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个诺贝尔奖(诺贝尔奖是什么级别,有多少中国人(华人)获得过呢)_诺贝尔奖_诺贝尔_量子

本文目录

  • 诺贝尔奖是什么级别,有多少中国人(华人)获得过呢
  • 潘建伟会成为国内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吗你怎么看

诺贝尔奖是什么级别,有多少中国人(华人)获得过呢

诺贝尔奖是1895年根据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的920万美金作为基金,将每年所得利息分为五份作为奖励全球各国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分为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及和平奖5种奖金(1969年瑞典银行增设经济学奖)。

诺贝尔奖每年评选和颁发一次,诺贝尔奖包括一枚金牌、一份证书以及一笔奖金。2020年诺贝尔奖奖金将增加至1000万瑞典克朗(约110万美元)。

目前共有11位华人获得过诺贝尔奖,其中有三位目前属于中国籍,具体如下(按获奖时间排序):

1.1957年:李政道、杨振宁的宇称不守恒定律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2015年4月1日杨振宁放弃美国国籍,重新成为中国人。

2.1976年:丁肇中,发现J粒子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3.1986年:李远哲,交叉分子束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4.1997年:朱棣文,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5.1998年:崔琦,解释了电子量子流体这一特殊现象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6.2000年:高行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7.2008年:钱永健,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侄儿,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8.2009年:高锟,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9.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以中国人身份获得诺贝尔奖的人。

10.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中国人。

潘建伟会成为国内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吗你怎么看

就目前所取得的成就看,潘建伟是有一定的可能性得诺贝尔奖的,尽管这个可能性还不是很高。如果潘建伟近期得诺贝尔奖,多少还是有些让人意外的。

诺贝尔奖更偏向于基础方面的突破,潘建伟搞的是应用。依靠应用方面的成就获得诺贝尔奖在历史上不是没有,比如马可尼就是依靠无线通信获得了诺贝尔奖。

以色列有一个面向全球的沃尔夫奖,这个大奖被称作诺贝尔奖的风向标,获得过这个大奖的很多人后来得到了诺贝尔奖。2010年,潘建伟的老师塞林格及另外两位科学家约翰·克劳泽、阿兰·阿斯佩斩获沃尔夫奖,他们是因扩展贝尔不等式或量子纠缠概念获奖的。2013年,彼得·佐勒、胡安·伊格纳西奥·西拉克·萨斯图赖因对量子信息处理、量子光学、量子气体性质方面的研究而获沃尔夫奖。201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给了本内特和布拉萨德,因为他们他们“建立和推进了量子密码学和量子传送领域的发展”。量子通信方面的研究斩获诺贝尔奖,指日可待。

如果有一天诺贝尔奖授予了研究量子通信的科学家,里面会不会有潘建伟需要打一个问号。没有他正常,有他也说得过去。毕竟潘建伟的应用是做的最好的,已经取得了部分应用。

比起潘建伟,我个人认为薛其坤距离诺贝尔物理学奖更近一些。薛其坤发现了反常量子霍尔效应,这一发现刚问世,杨振宁就称赞这是“诺贝尔奖级别”的发现。历史上量子霍尔效应、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的发现都获得过诺贝尔奖。

国内有一个中国版的诺贝尔奖——未来科学大奖,薛其坤是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的第一届获奖者,第一届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的卢煜明也一直被认为有实力冲击诺贝尔奖。潘建伟是第二届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的获奖者,从获奖先后顺序上似乎也能看出,薛其坤较潘建伟距离诺贝尔奖更近一些。

原创作品,禁止侵权,侵权必究。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