队进行改革后,用中越的冲突对我国军队进行打磨,让我军的实力,更进一步,大大的增强了我军的实力,也让中国就此掌握了边境地区的主动权,让中国的领土安全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