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米!阜阳,升!升!升!_水厂_阜阳_供水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阜阳 米! 2.65 水厂 阜阳 供水

好消息!好消息!

阜阳“政能量”记者

从市水利局了解到

去年

阜城地下水位均值

较上年同期 抬升2.65米

实现地下水位

连续两年“止降回升”

取得历史性突破

阜阳属于缺水型城市——人均水资源量 432立方米,约为全省的 1/3、全国的 1/5,属于国际公认的极度缺水标准。

由于历史原因,上世纪末,我市地表水因受到污染无法作为饮用水源,导致生活用水过度依赖地下水。

地下水长期超量开采,造成部分地区地下水水位下降、地面沉降等地质环境问题。

面对地下水超采形成的问题

我市围绕“换水”

做起了文章

改变供水模式是关键。为此,市水利局持续开展自备井封闭工作,阜城实施以地表水为主的供水模式。2005年以来,开展了多轮地下水封井工作, 共封闭自备井600多眼。

展开全文

封井现场

“目前,我市地下水超采治理成效明显。”市水利局水政监督科副科长刘恋介绍,2021年,封闭42眼超采区内深层自备井;2022年,封闭中储粮阜阳直属库、中储棉阜阳直属库、市民用航空中心、阜阳师范大学清河校区和西湖校区等单位和企业自备井58眼,封存公共供水取水井18眼。

自备井减少了

地下水取水项目审批日趋严格

市民吃水用水问题怎么办?

加快地下水压采置换

为保障生活和企事业等正常用水,我市加快地下水压采置换。根据《阜阳市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方案》《阜阳市地下水压采置换方案》,本着“水到井封”的原则,正在按计划、分步骤实施。

同时

我市积极推进替代水源建设,陆续建成地表水厂 5座,在二水厂日供水能力 10万吨基础上,新增地表水源日供水能力 35万吨。2021年,三水厂投用,进一步提升了供水能力。

另一方面

我市各部门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不断提升中水回用能力。

一系列举措取得巨大成效

2021年,阜城地下水位开始 “止降回升”; 2022年,阜城水位均值较上年同期抬升 2.65米,界首市深层地下水水位埋深同比抬升 1.03米,其余各县保持稳定。

为彻底破解

我市对地下水资源的依赖

目前

我市正在积极推进引江济淮和

临淮岗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的

规划建设利用

阜阳市四水厂工程,是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江水北送段阜阳市供水项目,将建设一座 日处理能力60万吨的净水厂。目前主体结构施工已完成 65%,有望于年底通水试运行。

阜阳四水厂建设项目现场。 (资料图)

建成后,供水能力能够满足 未来10年, 甚至更长期的城市发展对居民饮用水的需求。

“‘十四五’期间,我市将依托引江济淮等工程,加快城乡供水以地表水源替换地下水源。”市水利局局长曹涛介绍,在工程任务方面,主要建设取水工程、地表水厂、管网配套等工程。其中,规划布局地表水厂 15处,铺设输配水主干管网 2680千米,改造提升农村供水工程 188处,建设省、市、县一体化的供水管理信息系统。

具体为:新建淮河取水口 1处,取水规模为 20万吨/天,输水管线长度 57千米;新建地表水厂 1处(阜南县农村供水中心水厂),扩建地表水厂 1处(阜南县蒙洼中心水厂扩建工程),铺设 2处地表水厂配水管网,长度 394千米。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改善饮水安全问题及地下水位下降带来的生态问题。

引江济淮(安徽段)江水北送阜阳城市供水工程插花泵站。(资料图)

预计到 2025年年底前

我市将全部完成

供水地下水源替换和

城乡供水一体化

其中

阜城和 颍上、 阜南

有望 2023年年底前实现

届时

让“透支”的地下水

“休养生息”

将成为现实

出品|阜阳“政能量”工作室

文字|记者 方松高 通讯员 徐潮

图片 |徐潮 部分为资料图

编辑|吕艳萍

统筹|张凯培 唐中国

监制|余英国 王珊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