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护士战场冒死救人,20年后相逢,女护士才知当年救了大人物!_革命_黄埔军校_战士

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祖国日益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这一切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热血换来的。

多少年前,祖国大地满目疮痍、硝烟弥漫、战火纷飞,中华儿女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和信仰走向战场,他们素昧平生,却坚定地为了理想前赴后继、英勇牺牲,其中不乏传奇故事,流传至今依然令人热泪盈眶。

一个普通女护士,冒着生命危险救治了一个身负重伤的小战士,他也不过是她众多病人之一;20年后,当年的小战士战功赫赫早已成名,他却千方百计地想要寻找那位女护士……

小战士投笔从戎,身负重伤

1903年,中华民族内忧外患,正是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深明大义的英雄们已经投身救国救民的行动中去,战争虽未打响,却一触即发。湖南湘乡的一个军人世家中一个男婴呱呱坠地,取名陈庶康,因为祖辈从军,所以家人们对他的要求非常严格。陈庶康从小在家乡的私塾接受教育,天生就对时事政治多了几分敏感。

1916年,年仅13岁的陈庶康第一次接触到了先进的革命思想,他尚不成熟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迫切地想要长大,赶紧投身到革命事业中去,他认为这是最有意义的事了。

展开全文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一颗革命的种子在陈庶康心里生根发芽,他还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投笔从戎。他先后参与了好几次战役,在业余时间捧起书本坚持学习,与毛泽东同志领导的革命团体接触密切,并且受到了很深的影响。

心中有了目标和方向,便会一往无前地去追求,所有的困难和阻碍都不足挂齿。1924年,陈庶康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黄埔军校。这所军校在革命道路上,培养了大批的军事人才,陈庶康在这里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无论是枪法、近身格斗,还是军事理论,都非常出色。所以,毕业以后他被黄埔军校再三挽留,担任队长、连长等职务。

革命的道路并不总是一帆风顺,在黄埔军校任职期间,蒋介石提出的“党务整理案”中,明确要求国民党内的共产党员只能保留国民党的身份,这与陈庶康参加革命的初衷背道而驰,令他非常失望。

他此前密切接触过共产党组织,认为这才是正确的道路,应该坚定不移地追随,所以

他公开宣布脱离国民党,退出一切黄埔军校职务,可见其胆识和魄力,这一举动还鼓舞了许多在这两难的选择中徘徊的仁人志士,加入共产党,共谋民族大计。

陈庶康公开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以后,更加心无旁骛地投身革命事业,被委以重任,前往苏联学习经验。1927年,陈庶康从苏联回国,秘密策划工作,8月1日参加了南昌起义,作战勇敢、表现出色,这次起义在新中国革命史上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南昌起义后,陈庶康和其他士兵继续南下作战,为了占据作战时有利的地理位置,陈庶康等人浴血奋战,展开争夺。子弹和炮火擦身而过,甚至负伤了都没有觉察,由于武器落后,他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一枚炮弹在陈庶康的腿边炸响,他没来得及反应就失去了意识,衣服碎裂、血肉模糊。

女护士冒死救伤员,20年后他成了大人物

战场上刀枪无眼,多的是男儿好汉抛头颅、洒热血,可是一些默默无闻的巾帼英雄们又何曾退却?

战场上的医护人员多是年轻的姑娘,她们同样是可歌可泣的英雄,在枪林弹雨中穿梭,救治了无数革命先烈,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史上也书写了辉煌的一笔。

陈庶康倒在了血泊之中,任身边的战友如何呼唤,他都毫无反应。就在这危急关头,一名叫杨庆兰的年轻女护士冒着炮火飞奔过来,初步查看伤势之后,毅然决然地背起陈庶康,准备将他带到安全的地方尽快处理伤势。杨庆兰弱小瘦弱的身体,在这时拥有了无穷无尽的力量。

她哪里顾得上耳边炮火连天,只知道多耽误一分钟,这个小战士就多一分危险。

杨庆兰把陈庶康带到了附近的一家日本医院,但是由于局势紧张,日本医院拒绝救助中国军人,甚至还想举报他们进行邀功。杨庆兰深知小战士的伤势严重、失血过多,已经是性命垂危,实在不能耽误,她转而求助一位在日本医院工作的女护士,希望她想办法把小战士安置在医院里,进行手术包扎,伤势稳定后就会尽快离开。

在杨庆兰的苦苦哀求下,陈庶康被偷偷送进日本医院

就行医疗救治,杨庆兰和那位小护士整天提心吊胆,在度过了危险期之后,他们很快就撤离了。

杨庆兰另外找了安全的地点将陈庶康安置妥当,随后迅速返回战场,继续救助伤员。

陈庶康苏醒以后,又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养伤,双腿恢复得非常好。多方打听后才得知救了自己的双腿和性命的是个年轻的女护士,如果不是她,自己或许早已不在人世了,他常常念叨着应该当面谢谢人家。

革命事业进行得如火如荼,

陈庶康东奔西走,参加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身经百战、功勋卓著、威名赫赫,为革命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即使过去了20年,他想见一见那个救自己性命的女护士的心丝毫不减,甚至愈来愈烈。尤其是当他年纪渐长,因长年征战受伤身体每况愈下的时候,他迫切地想要实现这个愿望。

经过多方打听,陈庶康才获得了杨庆兰的消息,又几经辗转,他终于见到了自己的救命恩人。杨庆兰年轻时救下的伤员无数,眼前的这位“大人物”有点面熟,又一时记不起了。

她盯着他看了半晌,一语不发热泪盈眶,她怎么也没想到当年救下的小战士陈庶康,就是面前大名鼎鼎的陈庚将军!

一段跨越20多年的报恩之路,颇有传奇色彩,这在当时被传为佳话,时隔经年,他们为了心中的信仰并肩奋斗、铭记恩情的故事依然让人动容。

战火平息、硝烟散去,尘归尘,土归土,在如今的幸福生活中,中华民族血色的革命史也不应该被淡忘,革命先烈的故事永远值得讴歌传颂。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