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真的斩过白蛇吗他为什么要斩白蛇?流传刘邦是赤帝之子下凡,曾经斩杀白蛇,你怎么看_刘邦_白帝_白蛇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赤帝之子 刘邦 白帝 白蛇

本文目录

  • 刘邦真的斩过白蛇吗他为什么要斩白蛇
  • 流传刘邦是赤帝之子下凡,曾经斩杀白蛇,你怎么看
  • 汉朝属于水德还是土德又怎么解释“赤帝之子斩杀白帝之子”
  • 为何古代起义的皇帝都要给自己找个神化的出身背景
  • 《资治通鉴》中为何记载刘邦拔剑斩蛇,赤帝子杀白帝子,赤帝和白帝是谁

刘邦真的斩过白蛇吗他为什么要斩白蛇

芒砀山斩白蛇起义的故事,《史记》里早有记载。

话说身为泗水亭长的刘邦,在一次送囚犯去骊山做苦工的途中,工期将近而无法按时送达,刘邦强行催着走,囚犯苦不堪言,陆续偷亡,但大部分也被刘邦用绳子绑着捉了回来。

刘邦心理发愁,按照秦律,囚犯逃亡,依时交不满人的话,那押解人也要很大的负责任,来到丰邑这个地方时,刘邦看着像畜生一样被绑着的囚徒们,心理很不是滋味,联想到秦朝暴政,百姓民不聊生,刘邦也不想再做这刽子手,宁愿舍官不做,归隐算了。

于是刘邦趁着酒劲,在晚上偷偷把囚徒的绳子解开,让他们各自逃命去,囚徒们十分感激刘邦的大义,除了走了的之外,剩下的还有十来个囚徒,愿意追随着刘邦一起逃亡。

一行人狐潜鼠伏,夜里抄小路通过沼泽地,突然前面的探子来报,说路中间横亘着一条大蛇,还是照原路回去,再找路走,可刘邦此时已有了几分醉意,拔出宝剑就将大蛇一刀两断,众人继续往前走,找了个地方休息。

而在斩蛇之处,有人看到一个老妇人在夜里啼哭,问她怎么了,老妇人说了儿子被杀了,所以哭,那人又问,为什么杀老妇人的儿子,老妇人回答:“我儿子是白帝之子,化成大蛇挡道,被赤帝之子斩杀”,说完就不见了,那人把这事告诉了刘邦,而来投奔者也越来越多了。

这故事记录在《史记》中,在唯物主义者眼中,白帝之子化为白蛇,又被赤帝之子刘邦斩杀的事是纯属虚构的,其目的不过是用了运用了鬼神之说,来塑造刘邦“真命天子”的旗号,斩白蛇起义就和“大楚兴、陈胜王”的狐鸣鱼书一样罢了。

可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写了刘邦是赤帝之子,可这赤帝之子在成为皇帝之后,祭祀的却不是赤帝,反而是黑帝,斩蛇的事只字不提,好像完全没了这回事一样。

高祖曰:“吾闻天有五帝,而有四,何也?”莫知其说,于是高祖曰:“吾知之矣,乃待我而具五也”。乃立黑帝祠,命曰北畴。

照我个人理解,排除了白帝、赤帝子这样的神话后,刘邦应该是斩过白蛇的,但那是用来祭旗起义的牺牲,陈胜、吴广、项羽都以秦官吏的人头来祭旗,宣布起兵反秦,可刘邦当时势力较弱,只能选择动物的血来宣布起义。

秦朝发迹于西戎地区,祭祀白帝,五行属金,五行学说在战国时期兴起,到秦末汉初得到了发展,学者们为了证明汉代秦统的正当性,于是硬凹出了一个赤帝子斩白帝子的故事出来,司马迁也不好直接反驳,于是将其记载了下来,就成为了现在著名“斩白蛇起义”的传奇。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流传刘邦是赤帝之子下凡,曾经斩杀白蛇,你怎么看

刘邦在秦朝末年起义反秦,经过三年反秦、四年抗楚,七年而成帝业,刘邦以布衣之身而登基为帝,建立大汉,贵为天子,除了他的能力之外,在古代人看来当然也有天运的成分。

那刘邦真的斩杀白蛇起义,是龙之化身,受命于天吗?

其实可以反过来想,刘邦能以布衣而终称帝位业,贵为九五之尊,所以他还是受命于天的。当然主要的还是他一开始的能力,自己的努力。而做上九五之尊的皇帝后,也会给自己描述成是天命所归的。

而相对于刘邦斩白蛇起义,传的这么神,主要是刘邦为了提高身价,给自己的起义博个好名声,同时古人相信迷信,刘邦通过斩白蛇起义,可以让别人认为刘邦是受命于天的。这是有利于刘邦的地位。

刘邦通过散发白蛇起义,让人们认为刘邦是赤帝之子的化身,这样对刘邦更有影响力,让很多的人追随、归附和信服。

同时古代的起义者,为了名正言顺,为了自己的地位,都会说出自己比别人有不同之处。

比如陈胜吴广的起义还制造一些迷信,项梁项羽为了名正言顺也还拥立楚国宗室,刘邦不仅杀白蛇,而且他身上还有很多痣。李世民、武则天、赵匡胤等皇帝有的在出生时、有的在后来过程中都有神奇的色彩的描述。

所以刘邦斩杀白蛇,其实多数是一种提高身价的手段。

刘邦在起义反秦后,开始由于势力不大,所以也受到很大的挫折,刘邦手下的士兵心里也开始对刘邦也不像起义之初时,刘邦对眼前的这一切看在心里的。

有一次刘邦喝醉酒,然后继续赶路,有人说前面有一条大白射挡住了去路,都不敢过去,刘邦就借着酒劲,拿着剑,然后把白蛇斩杀了,白蛇分成了两段。

刘邦斩白蛇后,又倒地休息,之后却有一个老妇人在路上哭,刘邦问老妇人为何哭泣,老妇人哭着说,有人杀了她的儿子。

刘邦又问老妇人,别人为何杀了她的儿子,老妇人说,昨晚她的儿子化神为白蛇挡在路上,被赤帝之子杀了。

刘邦的手下虽然认为老妇人在胡说八道,但转眼间老妇人就消失的无影无踪,刘邦的手下也开始相信刘邦真的是赤帝之子的化身。

后来秦始皇听说民间有天子之气,刘邦认为秦始皇说的是自己,所以就躲在深山树林中,但刘邦不管在哪,每次吕雉都能找到刘邦。

刘邦非常好奇就问吕雉,吕雉说刘邦所在的地方总会有云气,所以就能找到。刘邦听后非常高兴。刘邦的手下也对刘邦更加得信服,同时也有很多人来依附刘邦。

所以刘邦斩杀白蛇,主要阐述的就是刘邦乃天命若归,提高自己的身价,让更多人来归附。不管真假与否,刘邦能以不衣登基为帝。建立大汉,开创两汉四百余年的基业,也决不是纯粹的偶然的,不仅有他自己过人的能力,多少还是有一点天命吧。

汉朝属于水德还是土德又怎么解释“赤帝之子斩杀白帝之子”

汉朝把火德、水德、土德,都占了个遍。这完全是帝王为了给自己的统治,假借老天爷的名义,为自己正名罢了。不过定调最后是在火德,“红颜祸水”这个词的由来,也是在这个基调上的。

五德始终说的由来:

五德始终说是中国战国时期的阴阳家邹衍所主张的历史观念,是一种历史循环论。“五德”是指五行木、火、土、金、水所代表的五种德性,按《道德经》的解释,“德”是世界万物发展的动力。“终始”指“五德”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运转。以“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思想为基础,邹衍常常以这个学说来为历史变迁、皇朝兴衰作解释。后来,皇朝的最高统治者常常自称“奉天承运皇帝”,当中所谓“承运”就是意味着五德终始说的“德”运。

黄帝是中华法统的开端,邹衍把自黄帝以来的视为正统的朝代与“五德”相配。分别为黄帝(土,配黄色)、夏(木,配青色)、商(金,配白色)、周(火,配红色)。所以不同的朝代他们的服色旗帜也都不同,会以相应的“德属”为尊。

秦始皇兼并六国后采信了五德终始说,认为自己秦代周是水克火,秦朝属水德,因此服色、旗帜尚黑。

汉朝火德说:

刘邦一直以为自己“北畤待我而起”亦获水德之瑞。但汉朝初建时,刘邦手下有一位学识渊博的张苍。张苍是阳武人,少从荀子学习,与李斯、韩非、浮邱伯等是同门,是阴阳家和儒家的代表人物。他确认了汉朝是火德,这事源于刘邦起义时借了斩白蛇打出了:“赤帝子斩白帝子”的旗号,和刘邦起义时的口号相吻合。

不是水克火吗?炎汉怎么灭了水秦?张苍干脆说秦朝国祚太短,而且暴虐无道,根本就不算是正统的王朝。我们汉朝是直接继承了周朝、也就是火德的延续而来,所以汉朝的衣服尚黑,但旗帜易红。可以说,基本是红黑二色的天下。这是汉朝火德的由来。

汉朝土德说:

张苍的火德说到汉文帝时期受到挑战,文帝想改元,到易服色一事弄虚作假败露,此事在文帝的尴尬中不了了之。

一直到汉武帝时期,司马迁等人要求正视历史,承认秦朝的合法地位,那么汉朝就得是“土克水”的土德,变更正朔和服色为黄色才是正统。汉武帝采纳司马迁等人的建议,并令司马迁、壶遂、唐都编定新历法即《太初历》。汉朝为土德是在汉武帝手里定的调调。

再次回到火德说:

西汉末,刘向、刘歆父子二人编了一套五德相生说。在这个体系里,修改了以前朝代的五德属性,改周朝为木德,秦朝依然被否认是个正统朝代。汉朝接续周朝,木生火,那么汉朝就火德了。

王莽篡汉后,为了证明其的合法性,采用了刘向父子的五行相生说。直到汉光武帝刘秀光复汉室之后,正式承认了这种说法,从此确立汉朝正统就为火德。

红颜祸水的由来:

赵飞燕和赵合德进宫时,由于太过美貌,汉成帝刘骜身边一位“资深老宫妇”就曾深叹这姐妹二人的容颜,劝告汉成帝说:“恐怕这是红颜祸水”。为什么是“祸水”?因为汉朝是火德,水就是克火的,古人编排的每一个故事都是有隐喻的。这个小段子应该成于东汉讲前朝的故事,可见,在东汉的官方认可里,两汉还是属于火德的。
我是热爱中华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如是,如是我闻,继往圣绝学,成智慧人生,我将单开文章,用自然语言,易经理论,逻辑思维,理论联系实际,连载诸子百家思想的研究。喜欢就关注吧!感谢!

为何古代起义的皇帝都要给自己找个神化的出身背景

道理咱们都懂,在那个“君权神授”的年代,一段美好的传说、一段离奇的经历,就意味着一个吉兆。不过,这也不意味着每个起义的都会找吉兆,也不意味着每一个找神化出身的都是起义的皇帝,这个倒不是划等号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胜,在史书中就没有这种神化的出身,只是留下了“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一类流传至今的励志名言。

谁开始搞出这一套的呢?

当然,上古年间,这类事儿还是挺多的,比如商的始祖契出生时,就是“简狄行浴,见玄鸟墮其卵,吞之而孕、生契”的传说。不过真说起来,流传最广的,对后世影响最大的,那就是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

他那两段“历史”都挺有名的:

一个是他的老娘怀他的时候,曾经在野外桥边睡着了,梦见神仙与之相遇,刘邦的老爹看见的却是一条蛟龙盘在刘邦老娘的身上,接下来刘邦老娘就怀孕了,随后生下了刘邦。

另一段就是刘邦“赤帝斩白蛇”的传说了。刘邦流亡芒砀上之时,路遇巨蛇拦路,别人怕得都不敢上前,刘邦浑不吝地一剑斩杀巨蛇,随后扬长而去。等其他人再过来的时候,刘邦不见了,却见一老妪抱着巨蛇痛哭,他们忙上前问话,却听老妪答道:“我儿乃白帝之子,今为赤帝之子所杀。”从此以后,便有了“赤帝斩白蛇”的传说。

天帝与天子

有个挺好玩的事儿,虽然秦始皇和后来的君主都是称皇帝的,不过意义却不太一样,原因就是秦始皇是“天帝”,而其他皇帝都称“天子”。

秦始皇当初定尊号,取的是三皇的皇、五帝的帝,这份气势是无人可及的,而且他自认是“煌煌天帝”、可普照万民的。不过,到了刘邦当皇帝的时候,不但又“恢复”了秦始皇时候废除的王,还是在这些王的助推下才同意登上皇帝之位的,“天子”之称也越来越多地被提及了。

当然,刘邦不会认为他是秦始皇的传承,而只是延续了上古流传下来的“天子”拯救万民的传说,与秦始皇相比,少了些气势,倒是多了些谦卑。

什么样的皇帝喜欢神化?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那些起义军的领袖喜欢用这些神化的背景,比如东汉末年的张角这样的,但实际上,绝不仅仅于此。

单就西汉一朝而言,就有汉高祖刘邦、汉文帝刘恒、汉武帝刘彻、汉昭帝刘弗陵、汉宣帝刘询这5位皇帝有神化的出身,要知道,在西汉,除了3位废帝之外,一共也不过才11位皇帝而已。

刘恒不但有“当为天子”的命数,还有“苍龙踞腹”的记载;汉武帝刘彻出生前也有王美人“梦日入怀”的说法;刘弗陵的母亲钩弋夫人更是神奇的代言人,汉宣帝在民间也留下了很多“美好的传说”。

看起来,有神化的皇帝还都是不错的皇帝,这五个人里面除了汉昭帝英年早逝之外,其他四位恰好是西汉口碑最好的,这里面是巧合呢?还是巧合呢?

我们可以再深入一点来看,这些皇帝的传承都还是有点问题的:

汉高祖刘邦自己打的江山就不说了;

汉文帝是借着汉惠帝早亡、诸吕乱政才得以凭四皇子的身份登基的;

汉武帝则只是十皇子,却能越过九位皇兄,登上大宝;

再看汉昭帝,则更是汉武大帝最小的一个儿子,当上皇帝时也才不过七八岁的年纪;

汉宣帝更是流落民间十余载,如果不是汉昭帝早逝,加上废帝刘贺不成气候,自然也就轮不到他了。


反观其他几位皇帝:

汉惠帝、汉元帝、汉成帝都是嫡长子,从太子一路做到皇帝;

汉景帝虽然不是嫡长子,但是他那四个有嫡子身份的兄弟在他父亲汉文帝做皇帝不久后,就都离奇死亡了,他便成了皇位继承人的第一选择;

至于汉哀帝、汉平帝的争帝位之旅倒是还可以考究一二。


通过上面的简单对比,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即需要神化的皇帝(君主)一般来说需要两个条件:

1、不是皇帝的天然候选者;

2、在皇帝(君主)位置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之所以需要这两个条件都满足,其核心在于不是皇帝的天然候选者就没有必要去营造这些所谓的吉兆,而没有取得一定的成就则一般来说即使有吉兆,也很难得以流传,并被加以记载。甚至很多时候,还需要是成功者才拥有足够的话语权让这些神化流传于世。

也许有人会说汉昭帝是个例外,不过水一白猜想,汉昭帝的那段传说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起决定的倒不是汉昭帝,而是汉武帝。

《资治通鉴》中为何记载刘邦拔剑斩蛇,赤帝子杀白帝子,赤帝和白帝是谁

谢邀。刘邦斩白蛇起义的故事都熟悉,但是刘邦为什么是赤帝子呢?

根据老妖的推测,这与五德终始说以及秦国先祖有关。赤帝子杀白帝子代表着汉取代秦是天命。

首先赤帝与白帝是谁?

所谓赤帝与白帝,是指古代崇拜的五方上帝中的两位。

五方上帝指东方青帝太昊、南方炎帝神农氏、中央黄帝、西方白帝少昊、北方黑帝。

赤帝就是南方炎帝神农氏,白帝是西方之神少昊。

这是刘邦集团按照传统规矩把刘邦进行神格化塑造。

那刘邦集团为什么选择赤帝呢?

按照五德终始说,秦国统一后秦始皇认为周有“赤乌之符”得火德,秦代周得水德。

如此推下去,汉代秦应为土德,刘邦应该是黄帝子才对?而秦也应该是玄帝子。

其实最初被周平王立为诸侯的秦襄公,认为受到西方白帝的庇佑,选择祭祀的就是白帝。

秦襄公既侯,居西垂,自以为主少昊之神,作西畤,祠白帝

秦文公时梦见黄蛇从天而降,托梦对他说,命他主白帝祭祀。

白帝少昊,名挚,赢姓也,是嬴姓等的祖先。少昊以金德王天下,西方五行中也属金。

所以虽然嬴政出于代周的天命观而做出秦得水德,但是秦国从立国之处祭祀白帝几百年,白帝子也是对秦王室的称呼。

从汉取代秦的天命观上讲,刘邦只有选择南方上帝炎帝(赤帝),南火克西金,所以汉必然取代秦。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