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形、鬼屋状……国外的幼儿园造型能有多奇特?_幼儿园_设计_建筑

随着90后,甚至00后成为父母,受过先进教育和现代思潮熏陶的他们,对孩子的培养要求正变得越来越高。千篇一律的幼儿园很难吸引他们的注意。

那么,什么样的设计才足够有新意呢?下面这五个案例将带给我们一些启示。

一、猫形幼儿园“萌”动人心

设计要有儿童立场

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人创造更好的生活空间。因此幼儿园设计就要考虑儿童特性,尊重幼儿审美,助力幼儿快乐成长。简言之就是要有儿童立场。

儿童对可爱的小动物往往难以抵抗,比如《小猪佩奇》、《汪汪队立大功》等都风靡一时。

而艺术家Tomi Ungerer早已捕捉到这一信息,在德国巴登符腾堡州建了一座猫形幼儿园。

整个幼儿园共两层、高9米,远远看去就像一只打哈欠、伸懒腰的卧地白猫。

每天,孩子们通过猫嘴进入猫腹教室学习,也可到楼顶的猫咪游乐场玩耍,还可顺着猫猫的尾巴直接滑到地面。

展开全文

整个设计充满童心,仿佛爱丽丝漫游仙境中的场景,有激发儿童想象力、开拓认知的作用。

二、日本幼儿园“与光嬉戏”

设计要亲近自然

在日本长浜的郊外,有一个光的游乐场 —— Leimondo幼儿园。

从外面看去,整个建筑通体白色,顶部耸立着一些奇怪的“烟囱”,并不像一个幼儿园。

进入室内,人们则不由得眼前一亮。原来室外那些大大小小的“烟囱”是采光天窗。

它们的位置、朝向各不相同,是为了一年四季,都能够捕捉自然光线进入室内。

室内的每个房间都被刷成了红、橙、黄、绿等不同的色彩,在光束的照耀下呈现出梦幻的光影。

在幼儿的眼中,这些随时间变化的光束就是“天赐的玩伴”,让他们始终保持好奇心,渴望与光嬉戏。

三、“鬼屋”学校

设计要别出心裁

打造地标建筑

澳大利亚的PEGS少年男校,是一座充满想象力的建筑,在当地鼎鼎有名。

建筑的造型十分独特,从不同的立面来看,呈现出了不同的魅力。

正面看貌似一座“鬼屋”,尖尖的屋顶也像西方的神殿,充满神秘的美感。

建筑的后立面则换了一种风格,斜看像马戏团,也类似剧院,有一种不规则的艺术感。

侧面比较规整,呈现素净的白色,大面积的排窗保证了采光和通风。

四、寓教于乐

设计要鼓励孩子们动起来

德国柏林的卡尔博列小学,充分尊重孩子的游戏天性,开展了“穿着闪光外衣的间谍”项目,创造出一个充满吸引力的探秘空间。

在这个空间里,遍布着密道、聆听墙、伪装墙、间谍细胞、观察哨……“间谍”需要小心翼翼,用密码给其他孩子发送联络信息。

抓“间谍”的小英雄们,则需要竖起耳朵、提高警惕,从蛛丝马迹中揪出露马脚的对手。

这种启发式教育方法,通过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让他们主动探索知识奥秘,发展自身潜能。

五、文化背景下的精致与和谐

捷克多布林幼儿园

这座幼儿园位于捷克一个古老的村庄内。被花草繁盛的园林和潺潺溪流包围。整体外形融入了本地传统建筑元素,风格古朴、自然。

顶是经典的斜坡式,既满足了洪泛区排水需求,也营造出乡村小屋的温馨与和谐。

建筑立面的装饰取自当地历史和传说,极具民族特色和乡村风情。

内部空间十分开阔,没有规定的使用空间。孩子们可以做空间的主人,在整面墙壁上尽情地涂抹,展示自己的想象力。

幼儿建筑设计是一门深奥的学问,一味的模仿显然难见成效,但过于标新立异也不是明智之举。

如何在创新和传承之间把握平衡点,建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幼儿建筑,是我们所有设计从业者的共同课题。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