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新西兰:为何超七成受访者对消费有关的法律有信心?_新西兰_销售商_消费者

“顾客至上”是商家常用的口号,如果法律的保护能够涵盖商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消费者在购物时刻的幸福感才会大大增加。

我经历和观察到的那些

“无理由退货”

曾经有一年我买了一个直径5米左右的游泳池,那种组装起来放在地面上的游泳池,大概3000人民币左右。用了一个夏天后发现有一个支撑柱有些变形,这让我感觉很不安全,这样的游泳池总要用上几年才对,于是打电话与销售商沟通,销售商二话没说,直接全款退货。换我是商家,总要询问一下在组装和使用过程中是不是符合要求,也许是商家人力不足,没有精力详细调查,不过自那以后,我非常喜欢在那个超市购物,并且怀着一种信赖的心态,忽然意识到这也许正是商家的策略。

在新西兰,大型的综合超市都有面积很大的信息和服务中心,主要用于接受顾客的退货,经常看到一些人拿着东西在那排队,拿什么的都有,枕头、小家电、家具……这真的是无理由退货,退货的理由多是商品没有与顾客预期的要求一致,无论有没有打开包装,都可以顺利退货。

依据新西兰的《消费者保障法》,无论商品使用多长时间,如果出现问题,首先联系销售商。有时候这种看似合理的无限期售后也还是会让人产生困扰的。

前阵子我家用了7年的冰箱不制冷了,销售商立刻安排人员上门检测,确定是氟利昂泄漏。我以为重新填充就可以解决,事实上没那么简单,如果选择填充氟利昂,冰箱需要运回工厂,运费相当于冰箱价格的一半,再完成修理和填充,总耗费的价格不低于一个新冰箱的价格。看着外观崭新的冰箱,着实感觉到这是极大的浪费。至今它还在车库的角落里,等待一年一度的政府免费大型垃圾的回收。

那些因打虚假促销广告而

被重罚的新西兰品牌

顾客经常会因为打折、促销信息购买商品,但一旦人们发现产品始终在打折,并没有因截止日期而停止,不免心生不悦。根据新西兰《公平交易法》,虚假促销广告是违法的。新西兰最大的自行车零售商曾因此收到依照该法做出的最高一宗罚款——80万纽币。此零售商使用了带有误导性的广告宣传,如“清仓”“半价”,事实上销售价格为原价,商业委员会收到多起投诉后进行了深入调查,罚单旨在告诉销售商:不要愚弄消费者!

在实体店购物时,销售人员常会热情地介绍产品性能,虽然都是口头行为,但这些都具有法律效力,当顾客使用产品的过程中发现并没有达到预期要求,这同样视为虚假信息,也会遭到惩罚。

新西兰一家知名电器零售商曾因此类虚假信息误导消费者受到重罚,包括对一些有缺陷的产品,商家告知消费者需要直接向生产商寻求解决方案,这违反了新西兰《消费者保障法》规定的零售商有义务解决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另外,一名顾客打算买一台可以玩游戏的笔记本电脑,但拿到的电脑并不能达到要求,零售商首先顺利更换了另一台电脑,但依然不能达到客户的要求,当再次要求更换时遭到拒绝,这同样属于误导销售的行为,也是被重罚的原因之一。

当地鸡蛋猛涨价

竟是因为一条新“禁令”

新西兰商业委员会负责执行《公平交易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监督销售商和生产商,比如最近新西兰鸡蛋价格大涨,价格是1年前的2倍多,至今没有降价的趋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新西兰政府宣布于2022年底实施“笼养母鸡禁令”。新规源于动物福利组织的倡导,声称要为母鸡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这对于养鸡农户来说无疑是个重磅炸弹,改造鸡舍、更新设备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周期,作为销售商的各大超市也为鸡蛋货架的时常空缺感到无奈。虽然目前鸡蛋贵得离谱,不过想想母鸡们拥有快乐的一生也算是值了。

市场行为的正常运行需要法律和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新西兰消费者管理局曾采访了大约一万名消费者,73%的受访者对消费相关法律很有信心,这些人更容易在遇到有问题的商品时成功地得到退款或更换。对于不了解法律的人更可能接受到不公正待遇,因此,熟悉法律是对自身消费权益最好的保护,让我们知己知彼,愉快消费吧。

文/袁玮(现居新西兰)

编辑/韩世容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