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如何看待新生代农民工回归农业领域的现象)_农民工_新生代_农村

本文目录

  • 如何看待新生代农民工回归农业领域的现象
  • 新生代农民工都有哪些困扰与无奈
  • 如何看待从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被评为新生代农民工
  • 新生代农民工你怎么看
  • 为什么现在有些新生代农民工纷纷“留乡”
  • 新生代农民工指的是哪些人
  • 你认为新生代的农民工与老一代的农民工最大的区别有哪些
  • 怎么看待码农是新生代农民工
  • 为什么有些新生代农民工不愿意干日入两三百元的建筑工作
  • 大家对于高学历的新一代农民工怎么看

如何看待新生代农民工回归农业领域的现象

新生代农民工指的是在1980年及之后出生的,进城从事非农业生产6个月及以上的,常住地在城市,户籍地在乡村的劳动力,是新时代的产业工人。他们很早进入社会,游离于城市和乡村之间,基本没有从事过农业生产,不像父辈那般依恋乡村。他们努力想变得和城市里的同龄人一样,但受到经济收入、文化程度等种种因素制约,城市对于他们来说依然没有归属感。由于大多数的农民工没有学历和技术,经常只能从事卖力气耗时间这种工作。诸如建筑工人,餐馆工人,工厂流水线工人等。进城打工其实很多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好。2010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并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让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渐成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为了加大对农民工就业创业的支持力度,并出台进一步加大农民工等人员返乡下乡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部分省市今年将对农村劳动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打工只是暂时的,我的目标是做老板,要实现草根逆袭”这反映了很多新生代农民工的心声。如果你家里有老有小,全家就靠你一个人的收入来维持,那么你就知道在家里呆着种田是没用的。除非你有本事,搞的是大片种植和养殖,能赚到钱!或者是自己开店做老板,一说到开店,我就发现,到处都是店,给我的感觉就是,全部是老板,没人愿意打工。然后他们自己也会发现,市场利益都在蛋糕最小化,自己能分到的利润非常非常少。(一)回村发展有机种植业,农家乐餐饮娱乐有很多人已经抢先一步打开有机市场,人们并不陌生。超市里的有机蔬菜也悄悄变成了日常的刚性资源。迎合市场发展和百姓需求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而农家乐是传统餐饮业与旅游业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并不陌生的餐饮项目,近年来还异常火爆。地点刚好可以开在邻近郊区形成田园风光,利用当地农产品进于加工,属于隐性暴利行业。(二)蔬菜配送开通菜园和市场蔬菜专车,能使菜园和市场供需紧密结合。从菜园直达单位食堂、幼儿园、餐馆、家庭餐桌等等,更能满足主妇们烹饪时对营养和美味的需求(三)农村自媒体直播电商农村电商概念很早就有,很多地区县域都发展开来,电商平台基础建设覆盖率更高;农村电商也主要解决农产品及加工成品的出路问题,也是政府扶持的项目。农村做直播的确是让很多城市朋友了解到了不一样的风土人情,所以农村直播的确是受到很多人的喜欢,不需要你有姣好的面貌,大家想要了解的更多的是农村的风土人情。

新生代农民工都有哪些困扰与无奈

爱情和婚姻成了“空中楼阁”,亲情和友情成了“纸上谈兵”,这就是新生代农民工的真实写照,和老一辈农民工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们的文化水平有了很多的提高,对精神和物质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打工,特别是新生代的青年农民,基本很少有人在家种地,都外出打工,其实,如果在家里能挣到钱,他们也不会选择往出打工,抛家舍业的在外面打拼,也非常的不容易,其实,新生代农民工,有着许多的困扰与无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收入偏低,加班加点现象严重。

由于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外出打工,致使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导致农民工工资偏低;其次,是新生代农民工的技术素质低,没有一技之长,只能从事一些搬搬扛扛的体力劳动,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工资自然不会多,再次就是农民工受到政策上的歧视,同样的岗位,城市的正式职工可以享受很多保险和待遇,农民工却享受不到;最后就是用人单位的《劳动法》执行不到位,执法部门监督不到位,以上几个原因,致使新生代的农民工收入偏低,另外,农民工的工作时间远远超过城市职工,加班加点现象普遍存在,持久的超长时间、超强负荷的体力劳动,致使农民工的身体受到严重的危害,这是困扰着新生代农民工的一个方面。

第二;劳动合同执行不规范,新生代农民工利益得不到保障

可以说大多数企业为了自身利益,都没有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即使是有的企业和农民签订了合同,也只是应付上级检查,而且在签订合同前用人单位没有征求没有农民工的意见,劳动合同内容更不是双方双方协商确定的,一般都是用人单位自行拟定的合同,双方也没有做任何的更改,一些劳动合同只是规定了农民工义务与责任,对农民工的工资,加班,安全等权利和待遇只字不提,或者严格限定,出现了“一面边到合同”,这是困扰新生代农民工的另一个方面。

第三:工作稳定性差

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务工,就是想多方提高家庭经济收入,提高生活质量,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但是,现实是他们面临着不断高涨的社会物价,生活消费不断提高,面临房贷、车贷,以及其他各种高消费行为,这些各方面的负担压力,让他们在城市只能苦苦挣扎。有些新生代农民工凭着打工经验的不断增长,技能水平的不断提升,对工作、业务和职场等人事关系的不断熟悉,对工资要求自然也越来越高;同时,他们对行业的工资标准熟悉,打听到哪里工资高就选择跳槽;另外,一些企业的老板,对农民工比较苛刻,农民工加班加点工作也赚不到几个钱,而且经常克扣农民工的工作,最后是农民工只能是辞职另谋生路,工作的不稳定,频繁的更换工作,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损失很大,这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另一个困惑

第四:社会保障水平偏低

当前,除某些险种和个别地方外,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参加各类基本保险的比例普遍偏低,农民工的保参保率低,留下了养老和医疗保障的隐患,其实,新生代农民工更多地是直面现实问题。不少农民工的工资报酬水平较低,每月工资要用于养家糊口,抚养子女,赡养老人。当这些刚性支出都有点困难时,农民工哪里会指望用这些钱再来为未来储蓄。眼前问题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未来。参加和城镇职工同等的保险,即使企业愿意,农民工也没有这个能力,因此,对于不少农民工来说,这只是遥远的梦。这也是困扰农民工的的一个现实问题。

第五:职业存在着安全隐患

很多农民工从事的都是工地建筑方面的工作,经常高空作业,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问题,有时因为用人单位的安全教育不到位、安全防护用品分发不到位、安全培训不到位、或者是农民工安全意识淡泊,很容易出现事故;另外,有的农民工从事的是接触粉尘或者是在有毒有害,高温高压环境下作业,这样的工作,即使是安全措施再到位,也容易出现事故,但是,不干又不行,没有更合适的岗位供选择,所以,这也是困扰新生代农民工的一个现实问题。

第六;用人单位的人文关怀不到位

新生代农民工实际上处于一种“脱域”或者“离场”的生存状态。他们要么被现代化大工厂规训成为没有情感的“生产机器”,要么在花天酒地的娱乐场所“消费”自己的青春和身体,要么孤独、落魄地徘徊在城市的边缘,这样的境遇极有可能导致这样的后果:要么找不到归属感,对前途迷茫无措而消极颓废、得过且过;要么游离于城乡社会边缘地带,不受任何一方约束、规制而脱序、失范;要么二者兼而有之。无论哪一种情况,都不利于社会的和谐、进步。因此,用人单位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生活建设,应从他们的新特点、新诉求和新倾向出发,把它纳入覆盖城乡的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结合到和谐社会的整体建设框架之中,让新生代农民工无差别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让新生代农民工充分感受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第七;孩子教育问题

新生代的农民工基本都是毕业以后就去城里工作,也没有干过农活,形成了城市生活习惯,思想已经市民化,他们也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但是,因为户口问题,他们的子女很难在城市入学,无法和城里的孩子接受同等的教育机会,新生代农民工的子女只能选择在农村上学,自己不能陪在孩子身边,只能由父母经管,成为了留守儿童,对孩子的成长和教育都没有什么好处 ,这也是新生代农民工的无奈。

第八;两地分居问题

新生代的农民工是农村的年轻力量,年纪也不大,一般都是刚刚结婚不久 ,家里的孩子都比较小,因此,大多数农村年轻的小媳妇不能离开家和老公一起出去打工,所以,男人想要出去打工,就要接受两地分居的事实,但是,分居久了,两个人不经常交流,感情就可能会产生生疏,另外,如今社会,婚外情到处都是,一个女人独自在家,寂寞久了,难免不会出现问题,到时候会有离婚的风险,农村娶媳妇不容易,一旦老婆离婚了,对这个家庭来说,损失是惨重的,打击也是致命的,这是新生代农民工最主要的无奈。

总之,农村新生代的农民工,基本没有在农村待过多久,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城里工作和生活,对农村的一下了解也不是太深,今后也不打算回农村生活了,他们很想融入城市,但是,现实中有存在着许多的困扰与无奈,工作、婚姻、家庭、老人、孩子,这些都无法统一起来,活生生的现实只能让他们徘徊在城市和农村之间。还希望新生代农民工的困扰与无奈能引起全社会的重视。这也是解决农村走向城镇化的最根本问题。

关注更多三农信息 请关注 巧克力725

如何看待从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被评为新生代农民工

其实,我觉得从事信息化服务业的人被评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定义是不太准确的。因为农民工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

1、回不了农村,也融不进城市

大多农民工为了生存压力才远离家乡打工,在出生的地方已经无法负担他们的日常生活的经济需求,而且随着在城市生活的时间越来越久,也更加难以适应农村的生活,所以很难再回去。但是,由于在城镇中的很多工作岗位并未被纳入到正式就业的岗位序列,导致流动性大,致使认同感、归属感缺失,难以融入城市。

2、待遇不高

除了技能性岗位收入还可以,有大量的农民工仍以计件计时的方式为赚取报酬的方式,所以收入并非十分有保障,再加上工资拖欠等问题的出现,致使农民工的收入更偏向于临时工的收入模式。

目前,从事信息化服务的从业人员,除了需要专业的计算机、通讯、智能化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外,还有大量的代码编程、实施安装等重复性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加之,大多此类项目工期短、工作量大,而且相关知识更新换代极快,所以此行业的大量从业人员不是在加班干活就是在加班学习新知识,导致加班频率极高,工作强度极大。堪比农民工的劳苦、体力和脑力上均承受着很大的压力。这也是为什么此类人群被评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原因。

但从事信息化服务行业的人,普遍收入稳定而且收入水平也偏高,就算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学子,最终融入城市生活的程度也很高,社会地位也被认可,农民工在城市中希望得到社会尊重、平等和承认,而这些对于从事信息化服务行业的人都已具备。不似农民工对这方面仍然有着强烈的期望。由此可见,将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定义成新生代的农民工是不准确的。

现在信息化工作和软件生产,更接近于制造业工厂的模式,劳动群体有各自的技能、有稳定的岗位、有相对满意的收入、有完善的社保体系等等。软件工厂与制造业工厂的工作差别仅局限于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综合以上特点,我觉得从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群体,被评为“新生代蓝领”更加合适。

新生代农民工你怎么看

改!不是一刀切!有些事你是断然不能改的?腐朽堕落必须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你能改吗?共产党三个字能改吗?中国传统文化能改吗?农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最优质的改?这是国家民族强盛、人民安康、中国走向世界灿烂辉煌最需要的改!?而不是把沿用了几十年百多年的地名地缘改掉了就是现代化?甚至是有些连本地人更不要说外国人都不知道的新名词?传统文化的农村加上祖国的四个现代化才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未来!

为什么现在有些新生代农民工纷纷“留乡”

就对农民留乡发展问题,我发表一下个人观点。

大家好,我是蜀农三哥,本人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今年计划在家乡发展,现在听说很多年轻人都出去务工,都在家发展,比如包地,做特产营销之类的,个人认为,农村发展前景挺大的,三哥的家乡土地基本已经承包出去,包地种水果,柠檬之类的,还有的种药材,那么这些前景是怎么看好的呢。本来当地政府,国家政策都是号召贫困,发展三农,所以我带着我的妻子,孩子留在农村,为了照顾自己的老人,勇敢的迈进这步,或许很多人不理解,年纪轻轻的,不出去打工,在家种地,家境不好,也不积极上进,真的有点想不明白,本人自己也只想说,人各有志,如果今日头条,西瓜视频公司能给我这次机会,我会好好创作出优质视频,我希望从这里走出来,感谢头条,西瓜视频

新生代农民工指的是哪些人

根据人社部的报告,北京新生代农民工占比达到50.1%,其中从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新生代农民工占比大幅提高....“码农”已不是戏称,而是真实身份,也得到国家承认了!

以前码农被称为工程师,高收入的代表,但事实上呢?今天的互联网打工仔们,和二三十年前,流水线上的工人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一个在做着操作实体的活,一个做着操作虚拟的活。

老一代农民工,辛辛苦苦把孩子培养成大学生,毕业后孩子成了新一代农民工。或许这才是宿命,也是目前普通大学生的真实社会定位!这样也挺好的,大家可以脚踏实地搬砖了。

你认为新生代的农民工与老一代的农民工最大的区别有哪些

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的最大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新生代农民工大部分都有一定的课本知识,中专(技校)、高中毕业的比较多,但在实际的工作中,操作能力却没法儿和老一代农民工相比较;老一代农民工中的大部分人,虽说文化程度不高,但实际操作性很强,经过长期的摸爬滚打,并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

二、新生代农民工遍布的领域比较广,诸如:武装押运、装修、快递、电子厂等等,建筑工地上并不多见,从事出苦力的人少之又少;老一代农民工大部分却出现在建筑工地,经历了由贫困到富有的大转折,能吃苦耐劳,特别能战斗,出大力流大汗是他们的本色。

三、新生代农民工成长在网络下,信息方面比较灵通,一旦工作环境适宜,即以城市为家,抱上远大的理想,扎下身子,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老一代农民工是在贫困中成长的,信息比较闭塞,他们大部分人的理想是随遇而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日子富裕人平安。

四、新生代农民工人生观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健康、安全、快乐是他们所考虑的,他们的身心极易融入到城市建设的大海洋里;老一代农民工以挣钱、养家糊口为本,内心的情怀依然在温馨的乡下……新一代替代老一代,是历史的必然。

以上几点见识,望广大网友热心评议。

(图片来自百度,感谢原作者,侵权立删)

怎么看待码农是新生代农民工

宽泛来说,所有农村户口到城市务工的都是农民工,不单包括码农,甚至于公务员、企事业单位的农村户口人员也是农民工。

提倡了这么多年的农村城市统筹、淡化户口概念,但是没有根本的进展。

但是,回过头也可以侧面想一下,以前说农村重要,是说农村人种粮食养活了全国人民。现在说农村重要,不但是农村人民种粮食,原来就连城市的GDP也是由农村人口贡献的。

最后,把农民工的范围扩大以后,大量的数据就会好看很多!例如:

农民工收入大幅度增长!

农民工欠薪比例大幅度减少!

农民工学历水平达到新高!

农民工群体年轻化!

等等。

为什么有些新生代农民工不愿意干日入两三百元的建筑工作

谢邀请,所谓的新生代农民工,应该泛指90后吧,相比他们的父辈,他们更喜欢公司,工厂车间干活,我到不认为他们不能吃苦,之所以如今工地上的工人多为60未70初的中老年,而少有年轻人,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建筑工地主要是以用体力为主。非常适合没有多少文化的中老年农民工。而他们这一代人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责任重大,不会挑三捡四,只要工钱合适,他们不会对工作环境,有任何要求,不怕苦,累,脏。而老板也喜欢这样的工人,好管理。

年轻人就不一样了,他们普遍文化学历高,多少有一技之长,再有他们对工作环境,住宿,就餐,休闲娱乐,都有很高的要求,更有甚者公司车间年轻女孩的多少,也是他们对公司的考察。而反观建筑工地沒有一项符合他们的要求,更让年轻人难以接受的是,工资不是每月发,而是工期结束,半年或一年才发,这对于他们来说根本无法接受。

二是如今的年轻人相较于他们的父辈,沒有那么大的生活压力,挣钱多少是次要,主要是可以在外开阔眼见,增如阅力,顺便搞个对象,而如果他们到了工地,那这所有一切都将没法实现,还有更关键一点,工地老板也不喜欢年轻人,老板最喜欢的是40左右的中年人。

大家对于高学历的新一代农民工怎么看

不分新旧(工)字不出头,岁数大的有实际经验没学历,新人有书本学历但缺乏实际经验。(工作中可互补)为了生存与生活,干农民工只是没办法的办法最无奈的选择而已。有了〈农民工〉这1个关键词就直接怀孕生了3胞胎,名字分别叫: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个人觉得尤其新人,入行之前先找找其它工作为好。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