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什么已什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该怎么去理解)_中国_都是_不以

本文目录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该怎么去理解
  • “相由心生”是什么意思
  • 相由心生,是真的吗
  • “3000年未有之大变局”指的是什么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该怎么去理解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该怎么去理解?

要理解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涵义,首先要明白这句话使用了古汉语中常用的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互文见义。它是在意思相对或相关的文句里,前后词语互相呼应,互相交错,意义上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使文句更加整齐和谐、更加精炼的一种修辞手法。如:

1、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意思是:(当年我)常在岐王与崔九的住宅里见到你并听到你的歌声。并非在岐王宅只见人而不闻歌;也并非在崔九堂只闻歌而不见人。

2、“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

意思是:迢迢皎皎牵牛星,迢迢皎皎河汉女。

3、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

并不是主人站在码头上,客人站在船上,而是主人下了马来到船上,客人也下了马来到船上。

4、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秦”与“汉”互补见义。即明月仍是秦汉时的明月,山关仍是秦汉时的山关,并非明月属秦关属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原文摘录: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其意思是:既不会因为自己在外物上的得与失,也不会因为自己个人处境上的好与坏,而或欣喜,或忧伤。

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古代仁人志士一种豁达淡然的思想境界。

通城二中 黎文

二0二0年元月二十八日

“相由心生”是什么意思

大家好,我是晨曦小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相由心生”是什么意思?把这个句子补充一些,命由己造,相由心生,境随心转,有容乃大。相由心生是很高深的学问,却又很显白的存于世间。从广义和狭隘两个方面我们来探讨一下。希望能给有缘人一点点小启示,也希望能给朋友们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在佛教广义上讲,一切相皆由心生,这里的相包罗万象,乃至我们整个娑婆世界。一切色、受、想、行、识都是相(虚相)。某种意义上你的“心”灭度了,那么你才能真正意义上离开这个世界。“心”若在,一切就有可能,而若此心已死,那么万千世界也就空寂。六祖有云:非幡动,非风动,仁者心动。心不动,念不起,风动和幡动又有何分别?我们认识世界都是从我们的大脑来区别各种相,一旦我们的大脑停止了工作,对于大脑来说,曾经的相也就虚空了,虽然这些虚空对于其他的大脑暂时好像还不是虚空。但对已经死亡的大脑何尝不是虚空了呢?能勘破这点,就能心意沉静,境随心转,而不是心随境转,那么人的气量自然吞吐宇宙,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不骄傲、不气馁。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我心不动,万物不动;我心不变,万物不变;我心沉静,万物沉静。

从世俗的狭义出发,相由心生,是指人的内心的善恶会反映到人的容貌上来。这点在一般的情况下是有根据的,但却不是完全正确,只是概率大。一个人慈悲那么就会显露在她的行为上,进而改变她的样貌,一个人智慧就会体现在她的行为上,进而改变她的样貌。心慈悲,那么容貌就慈悲;心智慧,那么容貌就智慧。慈悲的人啥样?智慧的人啥样?相信大家都会总结总结。然后再去体会。慈悲不是笑面虎,智慧不是自以为是。相由心生,体现的是一种表里如一的境界和修为。只有大善大恶的人更容易伪装掉自己的外相。譬如口蜜腹剑之人,譬如白骨精,譬如慈悲的济癫疯僧,譬如行霹雳手段,却心怀慈悲的人。

察其言,观其行,时间和事件是最好的明证,智慧是最好的捷径。

一家之言,多有偏颇,希望友友们多多包涵。

如果您喜欢我的观点,请点击关注和转发,谢谢!

相由心生,是真的吗

我跟我闺女一块出去玩,碰见财务部门的一个女同事,彼此笑着打了个招呼。走过去后,我闺女说:“妈,那个阿姨看着人真好。”我说你就打一照面,从哪看出来她好的?她说就是直觉,她虽然长得普通,穿着打扮也很普通,但就是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觉得她特别善良,会替他人着想。我笑了,想着闺女看人还挺准的。

到年底的时候,公司不堪重负,要裁员。就我上面那个女同事,她们部门要裁一个。我那女同事是生完二胎来我们公司上的班,部门她最新,按理自然要裁她。不过当时还给她们部门一个方案,就是如果不裁员的话,大家签一个协议,工资集体下调20%,她们部门都签了。我们都想着这下女同事可以不走了,毕竟她也四十来岁了,再找工作也不好找。谁知道过了一段时间就没看见她了,一问,原来是她自己辞职了。她觉得大家都一家老小挺不容易的,工资本来就不高,再降20%,虽然是大家自愿签的,但她心里很过意不去,就辞了。不过她没说这个,找了个云淡风轻的理由,还请大家吃了一顿饭就走了。

前几天上班路上看见她了,她又找了一个工资不高离家近的工作上班了。我看着她骑着自行车淹没在上班的人流中,脸上还是那恬淡的笑,在心里默默地祝她安好……

“3000年未有之大变局”指的是什么

凌烟阁论史来回答。

这个话出自清末“裱糊匠”李鸿章之口。

先说结论吧。3000年未有之变局,最重要的意思是指:

3000年以来,我中国遇到的敌人,都是武力占优、文化落后。最终结局都是,外来力量占了地盘,但中华文化却反过来占了他们的心。

但是,西洋来的这股外敌,不但武力占优,文化也不落后,这对中华文明来说,是3000年来未曾有过的危局,有可能亡国灭种。

为什么这么理解呢?原因有以下几点:

大变局之一:过去的3000年,中国的边患主要来自陆上力量,而此西洋之敌,来自几万里以外。

遍观中国历史,影响中国政局的力量从来都是来自地缘相邻的陆地。

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西戎、北狄,到秦国大一统之后,陆地威胁变成匈奴,后来陆续崛起了鲜卑、柔然、突厥、回纥、契丹、女真、蒙古、满族等等。

但是,英国、法国等西洋力量,却是来自于几万里以外,中国对他们缺乏深入了解,打交道也极少。

(进攻天京的清军)

大变局之二:原来的外交事务,一般处于中国文明圈内,或者在中国文明圈附近,与中国多有朝贡关系。而西洋力量,却与此完全不同。

中国与周边政权,多采用基于朝贡制的外交关系。从明朝开始,中国是周边众多小国的宗主国。最著名的藩属国当属朝鲜、越南、缅甸等。这种朝贡关系,是作为宗主国的中国对藩属国的恩赐,也是藩属国定期向宗主国表示顺从的仪式,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经济贸易关系。

但是,这是中国文明圈的情况,并不是世界通例。中国在自己文明圈内,一家独大,周边都是众多小国和迷你国,这种不对等关系形成了默契。中国对藩属国负有责任,藩属国负有孝悌意义上的责任和义务。

但是,在世界近代史上,这种关系是独一份的。西欧人则博弈出了平等交往的一套世界规则。在这套规则下,交往双方讲究权力与义务的对等。

大清则花了很长时间才勉强接受这套规则。但大清是在对西欧列强时讲平等,但在对自己的跟班藩属国还是用原来那套。比如朝鲜,在大清的引荐之下,陆续与各国建立外交关系。按说在同一个国家,朝鲜的驻外使节与大清的驻外使节是平等的,但是,朝鲜使节见到大清使节却要行大礼,外国与朝鲜使节谈事,朝鲜使节需要请示完大清使节后才能做答复。

这种外交关系上的变化,也是3000年未有的。因为中国历史上,历来只讲实力,你强大,那好,我尊敬你;反过来你就得尊敬我,平等的概念都是近现代才进入中国人意识的。

(平定准格尔得胜图)

大变局之三:原来的中国外敌,都是武力强文明弱,而西洋之敌却是武力强文明也强

这一点是最最关键的巨变因素。

中国过去的外敌,以中国边上紧挨着的游牧民族居多。他们因为生产链短,效率高,赶上好时候就迅速武力崛起,冲击中国。

但他们的弱点是文明力量很差。好多都是处在奴隶社会、原始部落社会性质的文明,到了中原睁眼一看:原来人还可以这样活着!满眼满脑子的羡慕,于是就开始汉化(或者叫中国化)。他们本身长得跟中原人没有什么区别,只是风俗习惯不同而已。过不了两三代人,他们就跟中原人就没有任何区别了。你看历史上强大的匈奴人、鲜卑人、突厥人、契丹人,等等,他们都哪去了?一部分跑了,绝大部分都融入汉民族了。

而西洋来的这股力量,对当时的大清来讲完全陌生。

长相不一样,语言不同,政治也没法对接,人家讲平等,咱们讲的是上下尊卑。关键是咱们打不过人家。

这下就真危险了。

原来的野蛮人我们还可以同化他们,现在这些西洋人,武力强过咱们,文明与咱们完全不同。打不过,说理也说不通,各讲各的。弄不好真要亡国灭种了。

这才是真正的3000年未有之大变局。

(圆明园遗址)

结语:3000年来,中国从来没有同时失去武力和文明两种优势,西洋力量做到了。

也幸亏大清疆域广大,而且是政治统一的整体;换做是印度那样的独立小邦林立,估计咱们中国也就真成了完全殖民地了。

中国同时丧失了武力优势和文明优势,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事情,李鸿章当然要发出3000年未有之变局的惊呼。

(完)

凌烟阁论史感谢你的阅读。欢迎你点赞、转发、评论、关注,不同观点也欢迎你留言交流。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