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为什么摔自己的孩子?刘备摔刘禅真的是为了收买人心吗,我们有没有误解他_刘备_自己的_阿斗

本文目录

  • 刘备为什么摔自己的孩子
  • 刘备摔刘禅真的是为了收买人心吗,我们有没有误解他
  • 刘备摔孩子和诸葛亮哭着斩马谡,有些做领导的真会做人,你碰到过吗,觉得如何
  • 刘备摔儿子是要真摔吗,托孤是要真托吗,为什么
  •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摔子是摔给谁看的如果无人阻拦,刘备摔子的结局会是如何

刘备为什么摔自己的孩子

世上流传一句俗语,就是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话说诸葛亮隆中出山,初次展现才华,就火烧博望坡,杀败夏侯惇十万大军,曹操勃然大怒,起倾国之兵杀本新野而来,诸葛亮又火烧新野,重创曹兵。刘备为了避曹军锋芒,弃新野,奔当阳,走夏口,往江陵而来。逃亡中,刘备不忍心丢弃百姓,携十多万民众渡江,曹操催军随后赶来。刘备行至当阳县,人困马乏,兵民驻扎在景山之上。黄昏哭声遍野,西北上喊声震地,曹操大军漫山遍野杀来,刘备忙叫赵云保护家小,张飞断后,全力向前杀出重围。拼杀中家小失散,又不知赵云下落,有人说赵云向西北投曹操去了,刘备怒斥:子龙与我患难相交,亲如兄弟,岂能背我而去!叫张飞在长坂桥处探望。

话说赵云冲杀中不见刘备家小,心中惊慌,心想:主公把家小托付于我,如今踪影不见,我有何面目去见主公,不如拼着一死去战场上寻找,如无下落就自从于地下,报主公知遇之恩。于是拍马挺枪往长坂坡而来,先救了简雍,又救了甘夫人和糜竹,最后在一座废弃的院落内找到糜夫人和阿斗。糜夫人腿上中枪,不能行走,赵云要糜夫人乘马,自己步行而战,糜夫人怕拖累赵云,投院内枯井而死,赵云悲伤之余,推到土墙掩埋糜夫人尸体,解开勒甲绦,放下掩心镜,把阿斗捆在胸前,上马提枪杀本长坂桥而来。赵云在寻找刘备家小时,在长坂坡杀了个七进七出,血染征袍,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前后枪挑剑砍,杀死曹操名将五十余人,战退张郃、文聘等众多名将,杀死为曹操背剑的夏侯恩。后人有诗赞曰:长板坡前杀气生,单枪匹马战曹兵。七进七出救幼主,千古传颂赵子龙。

当时赵云杀至长坂桥,正逢来接应的张飞,张飞让过赵云,挡住曹兵。赵云纵马过桥,行至二十余里,见玄德与众人憩于树下。云下马伏地而泣,玄德亦泣。云喘息而言曰:“赵云之罪,万死犹轻!糜夫人身带重伤,不肯上马,投井而死,云只得推土墙掩之。怀抱公子,身突重围;赖主公洪福,幸而得脱。适来公子尚在怀中啼哭,此一会不见动静,多是不能保也。”随解视之,原来阿斗正睡着未醒。云喜曰:“幸得公子无恙!”双手递与玄德。玄德接过掷之于地曰:“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赵云忙向地上抱起阿斗,泣拜曰“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后人有诗曰:“曹操军中飞虎出,赵云怀中小儿眠。无由抚慰忠臣意,故把亲儿掷马前。”

这就是刘备摔孩子的故事,刘备之所以当众掷抛自己的亲生子,一个是让赵云看看,意思是你在我的心目中的地位比我的儿子还重要,我宁肯不要儿子,也要你这个忠臣大将,你以后还这样干,我不会亏待你。二是让在场的文武大臣看看,让大家向赵云学习,都做忠臣,一心一意赤胆忠心扶保主人。三是刘备看到赵云浑身是血,盔歪甲斜的样子,也确实从心里过意不去,不由自主地做出了摔孩子感谢忠臣的举动。赵云通过刘备摔孩子感谢自己的举动,更是激动万分,更加坚定了扶保刘备,佐主兴业的决心,难怪在后来立下一个又一个震天动地,流传千古的功劳。

刘备是一代枭雄,未来的皇帝,自然与众不同,能做出摔孩子感谢忠臣的举动,一般人还真想不到,更做不到。当然把阿斗掷于马前柔软的草地上,并非摔到山崖之下,不至于有生命之忧。但无论如何,用这样的方式收买人心,足以说明刘备是一个睿智聪明,富有心计,重才亲贤之人。

(一)赵云

少年英雄常山将,

白马银枪走四方。

长坂单骑救幼主,

汉水寡军退魏王。

艺高胆大人罕有,

德厚品优世无双。

赤诚尽忠佐两帝,

子龙英名万古扬。

(二)刘备

皇叔仁义世无双,

救难济贫美名扬。

多为病弱让居所,

总因清廉拒贪脏。

携众渡江失亲眷,

保民过河弃兵将。

久占人和成帝业,

蜀民鼓腹歌刘郎。

刘备摔刘禅真的是为了收买人心吗,我们有没有误解他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这个歇后语,至今被人们熟记并且经常使用,成为收买人心的例证。那么刘备摔孩子真的是收买人心吗?至今说法不一,还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下面我来说说。

一.时代背景:本歇后语出自《三国演义》赵子龙长坂坡救主,话说赵云在曹营杀了个七进七出,连斩50多个战将,险些命丧曹营,费尽全力,救出幼主阿斗,将阿斗递给刘备时,经典的一幕发生了,刘备从赵云手中接过阿斗,不仅没有表现出应有的高兴,反而将自己的亲儿子摔在了地上,并痛斥说:“为你这乳子,几乎损我一员大将,”此举感动当场所有人,赵云更是感激涕零,以死相报。这个刘备摔孩子的故事,到底有多少是表演,有多少是真情流露,已经很难看清了,不过从刘备的生平来看,其中对赵云的爱惜之情应该是很明显的,像赵云这样忠心给力的大将没了,很难再找第二个了,那正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啊,在这出戏中,刘备和赵云表现的都很好,唯有阿斗,一个幼儿在无知的年纪,就在生死边上走了一遭出来后,还让自己的老爸给摔了一下,也算是躺着也中枪了。
二.刘备被黑:刘备被黑主要是民间形象的流传与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出现偏差,刘备还是往坏方向偏的。“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无能、做作、虚伪的形象已深入人心。《三国演义》更是把这一形象坐实了,曹操等人的翻案正在火热时,却鲜有给刘备翻案的,易中天等人对三国认识的传播,把曹操定义为可爱的奸雄,收获无数粉丝,曹操严然成了国民偶像,曹操上天了,作为对立面的刘备,自然就要下地了,历史人物随着时代的变化也在发生变化。

总结:我认为,在那种情况下,刘备没有什么其他更直接有效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赵云的感激之情,他摔这一下确实是发自内心的,不是什么虚情假意,更不是什么收买人心,而是真情所至,而是真心疼子龙啊!

最后,就像歇后语中所说的那样,人们认为刘备摔孩子的举动,并不是出于真心,只不过是在收买赵云及所有将士们的心,使他们更加为自己买命而已,对于这件事我倒不这样看,对刘备摔孩子是发自内心,深信不疑。

刘备摔孩子和诸葛亮哭着斩马谡,有些做领导的真会做人,你碰到过吗,觉得如何

这两个问题不是一回事,本质是不一样的,如果认识不到位,会出现偏差。

1、刘备摔孩子刁买人心。这已成歇后语了,说明中国古人早已看透他的伎俩。罗贯中在《三国演义》极力宣扬刘备正统,赋予“仁”的形象,但从古到今,都把刘备作为假仁的形象,这是根据他一贯表现得出的结论。

2、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军令。我认为失街亭是蜀国的转折点,魏国取得战略高点,此后诸葛亮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已经没有力量和机会实现壮志了。

马谡死是应当,诸葛亮对他后代很优厚。诸葛亮哭,不是哭马谡,是哭自己,哭错看马谡这件事。一个智慧很高的人,对自己很自信,但蜀国再没人才,绝不能犯战略错误。但不幸重用马谡导致战略错误,实际上三国人才已用尽了,所以把马谡推到一线。当然诸葛亮说先帝告诫过,更加为这件事后悔伤心,事后还自贬自己。

3、领导是导演和演员的综合体。一方面要谋划思路,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要实施。实施自己得做出表率,不然很难服众。好的领导,都是好导演好演员。我们很多人看不惯自己的领导,实际上是没有总体上看,自己的视野、角度和心态都有问题,不能正确来看。

4、领导艺术很关键。本质上领导的关怀是策略,是环境使然。那么多人,那么多事,必须驾驭人和事,必须树立自己形象,这个形象和他本人不是一回事,尽管我们要求他是一回事。所谓的好人当不了好领导,因为不能跳出来处理问题。本来很好的关系,因为问题处理不好反目成仇。好领导一定是平衡大师。

5、领导的角色。领导不一定要让每一个人满意,但绝大多数是要争取的。为了驾驭人际关系,为了树立权威和形象,为了管理效果,为了未来发展,领导要扮演好自己自编自导自演的作品,什么样的手段手法都要使用,这个很自然,每一个人都会这么做,不这么做,就没有下回分解了。

6、处理和领导的关系。中国人是讲关系的,尽管这个关系是面子。没有面子,没有关系。本质上这个关系是江湖关系。我们习惯于亲疏和好坏评判关系,实际上除了技少真正的朋友,一切关系都是江湖关系。

知道这个定位后,就要确定怎么和领导处理关系。彼此都是人生过客,也是贵人,良好的关系会彼此成就的。

7、我们常犯的错误,就是在自己青蛙这块地方看天,抱怨,总跳不出那口井。



刘备摔儿子是要真摔吗,托孤是要真托吗,为什么

三国演义是一部非常受欢迎的军事题材的小说。小时候时期历史来,免不了要提一提三国中的英雄人物,不管是常胜将军赵云,还是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亦或者是草船借箭的诸葛亮都是我们心目中最为厉害的偶像。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感觉呢?说到三国,不得不说这样的一个情节了,那就是刘备在临终之时,在白帝城的托孤。

我们都看过三国演义的电视剧,但是的刘备把自己最为看重的军事诸葛亮和最信任的大臣赵云叫到了自己的窗前,开始安排自己的后事。当时刘备说了这样的一句话。在史书中也有相关的记载。那就是“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什么意思呢?就是对诸葛亮说,如果我的儿子是一块治国的料,能够辅佐的话,军师你就辅佐他成为一个好皇帝,统一天下,兴复汉室。如果他不是一个能够当好皇帝的料,你就可以自己取代他,成为皇帝了。

表面看上去,好像这样的话非常的信任诸葛亮,但是真的是这样么?其实这里就要说一说刘备这个人了。我们要知道三国时期,群雄混战。能够成为一方诸侯,自然不会是一个头脑简单,没有城府的人。刘备能够成为最后三分天下的英豪之一,自然城府也是非常深的。怎么可能会愿意把自己努力一辈子得来的江山拱手让人呢?

所以这看似推心置腹的一番话,其实就是看透了诸葛亮的心性,最后在自己临终之际,让诸葛亮当着自己和赵云的面在表一次忠心而已。果然诸葛亮如他所预料的一样,连连说自己一定会把幼子刘禅辅佐成为一代明君的。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后,刘备还是不太放心,于是转过头就对赵云嘱咐到:我们两个也算是相处了几十年了,你的为人我最为了解,如今我马上就要离开人世了,希望你能够和军师一起照顾好我的儿子。

赵云此人我们都非常的了解,绝对是一个忠肝义胆之人。当初在刘备都放弃了自己的妻子和儿子的时候,还是一名士兵的赵云都能够舍命相救,拼死救出了自己的儿子刘禅,按照三国演义中写的,是在曹军阵营中七进七出,杀出了一条血路来。

后来更是在孙夫人带着幼子刘禅想要偷偷回到东吴的时候,在路上拦截下了幼主刘禅。在护主之心这一块,可以说赵云在蜀国的大将之中是觉得第一人。这也是刘备最后托孤给他的原因。这样的一个人,自然是值得信任的。还能让他对诸葛亮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一举两得。

刘备其实对诸葛亮的不放心也是理所应当的,毕竟当时在刘备病重之后,整个蜀国的权力可以说是都集中在诸葛亮的手中,所有的将士也都非常的听从诸葛亮的安排,如果他想要自己称王,也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情。而诸葛亮自然也是知道赵云的为人,当着赵云的面,自己像刘备许下了承诺,事后自然也是不好反悔。

这也是后来的诸葛亮虽然感觉刘禅真的是难以辅佐,却最终还是没有取而代之的原因之一。后来的刘备还将自己手中的一些权力交给了李严这个益州的本土势力。通过多面的制约,让所有人的中心都放在了自己的儿子刘禅的身上。为自己的儿子铺好了一条康庄大道。不得不说刘备的智谋也是非常的让人佩服。怪不得能够管好自己手下的那么多精兵强将呢!

其实刘备委托诸葛亮管政事是看中了他的治国才能,而安排李严主军事也是注意到他的军事才能。李严一开始就被刘璋安排去抵抗刘备的攻蜀大军,之后又平定马高之乱,击败南中高定的叛军,受刘备托孤之后李严镇守永安防御孙权,可见李严的军事才能在蜀汉中是受到肯定的。

其实现在看来,当初的刘备在托孤之时所说的“君可取而代之”很有可能是对诸葛亮的一种试探。如果诸葛亮真地回答说“好”。笔者认为,刘备是非常的有可能在最后将这个自己最看重的军师当中斩首的。毕竟在过去,忠心是所有的君主都最为看重的一件事。

关羽为什么能够备受曹操的青睐呢?除了他的实力之外,还是因为他的“忠义”。这样的精神才是曹操最为喜欢的。当初的曹操多次跟关羽交战,即便是占据上风也会手下留情。而到了后来,即便是曹操大败,遇见关羽,关羽即便是冒着被处罚的风险也还是还了他的人情,可见关羽为人的忠义是多么的令人敬佩。

回到我们的白帝城托孤,其实诸葛亮后来肯定也是想到了这些的。在之后刘禅成功地登上帝位之后。诸葛亮也是彻底的断去了一切的心思。无论多么看不上这样的一个君王,也只能苦口婆心的规劝了。这一点我们从《出师表》中就能看得出来。诸葛亮的劝说可谓是让人感慨万千。

不过后来的宋代著名军事理论家何去非曾评价诸葛亮:“有立功之志,而无成功之量;有合众之仁,而无用众之智。”如何用好手下这帮人,这种领导的艺术,诸葛亮还是略为欠缺。诸葛亮凡事亲历亲为,唯恐哪里出差错,权力都操之于己,对别人的能力不是太放心。

后来的诸葛亮在承担起汉室兴复任务之后,就开始谋划北伐战争。虽然一共进行了6次北伐,但是最终还是没有能够统一天下。在54岁第六次北伐途中,不幸病故在了五丈原,结束了自己的传奇一生。其实纵观其一生,虽然在谋略上非常的厉害,但是笔者认为诸葛亮并不一定就适合做一个好的皇帝。毕竟做一个皇帝,用人要厉害,这一点是必须的。诸葛亮的这一方面还是不弱刘备呀!你们怎么看呢?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摔子是摔给谁看的如果无人阻拦,刘备摔子的结局会是如何

《三国演义》中刘备摔孩子是给谁看的?是给赵云和众将士及老百姓看的!分析如下,友们荐品。

在《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中是这样描写的:

一:云纵马过桥,行二十里,见玄德与众人憩于树下。

二:云双手递与玄德,玄德接过掷之于地,曰:‘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 。

三:后人有诗曰:‘曹操军中飞虎出,赵云怀内小龙眠,无由抚慰忠臣意,故把亲儿掷马前。

从以上三点可以肯定地说,刘备摔孩子是给赵云和众将士及百姓看的。

刘备为什么这样做呢?他有他的苦衷和用意。在当时被曹兵追的真是走投无路,老百姓和众将士虽然跟随,是最难的时侯,无粮草,无钱财,是最需要将士一心和民心支持的,也是被赵云和众人感动下,无钱财奖赏的一种表达方式,刘备双手过膝,把阿斗掷于地,阿斗怎么能有事呢?书中用‘掷’于地,是写做的艺术,

刘备是枭雄,其心计是多么的深不可测。通过摔孩子一事,更加烘托了他的宅心仁厚,‘义’字当先啊!赵云和众人看到这样主公,怎么不忠心跟随才怪呢!这也是枭雄刘备所要的结果!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