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不再,流量明星们要凉了?_流量_鲜肉_豆瓣

今年,鹿晗在电影《上海堡垒》上遭遇了事业滑铁卢,所有该挨的不该挨的骂他都挨了。

流量明星们拍一部爆一部,似乎不需要什么太好的本子,也不需要太出色的演技,只要你演,就有人买单。

努力,好看,有灵气。只要有某个点能戳到粉丝,有人喜欢有人追,谁管你本行是不是干得好。

同年吴亦凡也凭借豆瓣评分4.1的《致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也拿到了3.35亿票房,豆瓣评分3.8的《爵迹》拿到了3.81亿的票房。

展开全文

人们开始去关注实力派,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呼吁关注有演技、有实力的人。也是这一年,流量明星们也开始寻求转型。

也有人依旧在走老路子,同年,吴亦凡《欧洲攻略》上映,豆瓣评分3.6,票房1.52亿。

今年初,鹿晗用《上海堡垒》以1.2亿票房彻底宣告流量经济破灭,实力派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

到底是什么让曾经辉煌的流量小鲜肉难以维持曾经的光芒呢?

今天有资本方想捧你,你就火了,明天资方想捧另外一个人,那他一样能火。当年by2不就是因为遭到雪藏而消失在人们面前,直到合约结束,才得以再次现身。

在这一点上,流量明星也是某种程度上的受害者,他们年纪轻轻就被泡沫一般的繁华迷住了眼睛。靠脸吃的年轻饭,总有老了吃不了的一天。当这一天来临,得利者可不会给你规划脚下的路。

其二,粉丝经济存在弊端。粉丝经济指架构在粉丝和被关注者关系之上的经营性创收行为。

粉丝经济依托的就是粉丝的黏度和关注度,他的一个弊端是具有弱关系性。也就是说粉丝与偶像之间的关系并不牢靠,一旦粉丝开始不买账,偶像的带货能力会受到直接影响。对于资本来说,只会在于自身有利时选择粉丝经济,一旦粉丝经济崩溃,资本会迅速抽离。

有些人一直在,而有些人,已经从前几名跌出前十,仅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

其三,价值的不对等性。等价交换是初中就学到的名词。但在流量经济下却打破了等价交换的原则,或者说在流量产生的初期,依靠流量艺人的稀缺性,形成了一个垄断。

那时顶级流量的片酬从一亿多到几千万不等。直到国家开始限制天价片酬,这种局势才被打破,但如今的艺人片酬仍有几千万之多。流量明星所产出的价值,或者说影片的质量都难以与他的“身价”画等号。

据统计,吴亦凡拍过的电视剧、电影豆瓣平均得分约为5.36,鹿晗电视剧电影豆瓣平均得分约为4.66,李易峰电视剧、电影豆瓣平均得分约5.03,杨洋电视剧电影豆瓣平均得分约为5.68,张艺兴电视剧电影豆瓣平均得分约为5.4,黄子韬电视剧电影豆瓣平均得分约为4.9。

不对等的价值交换,当所谓的“垄断”优势被打破,就难以继续。

“江山代有才人出”,鲜肉的垄断不可能一直存在。大批鲜肉开始进入娱乐圈时,这一切即会出现崩溃之状,此时价值也就趋于等值。

要么,足够优秀,要么,难以出头。

其四,前辈不认可,观众不买单。前辈对鲜肉不敬业、耍大牌等行为一直看不惯。

李雪健老师曾在采访中回忆和小鲜肉拍戏时,小鲜肉自己不来,只派替身来,台词也不记,就直接说“一二三四五六七”,更是直骂道“可耻”。

成龙大哥也在采访中说:“打的动作都(被替身)拍完了,你来只是喘喘气‘我好累啊!’”直言“看你几时完!”

宋丹丹说,有些人鲜肉明星,为了显自己腕儿大,一定会掐算着让自己后进组。

濮存晰则讽刺过:“别批评人家孩子,人家孩子玩儿呢!”

观众也对流量明星因资本而拥有更好的资源,却难以产出更优秀的作品而一直颇有怨言。

那些年被压在流量之下的实力派是委屈的,那些年一直没想到转型的流量是可悲的。他们被巨大的流量冲昏头脑,根本不知道怎样才是对的,也没人告诉他们这样做不对。

依靠资方、依靠粉丝,终究没有依靠自己来的可靠。时代不停发展,不会等被落下的人。在流量还没有耗尽之前抓紧转型,提升实力才是唯一的出路。

流量从不是一种错,错的是德不配位。我们乐意看到一个拥有实力的人,有更多人喜欢,拥有更大的流量。

我们也乐意看到,被时代托上高位,拥有大流量的人,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以身作则,给人们带来更多更优秀的作品。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