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夷陵之战期间,如果曹丕听从刘晔的建议联蜀攻吴,刘备如何应对结局会如何
- 三国中的刘晔是一个怎样的人如何评价他
- 刘晔在曹魏为何得不到重用
- 为什么说三国时的刘晔是比肩郭嘉和司马懿的奇才
- 三国谋士刘晔能力如何
夷陵之战期间,如果曹丕听从刘晔的建议联蜀攻吴,刘备如何应对结局会如何
夷陵之战期间,魏国朝堂之上曾经有过一番关于魏国如何应对的争论,当时魏国的意见主要分成三派:
一派以司空王朗为首,主张坐山观虎斗;
王朗的意见很明确,理由也很充分:让蜀、吴两国斗个你死我活,魏国再出手干预。当初曹操在世时,刘备与孙权在湘水对峙,双方剑拔弩张,差一点就打起来,结果曹操因为抢先一步去征服汉中张鲁,刘备与孙权马上就罢兵议和,如果现在魏国干涉,很可能蜀、吴两国打不起来。
一派以侍中刘晔为首,主张联合蜀国攻打吴国;
刘晔的意见也很明确,理由也很充分:刘备因为荆州丢了,关羽被杀,刘备攻打东吴的念头非常强烈,要不是顾及魏国,刘备早就动手了,就算是魏国动手,恐怕刘备都不会罢兵,而吴国攻打蜀汉的意愿不强,孙权的意思最多也就是保护江东,不会主动攻击蜀汉,联吴攻蜀不现实。
另外关于魏国的军事部署,都是以东吴为防范重心,重兵主要在与吴国交界的合肥及荆州、襄阳一线,与蜀汉交界的关中地区,魏国军事力量不强,而且蜀道难行,路途遥远,运输困难,攻打蜀汉不现实,需要大规模调动部队到与蜀汉交界的前线,而且孙权攻蜀的意愿不强,弄不好白忙一场。
一派以魏文帝曹丕为首,主张联合吴国攻打蜀国。
曹丕的意见也很明确,理由也很充分:孙权现在向大魏称臣,大魏却联合蜀汉攻打东吴,那岂不是寒了天下诸侯的心,那还有谁来投靠大魏,曹丕主要是从政治角度来考虑问题的,似乎也有道理。
经过充分讨论,最后曹丕放弃了联吴攻蜀的计划,原因是蜀汉太难打,需要大规模调兵,而且蜀地路途遥远,运输困难,又担心魏国一旦出兵,刘备就不会发动战争,而退回益州,曹丕放弃了联吴攻蜀的计划,但是却选择了坐山观虎斗,魏国先不动,让蜀、吴两国先动手,最后由魏国坐收渔翁之利。
个人觉得刘晔的建议非常有道理,符合当时的现实情况。联蜀攻吴,对于蜀、魏两国来说,有着共同的利益,对于曹魏来说,三国三国,如果能灭亡一国,剩下两国对峙的话,那么魏国必定统一天下,对于蜀汉来说,如果能够更大把握的拿下荆州的地盘,那么实力也会增强,唯一不利的因素就是唇亡齿寒,刘备如何能够避免这一点,那么就有合作的基础。
这里做一个假设,如果曹丕选择了刘晔的联蜀攻吴计划,结局会如何呢?
首先是刘备如何应对?
从刘备的角度来看,肯定是会答应曹丕的建议。因为这样对蜀汉是有好处的,夷陵之战是刘备发动,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夺回荆州,刘备对于荆州是势在必得,如果能消除曹魏对于此事的干扰,那么对刘备来说,无疑是利益最大化。
刘备可以请曹魏出兵合肥,但是在荆州前线,曹魏不得发出一兵一卒,由蜀汉攻打荆州,双方约定,瓜分东吴,荆州、并州归刘备,扬州及江东归曹丕,双方以江夏为界,江夏以西(除襄樊外)归蜀汉,江夏以东归曹魏。
刘备的应对措施,还包括,在蜀汉拿下荆州后,暗中支持孙权,想办法让曹魏无法吃下孙权,那样的话,就不会唇亡齿寒了,同时也扼制了曹魏一统天下的局势。
因为蜀汉与曹魏缺乏合作基础,彼此之间会有些不信任,但如果双方真的合作了,事情发展的局势应该就是这样:
刘备发兵攻打荆州,然后曹魏也乘机发兵攻打东吴的合肥及淮南地区,孙权无法两线作战,只能选择放弃一边,但合肥及淮南是孙权的根本,是不可能放弃,就只能放弃荆州了,东吴在荆州战场一触即溃,刘备顺利占领荆州,然后孙权又在暗中与刘备联合,在孙权的西线罢兵,孙权全力在北线抵抗曹魏,但由于有个时间差,被曹魏占去所有长江以北的地盘,孙权全线退至长江以南,孙权实力严重受损,无力再战,同时向曹魏和蜀汉求和,由于各方目的都已达到,再打下去也占不到便宜,三国先后罢兵休战。
最终的结局就是东吴元气大伤,曹魏在东线合肥、淮南一带获取战争主动权,蜀汉夺回荆州,大致维持在关羽失荆州之前的地盘,比这个略大,曹魏和蜀汉都获取了利益,而东吴的利益却严重受损,然后还是暂时三国鼎立,至于后面如何发展,且听下回分解。
三国中的刘晔是一个怎样的人如何评价他
刘晔皇族后裔,是汉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年少知名,人称有佐世之才。
其人是曹氏三代重臣,战略家,顶级谋臣,官拜太中大夫。但终因他为汉室宗亲之背景也影响到了曹家三代对他的信赖,所以他也始终未进入曹魏集团的核心圈。《三国志》评价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他料事如神,屡献奇计。是料敌于前,长于计略的难得人才。其对势、事、人的判断、把握精准,看问题目光长远、敏锐准确,体现出非凡的预判能力。但在曹操时期,谋臣策士众多,他的许多计谋和正确主张没有被采纳,他自己也感到失落与无奈 。 尤其到了 晚年,他揣摩上意,逢迎曹丕,看曹叡的眼色进言、行事 ,圆滑中透着虚伪,阿谀逢迎中藏着奸诈。命运多舛的预言家,虽然眼光锐利,能够预判天下大势的起伏变化,却左右不了自身的宦海沉浮和其凄惨的结局!
刘晔在曹魏为何得不到重用
刘晔,是个军工技朮人员,曾发明抛石车用于攻城克敌。在政治上他想抬高自已,大概本钱不足吧。那个时代,有才也得有势,仅凭一张嘴,只能平安渡春秋。
这个曹老板也是,信任是靠投入的本钱而定的,刘晔一个酸儒,后台不硬,几乎是拿工资不奖赏的角色。嗯唵,哼。
为什么说三国时的刘晔是比肩郭嘉和司马懿的奇才
史评刘晔、郭嘉等“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虽清治德业,殊于荀攸,而筹画所料,是其伦也。”(《三国志卷十四•魏书十四•程郭董刘蒋刘传》以下简称《三国志》)
刘晔足智多谋,才华出众,善于应变。在曹魏集团猛将如云,谋士如雨的群星中,依然是一颗耀眼的明星。但是与郭嘉、司马懿如雷贯耳的名声相比,那是相去甚远!
一、“刘晔字子扬,淮南成德人,汉光武子阜陵王延后也。”
“汝南许劭…称晔有佐世之才。”《三国志》
刘晔皇族后裔,是汉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
初仕庐江太守刘勋,后随刘勋投奔曹操,成为曹操手下举足轻重的谋士。
刘晔是曹魏集团著名战略家,顶级谋臣之一。是曹魏三朝元老,曹氏三代重臣。官至太中大夫、大鸿胪,封爵东亭侯。青龙二年(234年)去世,谥曰景侯。
二、刘晔神机妙算,屡献奇计,是料敌于前,长于计略的难得人才。其对势、事、人的判断、把握精准,看问题目光长远、敏锐准确,体现出非凡的预判能力。
(1)“太祖至寿春,时庐江界有山贼陈策,众数万人,临险而守。先时遣偏将致诛,莫能禽克。太祖问群下,可伐与否?”《三国志》部下说:“那里山势险要,山谷窄深,易守难攻。”刘晔力排众议:“陈策贼,趁动乱而赴险地,依险地而成豪梁。所以敢于凭险拒守。明公仁德已布天下,应该以赏招降,再以大军威逼,诏令宣告之日,陈策军营就会大门四开而贼兵自溃。”太祖笑曰:’卿言近之!’遂遣猛将在前,大军在后,至则克策 ,如晔所度。太祖还,辟晔为司空仓曹掾。”《三国志》
(2)建安二十年(215年),“太祖征张鲁,转晔为主簿。”《三国志》
在拿下汉中后,范晔、司马懿力劝曹操顺势南下,攻打还未在益州站稳根基的刘备。
“晔进曰:’明公以步卒五千,将诛董卓,北破袁绍,南征刘表,九州百郡,十并其八,威震天下,势慑海外。…今破汉中,蜀人震恐,其势自倾。以公之神明,因其倾压之,无不克也。若小缓之,诸葛亮明于治而为相,关羽、张飞勇冠三军而为将,蜀民即定,拒险守要,则不可犯亦。今不取必为后忧’。太祖不从,大军遂还。”《三国志》
面对刘晔、司马懿等人望借胜利之机赢得益州的进言,曹操却做出了一个令大家不解的决定——撤军。这让很多人感到遗憾,并认为这一决定使曹操错失了一统三国的机会。
裴松之《三国志•注》:“(曹操)不用刘晔之计,以失席卷之会,斤石既差,悔无所及”。
曹操见无人明白自己的心意,长叹道:“人苦无足,既得陇,复望蜀耶?”
于是在十二月,曹操令夏侯渊、张郃、郭淮留守汉中,自己率军撤回了邺城。
(3)神预判:孟达、公孙渊反叛
“延康元年,蜀将孟达率众降。达有容止才观,文帝甚器爱之,使达为新城太守,加散骑常侍。晔以为’达有苟得之心,而恃才好术,必不能感恩怀义。新城与吴蜀接连,若有变态,为国生患’。文帝竟不易,后达终于叛败。”《三国志》
“明帝即位,进爵东亭侯,邑三百户…辽东太守公孙渊夺叔父位,擅自立,遣使表状。晔以为公孙氏汉时所用,遂世官相承…不如因其新立,有党有仇,先其不意,以兵临之,开设赏募,可不牢师而定也。后渊竟反。”《三国志》
(4)“黄初元年,以晔为侍中,赐爵关内侯。诏问群臣令料刘备当为关羽出报吴不。众议咸云:’蜀,小国耳,名将唯羽。羽死军破,国内忧惧,无缘复出。’晔独曰:蜀虽狭弱,而备之谋欲以威武自强,势必用众以示其有余。且关羽与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羽死不能为兴军报敌,于终始之分不足。’后备果出兵击吴。”《三国志》
襄樊之战后,曹魏分析蜀吴下一步动向。独刘晔力排众议,正确的预判刘备定要雪耻,将挑起蜀吴之战。
(5)夷陵之战 蜀吴兵戎相见
此刻曹丕称帝一年有余,孙权面对刘备征讨大军议和不成,为全力应对刘备,害怕曹魏背后捅刀子,于是派史向曹丕称臣。
曹魏会议研究对策。司空王朗建议静观其变,不宜速出兵。刘晔则提出了一个极具战略意义的建议:
刘备出兵击吴“吴悉国应之,而遣使称藩。朝臣皆贺,独晔曰:’孙吴以江、汉为天险,无内臣之心久矣。陛下虽功德盖天,但是孙权没有被感化。现因有难而来称臣,让人怀疑。我们可乘机发兵攻克他。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不可不察!’。”《三国志》
刘晔建议趁着东吴将重兵集结于夷陵一线的时机,渡江攻击其后方,东吴外有蜀军的进攻,内有曹魏的袭击,快则十天,慢则一个月必然灭亡。
但曹丕却否定了此良策。大好时机稍纵即逝。谁能料到名不见经传的陆逊与久经沙场的刘备对阵,其结局竟令人大跌眼镜:没想到刘备败的这么快,输的这么惨;陆逊撤兵又这么迅速。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曹丕严重误判了吴蜀对决之形势,白白浪费了千载难逢一统三国的绝佳机会。
结语:刘晔筹谋画策料事如神,屡献奇计,对天下形势的发展往往一语中的。其犀利的洞察力,敏锐准确的预判力,无疑能与司马懿、郭嘉相匹敌而不分伯仲乃至更胜一筹;但是在历史定位,知名度,影响力等方面绝不可相提并论,同日而语。司马懿、郭嘉鼎鼎大名如雷贯耳,特别是与“有雄豪志”之政治家、军事谋略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曹魏四朝元老,佐命三朝,两代托孤重臣的司马懿相比,两者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上!
然终因刘晔为汉室宗亲之背景也影响到了曹氏三代对刘晔的信赖,所以他也始终未进入曹魏集团的核心圈。
在曹魏前期,因谋臣策士众多,刘晔的许多计谋和正确主张未被采纳,他自己也倍感失落与无奈 。
反之素有“鬼才”之称的郭嘉在其短暂一生,除了关于滞留、杀掉刘备之计未被曹操采纳之外,几乎到了曹操言听计从的地步。从曹操口中尽是对郭嘉的誉美之词。
两厢对比,刘晔颇受冷落。尤其到了后期,他揣摩上意,逢迎曹丕,看曹叡的眼色进言行事 ,圆滑中透着虚伪,阿谀逢迎中藏着狡诈。
有人对刘晔巧言奉迎甚为厌恶,于是向明帝诋毁刘晔,曹叡后来亦愈加疏远他,刘晔因此而发狂。
命运多舛的预言家,虽然才思敏捷,眼光锐利,能预判风云莫测之天下大势,却左右不了自身的宦海沉浮和其凄惨的人生结局。
嗟乎,读三国掉泪又替古人担忧一把。
三国谋士刘晔能力如何
刘晔,字子扬,淮南成德(今安徽寿县东南)人,曹操手下举足轻重的谋士,历仕数朝,是曹魏的三朝元老。
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刘晔升任侍中,赐爵关内侯。
太和元年(公元227年),魏明帝曹睿继位,进封刘晔东亭侯,食邑三百户。
太和六年(公元232年)因病改任太中大夫,不久出任大鸿胪。两年后再任太中大夫,及后死去。谥景侯。
刘晔的长处在于情报方面。对于敌情和局势的分析有过人之处。在关键时刻,刘晔凭借他敏锐的情报触觉和极强的分析能力,总能提出正确的意见。
刘晔除了一般的情报分析能力之外,还精于知人,对于敌人心理的把握刘晔更是有其独到之处。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