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中部崛起再上新台阶_商丘_产业_枢纽

周振宇代表——培强做大实体经济

“常德作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努力用实干实绩在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中彰显更大担当、作出更大贡献。”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常德市委副书记、市长周振宇表示。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强经济实力是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迫切任务,我们要坚持培强实体,贡献崛起之力。”周振宇代表介绍,近年来,常德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积极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烟草、电子信息、农产品精深加工“四大千亿产业”,培育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与军民融合“四大新兴产业”。“下一步,常德将大力实施产业发展‘千百十’工程,全力构建多点支撑、多业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制造兴实体、以实体强产业、以产业促发展,努力在中部崛起上体现更大作为。”周振宇代表说。

“安全是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保障。作为全国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长江和洞庭湖的重要生态屏障,我们要坚决守牢底线,切实扛牢安全之责。”周振宇代表介绍,常德粮食播种面积、产量连续19年保持全省第一,生态环境满意度测评连续3年保持全省第一。“我们将继续牢牢守住粮食生产、耕地保护、生态保护、安全生产等底线红线,为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加安全的环境。”周振宇代表说。(记者 刘麟 谢瑶)

刘烁代表——增强主导产业实力

“5年来,我们扩大国内有效需求,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面对中部崛起的机遇和挑战,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是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萍乡市市长刘烁说,迈上新征程,萍乡将聚焦转型升级,坚定不移走工业强市之路,打造“树形”产业生态,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刘烁代表介绍,萍乡市围绕“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短什么拉长什么”,推动主导产业加快串“点”成“链”连“片”,努力构建龙头企业为“树干”、上下游企业为“枝干”、服务型和远端供给类中小企业成“乔灌草”结合的“树形”产业生态。2022年,萍乡市大力推动“链式”招商育强,出台电子信息、锂电新能源等主导产业发展规划。

刘烁代表表示,萍乡市依托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和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全力做好“存量+增量”文章。以“亩均论英雄、低碳论英雄、科技论英雄、人均论英雄”评价划定企业类型,量身定制差异化、精准化扶持政策,推动现有企业提质增效、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精耕电子信息细分领域、锂电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零配件与矿山机械、食品“四大赛道”,打造湘赣边仓储物流基地、长株潭农产品供应基地“两大基地”,加快壮大发展新动能,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记者 赖永峰 刘兴)

摆向阳代表——提升交通枢纽能级

“我们要牢牢把握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战略机遇,以‘奋勇争先’为中部崛起贡献更多力量。”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商丘市市长摆向阳表示,将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创新驱动,提升交通枢纽能级,促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为中部地区崛起贡献更多力量。

商丘市是中部崛起“两纵两横”产业带区域流通节点城市之一。“商丘编制完成了全国第一部地市级枢纽经济规划,立足目标定位,织密交通网络、打造物流枢纽、推动产业集聚、畅通循环通道,已逐步由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摆向阳代表介绍,商丘将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实施枢纽能级提升行动,加快推进商丘机场、京港台高铁雄安至商丘段、沱浍河航运、商丘动车存车场等重大项目建设,推进“空水铁公”一体发展,打造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郑徐高铁、商合杭高铁已开通,民权通用机场投入运营,商丘集公路、铁路、航空、水运于一体的现代化交通体系正加快建设。

“商丘在融入新发展格局中找准定位,抢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准确把握县域经济的新内涵、新特征、新使命,推动县域经济‘成高原’。”摆向阳代表说,商丘坚定不移把“项目为王”落到实处,以项目建设的新成效推动商丘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迈出新步伐。(记者 夏先清 杨子佩)

信思金委员——推动校企深度合作

全国政协委员、武汉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信思金表示:“作为国家重要战略科技力量和人才培养高地,高校应主动担当作为,充分发挥智库作用,为区域重大战略深入实施提供智力、科技、人才等方面的支撑。”

信思金委员表示,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武汉理工大学始终坚持服务中部地区,注重发挥教育、科技、人才等优势,为助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理工力量”。

信思金委员建议,提升高校智库的研究质量、推进高校智库集群化建设。将智库建设纳入学校战略发展规划;坚持智库研究的独立性、开放性、及时性,为中部地区发展提出更多原创理论;高校之间加强协同联动和资源整合,将一些功能单一的智库优化整合为跨学校、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型智库。

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信思金委员建议,持续推进前沿学科交叉融合,提升服务区域发展能力,推动校地协同创新,促进校企深度合作。聚焦中部地区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依托校地合作创新平台,参与中部地区发展战略、产业规划研究;与中部地区重点企业建立校企科技创新平台,形成“企业出题、高校答题、市场阅卷”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模式,将企业生产一线作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最终目的地。(记者 董庆森 柳洁)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