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兰儿的叶赫那拉氏往事_自己的_兰儿_的人

少女兰儿并非生来幸运,她的家族叶赫那拉氏与皇族爱新觉罗氏前世为仇,自此叶赫那拉氏就走向没落的边缘,兰儿的出现改变了这个局面。但是少女时代的她生活的并不好,她拒绝一位男子真诚的爱,因为她想要一步步的接近皇上,然后享受权力带来的快感。

叶赫那拉氏的来历

长白山巍峨壮观,山上堆积着白雪,山下是广阔的牧场,还有非常肥沃的土壤,这里居住着一群勤奋的人,叶赫国世世代代都在这里生活、繁衍,这里的男子以打猎为主,他们个个都比较健壮,山上的老虎看到他们也是会躲避的,但他们不准许自己国家的人掠夺其它部落的东西。生活在这里的女人主要是收麦子、养孩子、生孩子,因为男人在这里扮演的角色比较重要,所以他们的地位就很高,但是这里的重男轻女现象比较严重,如果女人生下一个女孩,那么多半要挨上男人的巴掌。

在这么多的男人当中,有一个人非常的厉害,这个人叫杨吉努,于是大家都推荐他管理这个国家,他带领大家抵抗外来的侵略,在二三百年前他们由蒙古迁到满洲,然后改姓那拉氏,因为他们是叶赫国的人,所以邻国的人称他们为叶赫那拉氏。

叶赫那拉氏家族的往事

一、叶赫那拉氏和皇族爱新觉罗氏为仇

杨吉奴和自己的妻子拉古有了自己的孩子,大家都期望这是一个男孩,但是却让大家失望。一晃七、八个月过去,拉古站在地上祈求上天能赐给她一个男孩,晴空万里,突然间打了三个响雷,拉古非常的激动以为是上天显灵,随后出现婴儿的哭声,杨吉奴着急的在门外等着妻子生产,很多次他都想冲进去,但是拉古却生一个女孩,杨吉奴的失望显而易见,他给自己的女儿起名为孟古。

孟古长的非常的漂亮,很多男人都喜欢她。几年后孟古嫁给建州国的努尔哈赤,这时候他们的儿子出生了,也就是后来的皇太极,但是两个家族却形成了对抗关系。

孟古的弟弟叶赫部首领布扬古做出了错误的选择,他擅自攻打建州国,这个时候建州国更加强大,孟古不希望自己和娘家结仇恨,于是她努力的劝说自己的丈夫,因为这个事情,孟古非常的忧心,几个月过去她就病倒了,努尔哈赤给她请了很多的大夫,但是大夫的回答让人很让他绝望,几个大夫都暗自的摇头,一个大夫给他说了实话,皇后撑不了几个月,还是准备后事吧。

展开全文

孟古走之前想要见自己的母亲,但是她的弟弟却用一个乳娘来见她,这个事情让努尔哈赤十分生气。当孟古看到弟弟这样做之后,她更加的生气,最后直接被气死了,这个时候更生气的轮到了努尔哈赤,他下定决心要拔除叶赫国,最后叶赫国被打败,许多部众惨遭屠戮。

据说,叶赫部首领布扬古(一说是金太吉)临死前曾对天发誓:“我叶赫那拉氏就算只剩下一个女人,也要灭了建州女真!”

二十多年过去,当时这个家族里面没有被杀掉的男孩长大了,这些人不会骑射,而且还不够强大,很多人都散居在一些村落里面,所谓报仇的事情也只是提一提,有些人为了生活下去,于是他们改自己的姓氏,他们把自己的姓氏改成马佳氏、姓瓜尔佳氏等,虽然很多人都改自己的姓氏,但是那拉氏没有灭掉,还有一些人死活不愿意改自己的姓氏,于是这个姓氏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

二、叶赫那拉氏的一时兴起和衰落

在乾隆年间的时候,叶赫那拉氏的后代吉郎阿,他让这个家族出现一些转机。这个人的头脑比较灵活,而且做事情让人也比较满意,他凭借自己的学识一步步的当上军机处的京章,平步青云。

军机处是个什么机构?它是清朝一个比较特殊的政治机构,主要是帮助皇帝处理一些政务,军机京章指的是在军机处工作的人,他们具体的事务是传述缮撰,这些人的品阶不高,纸面权力未必很大,但地方的一些奏折都要经过他们的手上,关键他们是皇帝核心近臣,容易晋升,引人攀附。

吉郎阿的儿子叫景瑞,他是监生出身,从国子监毕业后,其父吉郎阿花钱给他捐了一个笔贴式,分配到太仆寺学习行走,后来又被分配到张家口办理牧场事务,这一去就是整整七年,最后因为牧场办的比较好,被调回京城。他被调回京城之后在刑部工作,本来前程远大,但后来在上殿面圣时给道光留下的印象分并不好,惨遭降级处理。这也就罢了,道光二十三年,又爆发了一场银库特大亏空案,牵连了他已故的父亲吉郎阿,景瑞必须替他父亲赔款2万多两。

多亏他儿子惠征变卖家产,四处奔走筹款,耗时几年,才凑出了这笔银子的六成,才把景瑞捞了出来。

景瑞的儿子惠征还算有天分,十六岁的时候便考中秀才,他可谓是八旗少年里面比较有出息的人,经过几年的努力,景瑞存了一点钱,于是他在胡同里面盖三间新的房子,后来景瑞娶了富察氏,两个人情投意合,很快他们就结婚,他们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好。

叶赫那拉氏兰儿的到来

道光十五年十月初十,这一天的天气有点寒冷,天阴沉沉的,太阳被乌云遮住了,人们都穿上厚的衣服,冬天来了。

胡同里面的一户人家,人们进进出出,十分热闹,这里面的装饰虽然简单,但是里面非常的干净,看来这个家里的女人是极勤快的人,屋外面有两个人很着急,不停地走来走去,这两个人就是景瑞和惠征,惠征的妻子在里面生孩子,父子两个人着急的原因在于——他们希望生一个男孩子。

但是结果很让人失望,他的妻子生下了一个女孩,惠征听到之后郁郁不乐,因为一直以来叶赫那拉氏都缺少男孩,所以他希望自己的妻子生一个男孩。一晃一个月过去了,家里虽然不是多么富有,但满月酒终究还是要办的,这时从远处传来一阵阵热闹的声音,紧接着一队人马由远到近,每个人脸上都是笑容,两挂鞭炮过后,他的妻子出来迎人,在大家眼里他的妻子一直都是一个比较节俭的人,不像是一个有钱人家的孩子,直到今天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他妻子的娘家还挺有钱。

在交接礼物的时候,一个玉镯子摔到地上碎了,有一个人随口就说:“玉碎了不吉利,这孩子命毒”,一家人赶紧念叨碎碎平安,为了打破这个局面,送礼的人慌忙问孩子的名字,可惠征还没有来得起给孩子取名,但见包着孩子的被子上面有一朵兰花,而兰花也有非常朴素之意,于是,惠征给自己的女儿起名字为——兰儿。

小时候的叶赫那拉氏兰儿是一个比较狠心的人,叶赫家养了一只小猫咪,这个猫咪是邻居家送给兰儿的,兰儿极是疼爱它,每天吃饭的时候,兰儿都要给自己的小猫咪留几口饭,有时候她自己都不舍得吃,把这些东西留给自己的小花猫,他们的家里并不富有,一连好几天都吃不上鱼,小猫当然也吃不到鱼刺和鱼头,兰儿看在眼里,疼在自己的心里。

小猫每天都围着她转,和她很有感情,这一天她的父亲领了薪俸,兰儿央求自己的母亲买一条鱼,一是因为自己想吃,二是因为她心疼小猫,很快一只活蹦乱跳的鱼便被买回来挂在墙上,兰儿从邻居家里回来以后,她的母亲告诉她不能吃鱼了,因为领居家的那只猫和自己家的这只猫一起串通,吃了这条鱼。

兰儿听后十分生气,她要求自己的母亲把两只猫叫进屋里来,刚开始她的母亲还不知道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她告诉自己的母亲,如果不惩罚这只猫,那么它以后还会来偷鱼的。她的母亲觉得兰儿说的有道理,于是把两只猫咪唤了过来,然后转身做饭去了。

兰儿先是抚摸着大猫的脖颈,趁它不注意,狠狠地用力掐住,按到地上直到把它掐死才松手。大猫死后,母亲看到后,心里惴惴不安,如果要是让大猫的主人知道了,那么肯定会闹得不可开交吧,而且刚才大花猫垂死挣扎的叫声也多半会被听到,一会邻居找不到猫,肯定会来这里的。

虽然兰儿比较小,但是她也明白这个道理,晚饭过后,她的母亲还不见自家的猫咪来吃饭,而且兰儿吃饭的时候也是一副蛮不在意的样子,这时邻居家的张大娘来了,她来找自己的猫咪,她问兰儿,有没有看到?

兰儿若无其事的说没有,然后张大娘就说,中午的时候似乎听到你们家有猫咪的惨叫声,而且也听到他们母女两个人说话。

正当母亲发愣,不知如何应对时,兰儿一转身进了自己的房间,抱出自己的小花猫,它已经死了,“是它发出的声音”,兰儿平静的讲述,“我们在教训它呢。”

张大娘悻悻离开后,母亲不敢相信地看着熟悉的女儿,发现她好像从这一刻变得很陌生,为了不被追究责任,居然可以面不改色地掐死自己往常心爱之物,由此可见女儿是多么狠心决断的角色。

少女时代的爱

少女时代的叶赫那拉氏兰儿,曾经拒绝过一个男子真挚的爱。

叶赫那拉家旁边住着一个非常有力气的年轻人,虽然他年纪上比兰儿还小一岁,但兰儿通常叫他荣大哥,每次荣大哥看见兰儿都是笑容可掬,夹杂着百般殷勤,兰儿也对他笑笑,但是两个人从来没有单独的相处,一次荣大哥给兰儿表白,兰儿拒绝了。

这一天兰儿拿着衣服去河边洗,她一边洗着衣服一边唱着歌,她看到周围没有人,于是把自己的头发散开,在河边洗个澡,每天家里的事情压得她喘不过来气,今天她感觉分外开心,突然她听到一阵声响,这是竹编发出的声响,于是她回头一看是荣大哥挑着木桶走了过来,于是她赶紧穿好衣服,荣大哥看到她笑嘻嘻的,而且他还主动的提出来帮她拿东西。

兰儿看着荣大哥高大的身材,闻到男性扑面而来的特有气息,脸红了,但是她很快就清醒了,因为她想要的生活不是嫁到平常的百姓家里,这样自己一辈子有吃不尽的苦。

荣大哥终于提出要和兰儿约定的要求,他对兰儿说好约定的地方,晚上在每次砍柴的地方见面,兰儿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头仰了一下也没有说什么,晚上的时候兰儿和自己的母亲在织东西,突然兰儿说东西要给张大娘送去,母亲答应她的要求,兰儿飞快的跑到张大娘家里,然后又去了跟荣大哥见面的地方。

去还是不去?兰儿犹豫了很久,最后下定决心去,荣大哥看到他之后,拿出自己的传家宝,这个传家宝是荣大哥的奶奶留下来的,他决定送给自己喜欢的兰儿,兰儿长这么大还没有见过这样的东西,荣大哥紧紧的靠着兰儿,他对兰儿说:“如果你要是做我的新娘子,那我就亲自的把这个东西给你戴上去”,兰儿很清醒,她飞快的跑回自己的家里,因为她知道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所以她拒绝了他。那伟大的日子逐渐靠近了。十七名出身于满洲高贵家庭的女孩子向紫禁城进发了,去接受咸丰皇帝和慈安皇后的召见。

兰儿的选择是对的,她终于等来了选秀的那一天,那一天最终还是来临,十七名的出身于曾经的满洲高贵家庭的少女兰儿向紫禁城进发了,去接受皇帝的召见。她飞快地踩着她的花盆鞋奔跑着,生怕晚一秒,就错过了整个一部中国的近代史。

(文学作品,尤其是荣禄那一段儿,非真实历史)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