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庵罗果”是什么有什么功效吗
- 余甘子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 医学发达的今天,中医还有发展前途吗
“庵罗果”是什么有什么功效吗
庵摩罗果,梵文 āmalaka,一种印度果实的名字。音译阿摩洛迦或庵摩洛迦。旧又译作阿摩勒,庵摩勒等。
《大唐西域记》八曰:“阿摩落迦,印度药果之名也。” 《维摩诘经·弟子品》僧肇注曰:“庵摩勒果,形似槟榔,食之除风冷。”
中国称为余甘子。
余甘子是一种药用和食用皆有较高附加值的植物, 被联合国卫生组织指定为在全世界推广种植的三种保健植物之一。
余甘子的果、叶、茎、根都具有药用价值, 以果实入药最普遍。其同名果实, 因口感“先苦后甜”得名, 又名牛甘果、油柑子、回甘子、庵罗果、庵摩勒、庵婆罗果等。余甘果的药效显著, 常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血热血瘀、胃腹痛、感冒、牙疼、咽喉痛、痢疾、咳嗽等疾患。
余甘果营养成分丰富。其硒含量位于人类已知食物之冠, 与山楂、白榄并列为“世界三大杂果”。它富含维生素C, 被医学界誉为“天然维生素丸”。余甘果还是佛教三大果之一, 药食两用, 深受大众青睐。
āmalaka 正确的译法是庵摩罗迦果,玄奘大师的译音是准确的。僧肇大师采用了中西合璧的方式,译音加上中文概念“果”字,由于发音的关系,四字音节优于五字音节,所以减去了庵摩罗迦的最后一个音节,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易于被国人接受。
amala 意为无垢、洁净、清净,音译为阿摩罗。因为在汉语中没有长短音的区别,所以有些人把摄论宗唯识论第九识“阿摩罗识”中的“阿摩罗”跟植物庵摩罗果混淆起来,其实在梵文里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词。《慧琳音义》二十六曰:“阿摩勒果,此云无垢”。写出一百卷《一切经音义》的博学大师慧琳,竟没能区分清楚,所以学者需要细心辨别。
余甘子树高可达10余米, 枝灰褐色。单叶互生, 排成两列, 极似羽状复叶。叶线状长椭圆, 长2厘米, 叶面浓绿色。单性花同株, 呈黄色, 生于小枝中、下部叶腋。果实黄绿色, 果皮肉质, 有酸味, 表面光滑, 内果皮硬骨质。
花期和果实成熟期依类型和地区不同。花期有春季一次花, 春秋两次花和四季开花几种情况。花期长1~1.5个月, 座果率高。一般早熟种7月成熟, 中熟种8~9月成熟, 晚熟品种在10月成熟, 二次开花的在翌年2月陆续成熟, 集中在冬季。大小年不明显。余甘子有一特性, 即果实成熟后, 可在树上挂果保鲜到次年, 长达半年之久, 却不影响次年产量。它在水果家族中是绝无仅有, 是难得的观果赏叶植物。
余甘子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余甘子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余甘子的功效与作用是清热利咽、润肺化痰、生津止咳、消食健脾,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咳嗽,咽痛,白喉,烦热口渴,消化不良,高血压等病症。
余甘子又称为余甘、望果、土橄榄、庵摩勒、牛甘子、油甘子、橄榄子,是大戟科植物余甘子的干燥成熟果实,主要产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性味苦、甘、酸,性凉,入肺、胃经,具有清热利咽、润肺化痰、生津止渴的功效,主要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
1.治感冒发热,咳嗽,咽喉痛,口干烦渴,维生素缺乏症。
2.治白喉。
3.治哮喘。
4.治食积呕吐,腹痛,泄泻。
5.治高血压。
需要注意的是,脾胃虚寒者慎服余甘子。
本内容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内二科 副主任医师 郭楠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医学发达的今天,中医还有发展前途吗
中医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近年来国家也出台了很多政策促进中医的发展,这次抗击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中医将走向世界!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