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吉林通钢事件的词条_通钢_通化_吉林省

本文目录一览:

  • 1、“通钢事件”是什么?
  • 2、通钢7月24日发生了什么事件
  • 3、通钢事件的相关信息
  • 4、你认为通化钢铁案例中存在哪些风险?

“通钢事件”是什么?

引发此次群体性事件直接原因,系吉林省国资委7月22日向通钢集团高层传达的增资扩股决定:建龙集团以10亿元现金和其持有的通钢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向通钢集团增资控股,持股66%,吉林省国资委直接持有通钢集团的股权降至34%。

月24日——“通钢事件”发生,股权调整引发群体性事件,通钢老总陈国君被工人打死。“通钢事件”警示企业重组须让职工参与。

通钢事件经过 通钢事件是一场自发的,没有任何组织的工人运动。这一切源于对建龙的憎恶,源于对吉林省高层领导决策的不满。7月23日上午,吉林省国资委部分领导、建龙集团部分高管到通化钢铁召开重组大会。

据传言宣称,建龙集团入主通钢后,从当地带来大批工人和技术人员并给予优厚待遇,对原通钢职工进行打压并下调工资待遇水平(远远低于新带来的职工)。建龙扬言,不愿意干的就滚。导致通钢职工强烈不满。

我们从通钢事件的前因后果的描述中可以得到结论。建龙对通钢的参股重组并非一次。在前一次参股后,并没有给通钢职工带来利益,反而使得通钢的整体效益出现滑坡,连续几个季度亏损,部分工人被迫下岗,在职职工工资一降再降。

通化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吉林省最大的钢铁企业。通钢集团现拥有资产总值268亿元,具备年产钢700万吨的能力,总部位于长春市。2008年,通钢集团在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244位、中国企业纳税200佳第195名。

通钢7月24日发生了什么事件

1、这天,从设立在吉林省长春市的通钢集团传来消息,建龙集团再次入主通钢,控有新通钢集团的51%股权,吉林省国资委仅占有34%的股权。也就是说,吉林省最大的钢铁企业将被民企建龙集团吃掉,成为民企资本的一部分。

2、直至下午,通化钢铁7号高炉修风停产。至此,通化钢铁整体生产停滞,各主体、辅助单位陆续减产、停机。 7月24日当天,在通钢宾馆某房间内,刚上任的通钢集团总经理、建龙人李某坐镇,分别与通化钢铁各分厂主管领导谈话。

3、通钢事件是一场自发的,没有任何组织的工人运动。这一切源于对建龙的憎恶,源于对吉林省高层领导决策的不满。7月23日上午,吉林省国资委部分领导、建龙集团部分高管到通化钢铁召开重组大会。遭到近50名员工家属、100名在职员工的包围冲击。

通钢事件的相关信息

年7月24日,股权调整引发群体性事件,通钢老总被工人打死。通钢事件警示企业重组须让职工参与。事件影响:无论如何,这都将是一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悲剧。一个刚刚被任命了一天的职业经理人,为私有化付出了生命代价。

通化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吉林省最大的钢铁企业。通钢集团现拥有资产总值268亿元,具备年产钢700万吨的能力,总部位于长春市。2008年,通钢集团在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244位、中国企业纳税200佳第195名。

引发此次群体性事件直接原因,系吉林省国资委7月22日向通钢集团高层传达的增资扩股决定:建龙集团以10亿元现金和其持有的通钢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向通钢集团增资控股,持股66%,吉林省国资委直接持有通钢集团的股权降至34%。

吉林省国资委关于通钢重组的决定下发后,通钢有几位总经理当即集体辞职,而通化钢铁的工人运动也全面展开。 通钢事件经过 通钢事件是一场自发的,没有任何组织的工人运动。

你认为通化钢铁案例中存在哪些风险?

公司经营状况:通化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处于开业状态,公司拥有1项知识产权,目前在招岗位1个,招投标项目325项。建议重点关注:爱企查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11月26日,该公司存在:「自身风险」信息743条,涉及“裁判文书”等。

意味着收入分配高度悬殊。基尼系数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提出的测量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统计指标。

通钢是吉林省最大的国有企业,通钢的生存和发展涉及通钢职工家属和多方企事业单位的多种利益。目前,通钢有近15000名在册职工,省市及公司高层领导先求稳定,这注定通钢在今后十年内不会破产倒闭关门。

我认为通化钢铁案例中存在劳动纠纷、职工上访、经营不稳等风险。通化钢铁厂改革,对员工的分流安置处置有欠缺,很容易引起劳动纠纷和职工上访的风险,员工情绪不稳定,工作效率不高,公司运营就会受影响,最终会导致经营不稳。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