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和景明 难忘硝烟(文图周树新(柳柳) 编浪子)_扬中_丹阳_红色

风和景明 难忘硝烟

——南湖农场红色记忆馆见闻

周树新(柳柳)(江苏)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21日上午,我随扬中市作家协会采风,来到将红色游与乡村游完美融合的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景点—普丰村南湖农场。

育婴洲碑记国耻家仇

这里曾是扬中革命斗争的圣地,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有许多令人难忘的历史故事。阅过“红色长廊”,走进“金光大道”,踏入“初心园”,观看“红色江洲”,忆起“峥嵘岁月”,看过“紫石英号大事展”,我踱步进入了“红色记忆馆”,穿过“时光隧道”,映入眼帘的是展馆东面墙上一张泛黄的“中国国耻地图”。这张地图上详细标注了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与外国列强签署的各种不平等条约划出的土地,并注明了时间、条款名称,再低头观看玻璃展柜中“育婴洲碑—重整洲规泐(勒)石永垂”的文字记载:“英夷入境,田畴蹂躏”。听市博物馆陆尊老师的讲解,令我大吃一惊,1840年鸦片战争两年后的6月,英国军队竟然窜入扬中育婴洲进行骚扰,田畴遭到蹂躏。我虽生于、长于扬中,也听过、看过不少关于扬中历史的故事、资料,却全然不知英国人曾侵略过我们这座江中小岛。

展开全文

施光前与敌人周旋封头坝

来到施光前展柜前,陆老师为我们讲述了“封头坝遭遇战”的故事。1945年12月国民党以为扬中的新四军已经全部撤走,放松了警戒。15日凌晨3时左右,施光前和吴冀率领40余人身背几十斤重的枪支弹药和背包给养,重返扬中,到达了封头坝(现南湖农场西南角),宿营在秦峰家。5时左右,敌人搜索部队与我部带班查岗到公路桥上的机枪班长张茂和相遇,敌军首先开枪,打伤了张茂和的一只眼睛,随后,一股敌人冲上桥,向施光前等人驻地扑来。排长朱奎生端着机枪将敌人从木桥上压了下去。不一会儿,敌人的后援部队赶来,施光前意识到如若恋战,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于是,带领战友们边打边退,中午时分全部成功脱险。76年前,这场短兵相击的战斗,打灭了敌人的威风。

小步枪击落日本飞机

我们刚走到“扬中上空步枪打飞机纪事”的展区,一位操着外地口音的中年男士疑惑地问陆老师:“步枪真能将飞机打落吗?”“这是事实。1939年8月10日,一架日本侦察机在老郎街上空,飞得很低很慢。当时我军部队隐蔽在竹园里,为保密,上级规定哨兵不允许随便开枪。可是两位哨兵李道南和陈秋生,看到日军欺人太甚,憋着一肚子火,举起枪对着螺旋桨‘叭!叭!’两声,将敌机打得歪歪斜斜,朝西北方向逃去,最终坠落在昔日的丰裕江边,前去收拾飞机的战士还击毙了两名日军飞行员。这一英雄事迹曾刊登在当年的《新华日报》上。”陆老师一边讲说,一边用手指着沙盘告诉大家步枪射击的地点,飞机坠毁的方位,满脸自豪。

李培根十条枪闹革命

在一块残破的石碑前,陆老师给我们讲解了李培根烈士十条枪拉起抗日队伍的故事。1937年民国扬中县长洪康燮派李培根、左光华等去江都学习军事和文化,回扬后,李培根担任扬中县第五区中心名校教员,他将训练壮丁和甲长等用的10条枪藏匿起来,拒绝上交给伪政府,靠着这些枪组织抗日队伍,走上了革命之路。

第二十四号船勇渡江

“第二十四号船”的故事更是惊心动魄,感人至深,平民英雄让人可亲可敬。1949年4月21日傍晚,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的命令一下,“我送亲人过大江”,无数船工挺身而出、舍身忘死,成队的船起航向南开去。第二十四号船,因为改换方向,船身一歪,尾杆断了。英雄的船工和战士们合力划起双桨,没有了帆,船顺着水流朝东南飘去,此时,敌人的照明弹突然亮起,南岸三个碉堡的机枪不断对着二十四号船疯狂射击,在离岸还有三四百公尺时,一个炮弹落在了船的后舱,随后又一枚炮弹打中了前舱,船不能再行驶,战士们在排长王金文的指挥下迅速跳下水,游着水藏在船后,推船前行,勇敢地登上了对岸。

在这100多平方米的红色记忆馆内,我见到了陈列于展柜中、出生在普济村翁家塘的镇江市抗日民主政府首任市长王龙烈士的诸多遗物和珍贵照片,以及祖籍普济村的马伟明院士赠送给家乡“海口号”驱逐舰模型等。我们爱党爱国爱家乡,学党史、国史,亦要了解家乡的革命斗争史,红色的记忆不能忘,红色的精神、红色的基因、光荣的传统要代代传。

2021年3月26日

作者风采:

作者简介:

周树新,柳柳,江苏省镇江扬中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务员,一个曾经受过恶疾折磨,却没有一蹶不振,勇敢地战胜了病魔,迎来新生的女子,一个喜欢在文字里游走,用笔倾诉悲喜的女子,一个永远保持童心喜欢去挑战新东西的女子,一个笑迎生活,把平淡的每一天串成色彩缤纷好日子的女子。

本期主播、编辑简介:

李淑华,笔名书中浪子,女,1966年出生,中学英语高级教师,镇江市作家协会、丹阳市作家协会、丹阳市诗词楹联协会会员,镇江市委统战部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丹阳市委统战部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会员,丹阳市乒乓球协会、练湖乒乓球俱乐部会员,丹阳慈善总会义工、丹阳护生小居、丹阳凤凰慈善、丹阳如意慈善会员,曾在《青年诗林》《镇江师专》《丹阳日报》《镇江日报》《京江晚报》《英语周报》《中学生英语》《英语之友》《扬子晚报》《作家天地》《当代作家》等报刊杂志,在《同步悦读》《作家平台》《一线作家》《人民杂志》《新长江文学》《艺术荟萃》《女人花文学》等微刊及大小网站论坛发表或获奖的论文、诗歌、散文、小说、评论等1500篇。《中外文艺》《当代文摘》《最美作家》特邀专栏作家,《浪花文艺》创始人、总编、主播。2020年8月出版散文集《浪花飞歌》。

摄影欣赏:

辛丑梅香来 郭振东

作者风采:

郭振东艺术简介

郭振东(随光逐影),男,笔名:远山。江苏丹阳人,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美国摄影学会会员,全国公安文联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家协会理事,丹阳市摄影家协会顾问,中国艺术摄影网签约高级摄影师。

数百幅作品在国际国内摄影大赛中获奖入展。2012年举办《“随光逐影 风韵无限”郭振东艺术摄影作品展》,出版《郭振东艺术摄影作品集》。多次获得地方政府文学艺术成就奖。

2019年7月在中囯文联摄影艺术中心主办的《2019“大美祖国”全国摄影作品征集活动》中荣获“优秀评委奖”。

中文:红色的记忆不能忘,红色的精神、红色的基因、光荣的传统要代代传。

英文:Red memory can not be forgotten, red spirit, red gene and glorious tradition should be passed o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日文:赤い記憶は忘れてはいけません。赤い精神、赤い遺伝子、栄光の伝統は代々伝えられます。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