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大爆炸,特朗普、法国、黎巴嫩三方博弈,各有什么盘算?为什么英国德国法国三个国家一直追随美国而不敢跟美国闹掰_美国_法国_黎巴嫩

本文目录

  • 黎巴嫩大爆炸,特朗普、法国、黎巴嫩三方博弈,各有什么盘算
  • 为什么英国德国法国三个国家一直追随美国而不敢跟美国闹掰
  • 欧洲为什么老被美国利用,流血又流泪但好像还心甘情愿
  • 法国军人运动员称在军运会期间就已经感染新冠病毒,为什么消息会被封锁到五月才公布

黎巴嫩大爆炸,特朗普、法国、黎巴嫩三方博弈,各有什么盘算

8月6日,法国总统马克龙抵达黎巴嫩首都贝鲁特,除了访问大爆炸现场外,他还呼吁黎巴嫩政界应进行“紧急改革”。在抵达黎巴嫩前,马克龙曾在个人推特上发文表示“黎巴嫩并不孤独”。在黎巴嫩大爆炸事故发生后,马克龙取消了原定的度假行程赶赴黎巴嫩。黎巴嫩是法国殖民地,二战结束才离开。不少黎巴嫩民众希望被法国托管,如果公投,黎巴嫩成为法国一部分是有可能的。反思殖民历史,有的是不带去文明,只带去战争、占领、统治、奴役;但并不都是那样,有的殖民地人民依然怀念殖民者,相反他们受够了本民族公共服务人员。

黎巴嫩真主党武装得到伊朗支持,成为伊朗实现地区目的的马仔。真主党拥有武装和强大的影响力,但黎巴嫩民主政治不能允许他们参政议政,政府也需要真主党武装巩固与以色列争议国土。

特朗普承认戈兰高地是以色列国土,以色列随后宣布要在戈兰高地建设定居点,让以色列和叙利亚的矛盾无法调和。特朗普希望以色列成为美国实现地区目标的马仔。

马克龙第一时间访问黎巴嫩,带去法国对黎巴嫩的友好情意;大爆炸可能给法国带来深度介入中东的机会。土耳其运送武器的轮船在地中海被法国军舰拦下,护驾的土耳其军舰立即雷达锁定法国军舰,法国军舰撤离并由法国外交部提出抗议;法国已经被土耳其轻视了。黎巴嫩建设一个法国军事基地,这可能是第一步。马克龙提出过欧洲军概念,欧洲将来的世界影响力会远远高于现在;不能再把欧洲各国当做美国的马仔了。

特朗普还有半年任期,二百五一个。除非美国人民需要他眼里不揉沙子对付牛鬼蛇神,否则他抗疫不力、平息警察暴力执法引发的抗议方法笨拙、重启美国社会运行带来疫情升级扩大所证明的应急能力不够,都会促使拜登走上总统岗位。

为什么英国德国法国三个国家一直追随美国而不敢跟美国闹掰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有些地方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像,不过更加现实更加直白,总结起来就是“利益至上”,所谓“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曾经英法两国颇为瞧不起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他们认为美国人又土又粗鲁,哪怕是到了十九世纪末,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在他们眼里美国仍旧算不了什么。

不过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欧洲各路强国打作一团,英法这对老冤家合起来跟德国打,当然了,双方还有一堆联盟小弟,彼此也都没讨到什么便宜,家国被毁,死伤无数,经济衰退。而美国呢,这时候正作壁上观,然后顺带着跟欧洲这些国家做生意,向他们大量输出武器。不过美国也是有偏好的,他们向英法贩卖的武器要远远多于向德国贩卖的。于是德国不高兴了,美国才不管德国高兴不高兴呢,等到1917年,他们看时机差不多了,趁机对德国宣战,假如英法战营。最后的结果就是英法为代表的一方获胜,德国一方战败,不过双方都损失惨重。而美国呢,不仅大发战争财,他们本土也没有受到任何创伤,而且还坐享了战胜国的名誉。

过了二十年,二战又爆发了,美国又想玩这一套。这一次德国明显是想复仇,上来就来个猛地,把英国打蒙圈了,法国更是完蛋,直接投降,同时德国盟友日本也在亚洲作妖。美国看着这一切,依旧维持着自己表面中立的态度。当然了,在背后它还是会支持英法一方的。不过这时候日本居然玩大了,偷袭珍珠港,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随后德国日本都对美国宣战,美国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这才真正加入到二次世界大战中来。这一次,美国发挥的作用更大一些,特别是最后两个原子弹在日本上空那么一炸,整个世界都震惊了,也直接促使了日本投降。虽然美国在二战出力较大,但是它赚得更多,其他什么英法德本土都是一片狼藉,而美国本土则是一片欣欣向荣。二战结束时美国一国的GDP占到世界一半以上,英法一片废墟,德国作为战败国直接被美苏一分两半,直接报废了。这个时候英法德在美国面前彻底没了脾气,终于低下了头颅。

美国看到英法德几个昔日的强国风光不再,而且再也没有跟自己抗衡的可能,它反而想起要去扶持他们了,当然这中间可能一多半是出于美苏对抗的考虑。毕竟美国离着欧洲大陆太远,如果它不去扶持西欧各国,很可能被苏方渗透,这是美国绝对不愿意看到的。于是“马歇尔计划”正式启动,关于这个计划,中学历史都有提到,概括起来就是援助欧洲计划,从这以后,作为老牌欧洲强国,都要受美国的影响左右,没有办法,拿人手短啊。美国当然也不会白白支援他们,肯定会借机对他们进行控制。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英法德也不是傻子,他们对于美国的想法自然一清二楚,但是清楚又有什么用呢,形势比人强啊,他们就算知道美国的居心,也只有忍受着。

当然了,三国也各有各的小九九,比如说英国,在以前甚至算得上是美国的宗主国,后来美国居然压它一头,本来以为英国会反弹最强烈,没想到英国跟美国反而走得最近。特别是前些年布莱尔当首相那十年,对美国简直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美国对他如此忠心的态度也挺满意,给予了相应的回报,布莱尔当首相时期,英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要优于法德。

法国跟英国就不一样了,二战以后法国虽然也要接受美国援助,但是自从戴高乐总统当政以来,他就开始积极倡导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反对美国在西欧霸权,法国在他领导下,六十年代就与我国建交,这无疑是打脸美国。还有后来的总统希拉克,他联合德、俄,共同对抗美国在欧洲的霸权,反对美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近些年法国对美态度虽然没有那么强烈了,但也没有完全受美国摆布。

而德国又有些不一样,德国是二战战败国,战后分为东德和西德,分别由苏、美英法控制,所以也有很多身不由己。那时候英法也已经衰败不堪,实际控制西德的主要就是美国。后来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东西德统一,德国也开始逐渐显露出自己的力量。从国民生产总值来算,德国长期以来都是欧洲最高的,尽管对它有诸多限制,德国也在逐渐谋求更高的政治地位,特别是施罗德当总理的时期,跟希拉克一起对美强硬,不过后来对美国态度又有所回暖。

尽管三国对美国态度有所区别,甚至哪怕是现在的英国也会偶尔跟美国有点小摩擦,但是整体来说,它们三国都不会跟美国走向敌对关系,强硬也只是相对而言。三国都是经济大国,跟美国贸易往来频繁,英法还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它们有很多政治诉求跟美国也是一致的。话说回来,它们跟美国如果真的搞对抗,也没有什么好处啊。国与国之间向来都是利益至上的,出力不讨好的事情相信没有哪个国家愿意去做。

如果说它们三个国家联合起来,那还真有资格跟美国叫叫板,不过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英国跟法德两国就聊不到一块去,脱欧这事都闹了许多年了。法德两国虽然有时候似乎关系很好,但历史上两国经常也是打得不可开交,自由散漫的法国人跟严谨的德国人也很难互相看顺眼,所以这三个国家要拧成一股绳,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三国实力加起来也只是能跟美国叫叫板而已,还没有达到可以抗衡的地步,何况三国也不可能联合起来,那就更没什么实力跟美国撕了。

所以英法德三国都会选择跟美国维持比较近的关系,要跟美国闹掰,他们既没有必要,也没有实力。

欧洲为什么老被美国利用,流血又流泪但好像还心甘情愿

世界政治的根本就是利益、利益、利益!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首先欧盟的政客们傻吗?智商欠费吗?都是精英教育出来的人,进入社会后经历淘汰才成为前台的政客,能傻吗?

那为啥感觉那么反智呢?无脑跟随漂亮国,牺牲本国利益来跪舔,帮助漂亮国收割。傻傻制裁俄罗斯石油、天然气,推动本国燃气费、电费暴涨,然后去买高价的漂亮国页岩气。看着资本流出不但不急,反而积极配合。真的是傻吗?

现在的欧洲早已不是拿破仑、俾斯麦、丘吉尔、戴高乐时代的欧洲了。经历过一战、二战的欧洲,在马歇尔计划的落实下,经济、政治早已被漂亮国渗透光了。欧洲早已没落,看看这几十年来欧洲有啥进步?整体错过了互联网,错过了半导体。哦,好像还有点剩余,比如荷兰的光刻机、英国的航空发动机和金融,法国的军工、德国的汽车和机床,还有什么?老本都快啃光了。

但是资本是不甘寂寞的。欧洲可以错过发展,但聪明的资本绝不会错过!欧洲的资本早就和华尔街合流了。这就是所谓“资本无国界”。现在华尔街的利益不仅仅是漂亮国资本家的利益,同时也是欧洲资本家的利益!所以欧洲各国政客和舆论站在那一边就很清楚了。俾斯麦、丘吉尔、戴高乐时代的欧洲资本利益还从属于本国利益,现在却是“资本无国界”。至于本国利益、人民群众利益,这些和政客们何干呢?他们只为自己的利益服务!

时代不同了,不要再拿古典的国家政治学生来套现在的欧洲,不适合了。欧洲,注定了将继续没落。祖传的手艺也不剩多少了。比如至关重要的汽车行业必将被中、美的电动汽车摧毁;军工行业因为研发不足,还能吃几年红利?

你说欧洲“有识之士”们能不急吗?急有用吗?没落的、散装欧洲不依靠自己的努力,妄图靠打压、制裁进步来保住自己位置,这注定了最后的结局。

法国军人运动员称在军运会期间就已经感染新冠病毒,为什么消息会被封锁到五月才公布

世界军人运动会于2019年夏天在中国武汉举办的,军运会结束后疫情恰好就在武汉爆发,实在是太巧合了,疫情爆发后西方国家有的不在乎,有的急忙甩锅,有的边不在乎,边甩锅,仿佛早就知道疫情就要爆发一般,疫情初期和中期各国都在忙着应对疫情,很多消息也就被疫情数据淹没了。随着全球抗疫工作进入关键期,各国开始追溯疫情的源头,很多消息也就相应被爆料出来,病毒起源于何处的真相也渐渐浮出水面。

法国运动员接受采访的报道截图

根据法国媒体报道法国军人运动员艾洛蒂·克劳威尔曾在3月25日接受卢瓦尔市电视台采访时称,在2019年10月底,法国参赛代表团中包括她自己在内的多名军人运动员都感染了新冠病毒。原本这则消息在3月份就应该被大家知晓,甚至会直接免除索赔事件的发生,可是为什么没有被法国媒体报道呢?原因只有一个,法国军方或者法国政府对媒体进行了施压,为了不让回法国的军人运动员“乱讲话“,法国军方明令禁止,不允许任何一个军人运动员向外界媒体传递有关新冠肺炎的信息,法国军方到底隐瞒什么?

法国军方害怕祸从口出,因为一旦运动员称在军运会期间就感染了新冠肺炎,美国肯定就拖不了干系,因为美国有五名军人运动员在运动会期间,表现有新冠肺炎的临床症状,回国后有关五名美国军人运动员的消息就被封锁了,如果法国爆料军人运动员在运动会期间感染新冠病毒,那么很容易就会被联想为是由美国军人传给法国军人运动员的。

如果消息传出,美国会深陷舆论,美国与法国的关系一定会恶化,法国是不敢尝试的。所以,在疫情前期,为了维持与美国的关系,法国还是一直向着美国的,为此还受美国的误导加入了索赔大军。但是,现在不同了,疫情太严重了,欧洲完全沦陷,不能再隐瞒真相,否则就是去全人类为敌。于是,法国借着世卫组织宣布疫情来自自然而并非来自实验室的契机将消息公布了出来,并退出索赔事件。

法国总统
马克龙

最近,法国新冠病毒的研究所称“法国的新冠病毒来源仍需调查,但肯定不是来自意大利和中国“。其实这句话有两层意思,明面上法国说基本可以肯定病毒不是来自哪里,但不能确定病毒来自哪里,深层的意思就是说法国已经知道病毒来自哪里,但是法国不敢讲,只能先帮正在遭受污名化的国家洗清嫌疑,至于真相是啥,只能从法国给出的信息中去猜测。

随着消息从法国流出,病毒来源的真相也越来越接近。前不久,法国巴黎医院的重症监护室负责人伊夫·科昂在接受电视采访时曾对首例新冠肺炎在法国发现的时间提出了质疑,他表示通过对去年12月份曾经被诊断为普通肺炎的患者核酸样本进行检验,他们从中发现了新冠病毒,也就是说法国在去年12月末就已经存在新冠病毒,比法国1月份公布的首例新冠肺炎出现的时间还早一个月。

科昂称12月份法国就已经存在新冠病毒

以上种种迹象表明,病毒很早就传入了法国,与国内几乎同步,甚至比国内发现的还要早,很显然病毒自己不可能飞到法国,至于从哪里传过去的,恐怕就要问一问美国那五位军人运动员了,然而他们也早已经被美国军方保护了起来,所以病毒到底来自哪里,各位心中应该已经有了答案,但不必说出来,毕竟也只是猜测,毕竟没谁知道德特里克堡泄露的到底是什么病毒,也没有谁知道美国大流感中到底有多少新冠肺炎患者。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