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贾说汉高祖(楚汉争霸,最后为什么赢的是刘邦)_刘邦_项羽_陆贾

本文目录

  • 楚汉争霸,最后为什么赢的是刘邦
  • 敢顶撞刘邦的陆贾,为何能得到刘邦的赏识
  • 西汉建立初期,刘邦大封功臣,为什么没有封陆贾
  • 陆贾给刘邦提出什么样的建议
  • 南越王赵佗归降的原因是什么
  • 项羽战无不胜,为何面对刘邦却越来越被动
  • 西汉名臣陆贾有什么过人之处为什么有人说他有大智慧
  • 一代名将韩信是如何走上败亡之路的你是怎样理解的
  • 元朝为什么不足百年

楚汉争霸,最后为什么赢的是刘邦

汉高祖刘邦是丰沛人,他出生卑微,所以一家人都没有名字,父亲就叫刘太公,自己也没名字,根据排行起名为刘季,刘邦这个名字是他当了汉王以后才有的名字,其字意就是国家,以国为名,是说明他就是国家之主,一般人是不敢起这个名字的。

刘邦从小豁达大度,他不屑于务农干活,所以在当事人看来,难免有些不务正业,游手好闲,年龄大一些之后,他尝试去做公务员,当上了泗水亭长,也就是秦代最基层的一名小吏,虽然地位低微,却眼高于顶,谁都看不上,还特别好酒好色。

他曾因公务到首都咸阳,看到了秦始皇的排场,心里非常羡慕,后来他负责押送一批犯人去骊山服役,路上有人逃跑了,他干脆把其他人都放了,自己也逃亡在外,由此可见其豪雄之气。

秦二世元年,陈胜吴广起义,许多地方的民众都把长官杀掉来响应陈胜,沛这个地方的县令,也非常害怕,想要跟风起义,当时他手下的文职官员萧何、曹参出主意说,你是秦的官吏,恐怕不能取信于民,不如找个逃亡在外的人来出头做,于是他们便让刘邦回来。

刘邦带着樊哙等100多个追随者回乡时,沛令却后悔了,关闭城门不让他们进来,刘邦便把一封信捆在箭上射进城内,信中晓以大义,劝说父老兄弟。于是沛人响应,把沛令杀掉,将刘邦迎进城,并推举他为领头人(当时县衙中,尤其是以萧何、曹参为首的官员怕一旦起义不成功,会遭灭族之灾,都希望刘邦出头)刘邦再三谦让后才答应,从此,开始了戎马生涯。

从刘邦兴起的经历中,我们不难看出他的身上具有的一些良好品行,诸如体恤父老、敢作敢为、不贪权位、勇于担责,这些都是他日后取得成功的重要的个人条件。

刘邦当上汉王之后,和他争夺天下的主要对手就是项羽,与刘邦出生布衣平民不同,项羽是正宗的楚国贵族之后,而且天生勇力过人,武艺高强,但是项羽非常残暴不仁,在战争中,每攻下一地之后,都要大大烧杀一番,进入咸阳之后更是如此,杀投降的秦帝子婴,火烧阿房宫,他在关中的所为很不得人心,而且项羽心胸比较狭窄,刚愎自用,不听劝谏,还特别贪恋权势,有的时候竟然将象征一方权力的印信拿在手里把玩良久,都舍不得交予他人,对手下的功臣也吝于封赏。

上述这些行为,他都与刘邦恰恰相反,所以在楚汉相争的过程中,本具有绝对优势的项羽,后来却因渐渐失去人心和民意,从而失去辅助他的忠臣良将,失去自己的领地,终于在公元前202年,在垓下下彻底败给了刘邦。

本人是历史爱好者,大家请加关注,一起学习,一起探讨,共同进步!

敢顶撞刘邦的陆贾,为何能得到刘邦的赏识

陆贾作为刘邦手下重要谋士之一,首先自身有足够的权谋和功劳。如利用与赵高和谈的借口,利诱其手下,顺利为刘邦夺取武关,进而打开了入取关中的大门。后期又只身说服赵佗,兵不血刃的收服南越国,能够被刘邦委以重任,去处理这些棘手问题,本身说明了陆贾在刘邦心目中的地位,更何况陆贾都圆满完成了使命。

其次,汉得天下后,陆贾经常在刘邦面前称引《诗经》、《尚书》等儒家典籍,刘邦讨厌儒生,   因而骂道:“我马上打得天下,要诗书何用!”陆贾反驳说:“马上得到天下,岂能在马上治理!”  随后陆贾援引历史,以商周和秦朝的兴亡为例,向刘邦说明行仁义的重要性。 刘邦听后面有惭色,便命陆贾著书论述秦亡汉兴、天下得失的道理,以资借鉴。陆贾遂著文十二篇,每奏一篇,刘邦都极力称赞,称其书为“新语”。 注意,这件事情发生的时间是在刘邦天下初定,百废待兴期间,种种事情都百无头绪,需要从头做起。陆贾进言的时机正是刘邦对于如何治理国家、管理政权毫无头绪之际,陆贾进言其实是在侧面提醒刘邦采纳自己的意见,被刘邦斥责,是因为刘邦当时并没有明白陆贾的含义,所以当陆贾一句“马上取天下,安可马上治天下?”才让刘邦恍然大悟,最终采纳了陆贾儒家兼老庄的治国思路。从这些事情来看,陆贾敢顶撞刘邦,还让领导受用,其实抓住了三点:一是自己有能力;二是会揣摩领导心事;三是善于抓住时机。

西汉建立初期,刘邦大封功臣,为什么没有封陆贾

不光陆贾没封侯,同期的文人很多都没被封侯,比如随何、叔孙通等,唯有郦食其因为牺牲了,他的儿子郦疥破例被封高梁侯。所以,陆贾没被封侯的原因,跟开国初期突出军功的特殊环境有关。另外,陆贾的贡献大多体现在天下统一后,之前的功业相对平淡。

军功是开国之初封侯的主要标准,陆贾等文官没有优势

任何一朝开国,功勋最显著的无疑是武将,文官的特长在“治”,所以他们的才华展现,相对要滞后。

这一点叔孙通说的很明白,作为前朝的儒学博士,叔孙通弟子满天下,却不向刘邦推荐一人,惹得学生们很生气,认为老师不顾他们的前程,背后对叔孙通直骂娘。对此叔孙通说:

“汉王方蒙矢石争天下,诸生宁能斗乎?故先言斩将搴旗之士。诸生且待我,我不忘矣。”

皇帝现在需要的是能打仗的人,你们谁行?咱们这帮人都不行,时代的要求,只能先趴着,等待将来,会有你们的机会。要论学问和资历,叔孙通可比陆贾要大得多,他都没机会,陆贾怎么可能有多少机会呢?

再说最大腕的张良,刘邦的评语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为大兵们攻城略地指明方向性的定海神针,封侯时排名都很靠后。

即便萧何,当初被列为首功,武将们还都不服气,刘邦只好能“功人”和“功狗”的通俗说法作比方,才压住了武将们的火头。

在开国文臣中,唯一比较例外的是郦食其的儿子郦疥,他因为郦食其的意外牺牲,而破例获得了高梁侯爵位。

陆贾的主要贡献,主要体现在开国之后,前期相对平淡

陆贾主要的特长有两个,一是儒家治国思想,二是口舌之辩游说之能。治国思想前期体现不出来,游说的功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件事:

  • 一、游说迷惑秦将,协助刘邦破武关

这一次,陆贾和郦食其共同受命,成功地迷惑了守关的将领,刘邦乘秦将们麻痹大意,一举攻破武关。

  • 二、游说项羽释放刘太公和吕雉,不成功

  • 三、两度出使南越,说服南越王赵佗降汉

  • 四、促成陈平周勃等功臣派联盟,为消灭诸吕创造条件

以上四件事,前两件事是在开国之初,后两件事在统一之后。第一件事成功了,第二件事失败了。

同为说客的随何,历史上名气不大,但是他干了一件大事,说服了九江王英布,从项羽阵营改投刘邦。英布反水,对刘项争霸意义非常大,即便这样刘邦都认为随何就是个腐儒,功劳不值一提。

随何不客气地问刘邦:“你在彭城56万大军被人家项羽打得满地找牙,你能以五万多人攻破淮南吗?”刘邦说不能。随何说:“我带了二十几个随从,靠一张嘴说破了淮南,带回来一个英布,难道我的功劳比不上你的五六万兵马吗?”

随何都没被封侯,陆贾的功劳相对随何差远了!

陆贾的功劳相对比较“隐性”,价值不太容易显现

即便陆贾的后期贡献,也有点“吃亏”,太隐性,很难显现出来。当年张良和萧何也是这样,不像韩信等人,杀了多杀人,拿下几座城池,身上有几道疤,数字化管理,清清楚楚。

陆贾一句“马上得天下,安能马上治天下”,刘邦虽然思想发生了巨变,但是你要说陆贾的功劳有多大,这东西没法衡量。唯一能看见的《新语》,左右不了汉帝国的运行大势,还不如叔孙通的一部典仪来的醒目。

两定南越国倒是比较容易看到,不过那时候大汉已经统一,所有人都会认为,南越跟大汉比,就是鸡蛋跟石头的关系,没有你陆贾,拿下南越也就是个囊中探物的事。

促成陈平与周勃的联手这件事,其实很重要,如果二人不能联手,周勃就是瞎子,不知所措;如果没有周勃,陈平就是瘸子,有心无力。

正是陆贾的存在,将二人组合成了“变形金刚”,你说这份功劳大不大?大,可惜很难看到,人们只会看到陈平和周勃的贡献,陆贾的基本可以忽略。

这就是陆贾比较吃亏的地方!

陆贾的生活态度和“职业生涯”,导致他缺少存在感

虽然比较吃亏,但陆贾做起来总是乐此不疲,用今天的人话来说就是:陆贾就是个大傻叉,一天到晚冒险卖命,却没有一点目的性,还忙得屁颠屁颠的!

这就是陆贾的生活方式,陆贾在刘邦去世后不久,就辞官回家,甚至把早早地把家产变卖,平分给五个儿子。自己一辆豪车,十几个仆人和一把名贵的宝剑,当然还得装满车的好酒。人家坐着“房车”,周游天下,走哪儿喝哪儿,准备死哪儿埋哪儿!

活脱脱一个陆神仙呐!

如此洒脱不羁的大神,他根本不在乎官位爵禄,在乎的是生活的快乐。你看他,几个儿子家轮流住,一年去不上一回,儿子们盼他像盼星星盼月亮,没有父子总在一起的任何矛盾冲突,多聪明。他大多数时间在游山玩水,和访亲拜友中度过,总之路上的时间比在家里时间长,其中包括周旋在陈平周勃这些老友之间。

对陆贾来说,他促成陈周联盟是为了搏个爵位吗?要真是那样,他干嘛辞官?汉文帝上台后,他曾经二度奉命出使南越,回来后又去过“流浪”生活了。人家把工作,当做自己的业余爱好了,主业是喝酒游天下!

所以,陆贾的这种生活态度,让他在政治上常常是“缺位”的,存在感不强。当他想做什么事的时候,自己就会出现,不想做的时候,你也找不到他,跟政治生态格格不入!

化外人嘛,封什么侯!

综上,陆贾不得封侯的原因主要是,客观上他前期贡献不大,后期贡献过于隐性。又受制于开国之初,文人缺少发挥空间的历史环境。当然,还有他个人洒脱不羁的生活态度和人生价值观,与政治生态的不兼容。

陆贾给刘邦提出什么样的建议

陆贾是西汉初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早在楚汉争霸时期便追随刘邦。其主要功绩和思想建议有如下几点:

1、游说、利诱秦军将领,助汉军攻破武关。

2、分别在刘邦和文帝时,两次出使南越,说服南越王赵佗臣服汉朝。

3、西汉立国后,陆贾经常向刘邦推荐儒家经典,说明行仁义的重要性。后受命著书论述秦亡汉兴、天下得失的道理,史称“新语”。并以儒家为本、融汇黄老道家及法家思想,提出“行仁义、法先圣,礼法结合、无为而治”,为西汉前期的统治思想奠定了基本模式。

4、吕后时,联合陈平、周勃等同力诛吕,拥立文帝。

南越王赵佗归降的原因是什么

导言:首先,不是太苟同题主的提法:南越王赵佗归降。赵佗只是接受西汉的册封,不存在归降。赵佗曾对第一次出使南越的陆贾,喋喋不休夸耀刘邦予以反击: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渠不若汉?意思是我要是在中原,成就不在刘邦之下。明显是不服气,试问,归降的有这么霸气侧漏的回应吗?故将赵佗归降之事,说成南越王赵佗称臣,比较合适。至于称臣的原因,不过是其自备待变构想的体现,权宜之计。

  • 自备待变

《史记 南越列传》记载: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语曰:“虎争天下,中国扰乱,未知所安,豪杰畔秦相立。南海僻远,吾恐盗兵侵地至此,吾欲兴兵绝新道,自备,待诸侯变,会病甚。

时任南海最高军政长官任嚣并无愚忠,深知秦二世的暴政,不得人心。临终前,将未来岭南的战略构想告诉了战友赵佗:当今天下大乱,未来还不知道如何。将远离战火的南海郡,隔绝栈道,掌握在自己手中,静观以后的局势。可称之为“自备待变”战略构想。

想法契合度颇高的赵佗,很好继承和发扬了任嚣的“自备待变”战略构想,使得南越国能在诸强林立之中,存世93年。

任嚣病逝后,赵佗继任南海尉,注意而不是郡守。当年因岭南僻远,政令不畅,设南海尉,秦中央赋予专断之权,集军、政、财权于一身,统制南海、桂林、象三郡。

秦始皇病逝于东巡途中,赵佗下令隔绝于中原联通的栈道,聚兵自守,除去忠于秦国的官吏,换上亲信,控制南海郡。此后又趁着中原楚汉之争,无暇顾及,兼并了象、桂林郡,建立南越国,比西汉还早一年。

可以说“自备待变”是务实的。务实的还有赵佗,估计在陆贾达到岭南之前,已经盘算好称臣,原因嘛:

  • 军事实力不足

征服岭南的这支秦军人数在50万,分五路进攻。百越之地,大多以分散的部落,未建立统一的政权,需要出动这么一支庞大的军事力量吗?再者“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远隔千山万水,这样一支军队的后勤补给,又该如何解决?

此外,北戍的秦军30万。“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鍉”,说的是秦国害怕造反,收缴了所有兵器,需要军队驻守关东六国,那么,秦国是否还拿的出50万军队南征呢?很有可能这支南征的秦军,包含了后勤部队。

《曹操注孙子兵法》:“车驾驷马,卒十骑一重。养二人主炊家子,一人主保固守衣装,厩二人主养马,凡五人。步兵十人,重以大车驾牛......

曹操麾下,若是骑兵部队,后勤兵占1/3;若是步兵部队,后勤兵占1/5。撇除生产力代差、路途遥远、战斗减员的因素,取1/3,那么,留给赵佗的这支部队大约17万人。

  • 滞后的农业生产

从长远上看,这支秦军统一岭南后,要解决粮食问题。但据根据《水经注》引述《交州外域记》的记载:

交趾昔未有郡县时,土地有雒田,其田从潮水上下,民垦食其田。

是说岭南为设郡县时,在交趾这个地方的农业生产,是一种依靠在滨海潮水涨落处开垦的种植,是靠天吃饭的落后原始生产力。虽然说秦国通过中原移民带来先进耕种技术,但有受制于生产资料。赵佗在吕后执政期间反抗,宣布称帝,脱离西汉政权。就在于吕后实行的“别异蛮夷”政策,控制了生产资料:禁止向南越国输出铁器,牲畜也只给公的,难以繁殖。

  • 政权未稳固

赵佗兼并桂林、象二郡后,忌惮象郡当地部族势力,又将象郡一分为二,分为交趾、九真二郡,各只派一位官员管理,而没有照搬一整套行政机构进行治理,是担心造成当地部族的反抗。史籍记载:西瓯其众半赢,南面称王。有鉴于此,赵佗西瓯地区从桂林郡划出,成立苍梧王国,由同姓王赵光治理,加强其控制。

南越国周边,东北是闽越国,北面是长沙国。秦末农民起义之时,无诸率众归附吴芮,两人助汉灭楚有功。刘邦分别封将无诸在闽越国,吴芮封在长沙国。其中闽越国有一定的投机性,趁着赵佗逝世,发兵攻打南越国边境。

之所以刘邦将吴芮封在长沙国(下辖湖南、江西)的原因:

1、吴芮担任鄱阳令时深得民心;

2、吴芮手下多越将;

3、吴芮对刘邦忠心耿耿。

此外,刘邦还分封徭毋余为海阳侯,南海武为南海王,封地都在南越国境内,诸多措施是为了达到分化南越国的目的。

  • 结语

赵佗是一位有远见的政治家,能审时度势,做出正确的选择,使得南越国处在有力位置。南越国立国不久,无论从军事实力、农业经济、国内外形势,都不足以对抗西汉。与其意气用事令岭南陷入兵祸,不如称臣,只是个名头。实际上呢,正如赵佗对第一次霸气回应陆贾一样,虽然称臣,关起门来仍是皇帝。从赵佗孙赵眜墓,出土的器物与墓葬形制,都违反了西汉的礼制,可见一斑。

各位看官,不知道您,怎么看?

欢迎点赞留言^_^

项羽战无不胜,为何面对刘邦却越来越被动

奉为战神的项羽可以说是战无不胜,可是发展到后来越来越弱;而弱小的刘邦发展越做越大,最后硬是把项羽给摁了下来,结束了楚汉之争,平定了天下。这是为什么呢?当然这其中有偶然因素,也有必然因素。偶然因素是刘邦能够顺利活下来,没有一次意外,否则历史就得改写;必然因素就是他们两人的为人处世和性格。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刘邦,农民出生,身份低贱,什么都能做,什么都可以做,所以没有什么面子问题,被称之为“小人”。但是这个也是他自卑的根源,所以一直想入仕。

一、好于借势

  • 刘邦第一次借势是在青年时期,投奔信陵君门客张耳门下,做了张耳的门客,想以此有所飞黄横达,可是魏国灭亡了张耳被通缉,树倒猢狲散,回家了。第一次借势失败。
  • 第二次借势是起义后,借“赤帝之子”之势,让人信服和畏惧,然后就传开了。第二次借势算是成功了,因为信则有不信则无,信与不信当听个故事。
  • 第三次借势是在雍齿叛变后,刘邦讨伐不力,投奔项梁,然后得到五千多人打败雍齿。这次借势很成功,不但打败了雍齿得到了五千多兵马,还攀上了实力最强大的起义军项梁,后来还跟项羽成了“兄弟”。
  • 第四次借势是起义军灭亡秦朝以后,借灭秦“先入关中为王”之势,刘邦当上了王,虽然是处于劣势的汉王,但是好歹是个王,这也为称霸天下迈出了一大步。所以,这次借势非常成功。
  • 第五次借势是刘邦想逐鹿中原,向项羽下挑战书,借义帝和秦人被祸害之势,找出了项羽的“污点”,列举了项羽的“十大罪名”,赢得了民心和正义,以为出师有名。所以,这次借势也很成功。

对于每一次借势刘邦都看的很准,所以几乎每次都很成功。虽然不一定全是他的主意,但是他同意或执行了,所以主观意识在他这里,算是他的成功。

二、善于隐忍



  • 第一次隐忍是刘邦在进入秦皇宫之后,看到了那么多金银财宝,贪婪至极,想据为己有,可是面对对他有死亡威胁的项羽的到来,把所有的财宝都封存给了项羽,化贪婪为隐忍,所以活了下来。这次张良唤醒了他活命的本能,所以隐忍成功。
  • 第二次隐忍是在项羽封王之后,把认为不好的巴蜀地区丢给刘邦,并让三王看住他,本想奋起反抗,被劝说后隐忍下来,谋得后路。所以这次隐忍也很成功,如果直接开战,项羽正愁找不到灭刘邦的理由,那么刘邦很可能被灭。
  • 第三次隐忍是在韩信灭掉齐国后,想被封为代齐王,刘邦正处于被项羽痛揍而一筹莫展的困境之时,正当发怒,张良提醒后,脸色陡转直下封韩信为真齐王。这次隐忍不得不说刘邦有演戏的天分,情势秒变,直接避免了韩信叛变的可能,所以这次隐忍非常成功。
  • 第四次隐忍是在刘邦约定韩信、彭越一起围攻项羽之时,韩信和彭越都没有按时来,结果又被项羽胖揍一顿,苦楚而愤怒,但是又不能发泄,还得给他们俩封地和封王,才来解围。所以这次隐忍也非常成功,是刘邦战胜项羽的关键所在。
每一次隐忍,不但化解了巨大的危机,还收获满满。所以,王者需要忍人所不能忍。

三、虚心纳谏

  • 第一次纳谏是在投奔刘邦之时,郦食其看到刘邦傲慢无礼,进行劝谏,刘邦听从,以礼相待,然后收纳了郦食其和其弟丽商以及他的四千多人马。
  • 第二次纳谏是在刘邦进去秦都城咸阳之时,以“关中王”自居,看到富丽堂皇的宫殿和众多的金银财宝,两眼放绿光完全沉沦于其中,不知道危险将至;在张良的劝谏,说明问题的严重性后,接纳退军至灞上,才避免了祸患。
  • 第三次纳谏是在是在定都城之时,接受了娄敬定都关中的建议,认为关中“金城千里,天府之国”,退可守,攻可出,于是迁都于长安。这为刘邦统一天下卖出了良好的第一步。
  • 第四次纳谏是在封官职之时,众人闹出了意见,于是张良拿出主意封刘邦最痛恨的人雍齿为什方侯,刘邦同意了,并让人迅速草拟了封赏人名单,于是众将领心安神定,都愿意跟随刘邦。
  • 第五次纳谏是在刘邦称帝后,由于曾鄙视儒生,认为凭征战四方夺得天下,经史典籍没有用处,靠武力就行,然而陆贾说:马上得天下,马上能治天下吗?刘邦听进去了,于是命陆贾著书论述秦失天下的原因,以供借鉴。
  • 第六次纳谏是在攻下齐国后,韩信想被封为代齐王,处于困境中的刘邦怒火中烧,在张良的劝解下,化解危机,封韩信为真齐王。但是刘邦心里已经留下了阴影。
  • 第七次是在刘邦围攻项羽之时,韩信、彭越为按时赴约,导致刘邦再次遇困,张良建议给他们封王封地,刘邦接受了建议,他们果然就来了,再次化解了危机。这次之后,他们在刘邦心里留下的阴影就更大了,所以危机一解除,立马解除韩信的兵权,并在之后设计杀了他们俩。

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往往会平易近人,也会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刘邦集结的人才众多。

四、知人善任
刘邦对于那些可以使用的人才,大量使用,来者不拒,跟他一起出道的萧何善于内政,就让他巩固后方,提供兵员和粮草;樊哙、曹参属于猛将,就让他们冲锋陷阵打仗;卢绾没什么特长,但是忠心,就让他跟在身边听使唤;郦食其善于耍嘴皮子,就让他担任使臣说客,游走于各诸侯之间;张良、陈平善于出谋划策,就让他们提意见谋划天下;韩信善于带兵计谋打仗,就让他领兵征战四方等等。凡是能使用者,一律使用,韩信带兵是多多益善,刘邦用人是来者不拒多多益善。

五、不留后患

刘邦这人有个特点,人才用完之后,感觉不利于自己,就立马采取措施不留后患,甚至不惜杀掉。项羽想与刘邦平分天下,以鸿沟为汉界分之,刘邦为了不留后患,等项羽松懈之时,转个身就撕毁盟约,越界攻击包围项羽,直至项羽灭亡才罢休;魏豹作战勇猛,想留着帮汉打仗,但是是反复之人,后来认为不利于共同守城,惧怕他临阵叛敌,所以杀掉;因感觉刘邦大肆杀害项羽旧部,臧荼起兵反汉,被刘邦斩杀;在韩信辅助击败最大的敌人项羽后,感觉韩信拥兵自重居功自傲功高盖主,刘邦立马采取行动,夺了他的兵权,授意吕后伙同萧何杀了他,还怕他的族人报仇,灭了三族,永绝后患;还有其他的异姓王等,罢免的罢免,杀的杀,逼反的逼反,逼逃的逼逃,不留后患。所以跟着刘邦的大部分功臣,都没有善终。

六、运气超好

  • 运气好之一,鸿门宴是项伯化解了刘邦的危机,而这个运气在于张良熟识项伯,并且关系非常好,虽然贿赂了项伯。
  • 运气好之二,刘邦攻击陈仓之时,受阻毫无进展,想退回去,运气在于赵衍知道有条小路可以绕道陈仓后面,而且告诉了刘邦,所以才攻下陈仓,灭三秦。
  • 运气好之三,刘邦与项羽对峙于广武时,一箭射中了刘邦的胸口,运气在于在当时那样的医疗情况下,刘邦竟然没死,也没有残废,堪称奇迹。

  • 运气好之四,刘邦被困荥阳,需要有个人代替刘邦去送死,运气好在于刚好有个叫纪信的不但长的像刘邦而且非常忠于刘邦,他接这活,让真正的刘邦趁机逃跑了。
如果没有好的运气,刘邦早死了N多回,历史必将改写。所以运气好,才能活到老。刘邦的好运气是既有偶然因素,也存在必然因素。

项羽,楚国贵族出身,勇猛无敌,犹如侠客豪士,所以不屑于“小人行径”。这也是他的短板。

一、错失良才

  • 由于项羽不喜欢阴谋诡计作战,所以冷落了兵仙级别的韩信,最终导致韩信走向敌对面,而成为项羽的最大敌人。
  • 由于刘邦集团陈平的离间作用,而使项羽错失军师范增。

任何战争年代,人才是致胜的关键,项羽错失这俩人才,直接加速了西楚的灭亡。

二、妇人之仁

其实项羽的妇人之仁应该叫做君子之为,主要有:

  • 鸿门宴之上,没有杀刘邦,错失良机。
  • 听项伯的意见,给汉中部分地区于刘邦,以便于刘邦更有利的逐鹿中原。
  • 彭城之战俘获了刘邦的家人,在用人质要挟刘邦之时,刘邦用不要脸的说法放弃家人后,项羽没有杀掉刘邦的家人。
  • 项羽把刘邦包围在荥阳,竟然相信刘邦投降,结果刘邦使用替身逃脱。
  • 与刘邦在鸿沟相持不下时,项羽竟然再次相信刘邦的平分天下的议和盟约,还送回了刘邦的家人。
项羽的君子行为在面对“小人行径”的刘邦的时候,肯定吃亏,所以项羽越做越小。

三、残暴不仁

  • 在攻占襄城之后,由于顽固守城,坑杀了全城军民。
  • 田荣未受封而自立为齐王,威胁到项羽,项羽于城阳大败齐军,愤怒而焚城杀投降的兵士。
  • 章邯投降项羽后,有反叛意向的秦军20万被坑杀。
  • 因为项羽进军咸阳受秦人阻挡,而且痛恨秦始皇,所以在进入咸阳后,大势烧,杀,抢,不计其数。

刘邦是一个这么能借势、这么能隐忍、听得进去意见、知人善任、运气这么好,而心狠手辣之人,在遇到一个这么不喜欢阴谋诡计而“妇人之仁”的项羽的时候,他们之间的为人处世以及性格的巨大差异,直接导致他们之间的处境形成了反转,所以,在项羽遇到刘邦以后的处境越来越被动,直至消亡。

西汉名臣陆贾有什么过人之处为什么有人说他有大智慧

1、口才极好、思维清晰、能言善辩。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到处游说,关键时刻,力挽狂澜。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家。

2、他胆大,在当时的情况下,第一个人提倡儒家思想,但又提出“行仁义、法先圣,礼法结合、无为而治”,为西汉前期的统治思想提供了一个模式。

3、辅佐刘邦,说服刘邦接受儒家思想,为后期儒学的普及打下基础。

4、刘邦死后,他溜之大吉,听说吕后乱政,又跑出来说服丞相和大将军联手和他一起诛灭了吕后。

一代名将韩信是如何走上败亡之路的你是怎样理解的

韩信(公元前231年一一公元前196年),淮阴人(今江苏省淮阴县),死于汉宫钟室(五风楼)。享年35岁。西汉王朝开国功臣,是中国历史上比较早的军事家,被后世尊称为“兵仙”、“神帅”,历任:相国、楚王、淮阴侯。西汉时期三杰(萧何、张良、韩信)。与彭越、英布并称汉初期三大战将。

韩信走上败亡的主要原因应是集权统治者意愿一一政治需要。

一、西汉建立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杆举行反秦起义,各地纷纷加入反秦暴政统治。公元前208年,项梁、项羽召集农民起义,紧跟着刘邦也率军起义。公元前207年,项羽在巨鹿消灭秦主力;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军攻占秦都咸阳,立西汉。

公元前206一一202经过四年的楚汉战争,以项羽自刎于乌江身亡,才告结束。西汉王朝也是以此作为象征,成为真正的统一国家,刘邦(汉高祖)。而公元前206年一般都定为两汉时期。

二.汉高祖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措施

汉初,高祖即位不久,他叫谋士陆贾探究秦亡的原因和历代兴亡教训。陆贾对汉高祖说:“秦措暴众、用刑太极”,因而导致,“敌人众多,天下逾乱”。最主要的是“集权分散”。于是,高祖采纳他建议。且把同姓亲族子弟分封为王。这才是导致韩信走上败亡的真实原因,请看:

(一): 韩信功勋(虏税、破代、平赵、下燕、定齐、、潍水歼杀龙且、垓下破项羽致使乌江自刎),韩信原为项羽部下,由于不受项羽重用(夏候婴推荐后,只封拜治粟都尉),不满现状。后投靠刘邦军队,期间也曾出现过类似之前情况,以及“萧何月下追韩信”的传说和“登台拜将”等等,今且不做详谈。

汉高祖如果抛开韩信,也许不可能夺取楚汉战争的胜利(至少没有那么快消灭项羽)。下面主要分享几个重点战役:

首 先,公元前(206年8月),楚汉战争进入初级阶段:历史上著名的破三秦的典范,(韩信命士兵假修栈道,暗地里自己带兵,越秦岭,攻陈仓),而迫使章邯率军从废丘仓促率军驰援陈仓;途中被汉军击溃;重折回废丘、好峙又于壤东、好峙两地再次被措败,致使章邯部被围歼废丘。然后,破关中而平三秦。此役协战将领有曹参,樊哙两将为先锋。取得对楚开战的初步胜利。

(二)、井陉口之战和南下垓下之战

公元前(204年),韩信在今河北井陉以东,井陉口,对赵军指挥战斗,以出奇制胜的战术灭了项羽分封的赵国。此役中,韩信只用不足的3万劣势兵力,背水一战(置士兵于死地,不战也死,战也死,的心理战术,从而达到鼓舞士

气的战例),奇袭赵营,一举歼灭了号称强悍的赵军军队共20万兵力。斩赵主将陈余,活捉赵王歇,灭了赵国。此役为汉高祖最终结束楚汉战争,统一全国,奠定了战略优势。

垓下之战公元前202年,楚汉争霸已进入决定性阶段。楚汉两军在垓下,(今安微灵壁南)汉军对楚军以绝对优势,向项羽部以歼灭战的形式(十面埋伏),进行战略决战。刘邦挂帅,韩信、彭越、英布、樊哙、刘贾、陈平各将领,谋士张良、萧何等各路汉军共计40万军将士,对只有10万士兵的楚军实行桶式围歼。主力韩信中路先锋,左路孔熙,右路陈贺,刘邦和周勃跟进断后。初战,韩信略有不利,挥军后退,诱惑楚军进攻。左右两路夹击,后路和韩信再掉头反攻,楚军退守。韩信再次利用攻心术,使楚军士兵丢枪弃甲,出城逃离或投降。迫使项羽只带几百号人马,星夜出城逃离,后被刘邦5000余精兵逼项羽于乌江自刎身亡。持续4年之久的楚汉争霸战宣告结束。

从以上可以看出韩信功高盖汉。正因如此,刘在册封韩信从相国后,为了巩固刘氏江山,遂步设计陷阱,置韩信于死地,先以谋反之罪,遂步降职。(相国》夏候婴),诱使韩的情绪和行动被套入所设置好的套路中,然后由萧何设计诱入五风楼而殊杀,且殊连三族。

刘对韩的殊杀,并非韩有罪,而是采纳陆贾之策,为了江山,排除异姓,而导致韩信走向败亡的归宿。韩信的一生,历战无数,上面只分享较为重点三役。亮点:就是将谋并存,很多战例都是兵家典范。他还与张良共篇兵书。弱点好功高傲,也就是这点才引火烧身。

自古以来,权力之争都是生死殊斗。如“杯酒释兵权”都是为了帝位的牢固,最后兔死狗烹。

刘邦曾这样评价韩信: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国士无双,功高无二”。

元朝为什么不足百年

忽必烈于1271年建立的元朝,结束了之前长达数百年分裂割据局面。元朝是将多个长期互不统属的势力整合成为一个新王朝。中国历史上同样背景的王朝有秦、晋、隋,而元朝的统治时间最长。但比起明清,元朝确实短命。

元朝是少数民族第一次完全统一中国大地,既缺乏经验借鉴,又自持弓马强盛。元朝的主要问题就出在它的不够虚心上,对于统治中国大地的复杂性和难度领会的不够,最终导致权力的争夺激烈化,由此出现政局不稳、统治质量下降。如此时能出现一位“中兴之主”,元朝则可以再延长几十年。

为什么元朝统治不足百年?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1、元朝重武轻文,不开科举,导致君主专制不够强化

宋太祖赵匡胤为大宋制定的国策是重文轻武,导致国家长期的积弱、积贫,最终被蒙古人所灭。而元朝为了吸取大宋教训,开始重武轻文,极端的蔑视文人。文人在元朝户计制度分类中排名第九,文人地位仅高于乞丐,就成了“臭老九”。在蒙古人看来,儒生就是大汉民族的萨满祭司。这种歧视,导致大量的读书人没机会去做官,只能写写元曲了却一生。但对元朝来说,失去了文人的支持,统治必定不会长久。

对于马背上的蒙古人来说,迟迟不开科举也是有原因的。蒙古人、色目人等所谓的高级人种,怎么考得过汉人。元朝统治阶层也意识到了科举的重要性,在元仁宗时期恢复了科举,但为时已晚,这个时候距元朝灭亡仅有40年了。而且元朝的科举是对汉人存在很大考试歧视的。汉人只能做低等官,这样就失去了大量优秀人才。可以说,元朝迅速地衰败,就在于失去了大量优秀的文人。

元朝的统治者对于中国所固有的这套外儒内法的统治方略揣摩的不够,如忽必烈抱着实用主义态度,斥责“科举荒诞”。可见他对于意识形态在巩固皇权方面的重要性认识的不够。等忽必烈想要推行科举时,面临着来自蒙古、色目权贵的阻力,同时也是他强化君主专制的阻力,元朝制度的基本格局也就定型了。这就是后世所说的君主专制的不够强化,以致家天下的局面无法稳固。

2、元朝权贵拒绝进行汉化,没有真正推行儒家治国思想

虽然忽必烈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元朝的名字就是他根据《易经》中“大哉乾元”的典故取的,由于蒙古初入中原统治,蒙古统治层的传统势力强大,如果急切的推行汉化会造成局势不稳定,所以忽必烈就将元朝的尊儒汉化事情留给了太子真金去完成。没想到的是,金真太子英年早逝,彻底打乱了整个元朝的统治步伐。

忽必烈的后代都很昏庸,且很短命,根本没有学习汉文化的机会,虽然也曾出过一个写诗的元仁宗,但也属灵光一现。元仁宗自小受儒家思想教育,他略懂得儒家经典,即位后也曾经推行过“以儒治国”,但由于那些守旧的蒙古权贵势力强大,他的汉化倾向受到打击,他唯一对汉文化的贡献就是重开科举。与此相反,清朝却完成了汉化,虽然开始也是抗拒,甚至剃发易服,但康熙让大量汉人进入朝廷做官,不知不觉就汉化了。蒙古就是完整的来,完整的走。

3、元朝皇帝大多数短命,致使政局动荡国策无法延续

元朝皇帝基本都很短命,平均寿命只有28岁,而宋朝皇帝的平均寿命为51岁,唐朝的是45岁,明朝的是41岁。相比之下,元朝皇帝的寿命是非常短暂的。因元朝皇帝的短命,使得元朝的统治阶层极其脆弱,形成了恶性循环。政局的动荡,权力的更迭,使得元朝既定的国策无法贯彻执行,统治阶层的精力主要放在了权力的争夺上。

元朝自元仁宗后期就进入了极为动荡的局面,其子英宗20岁即被杀,即位的也孙铁木儿也只有25岁,由于宫斗死后连谥号都没有,其后的继承人阿速吉八在8岁时就被杀,其后的文宗、明宗也都只有28岁,元宁宗懿璘质班7岁病逝,唯一长寿的就是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也只有50岁。如此多的短命皇帝,注定了元朝的快速灭亡。元朝这样被无情的数次打断,能存活近百年,实属不易。

再回到开头,元朝的统治背景类似于秦、晋、隋那样的王朝,是把多个长期分裂对峙的势力统一起来开创的新王朝。这样的王朝,本身统治就很复杂,基础不稳,短命就成了这类王朝的宿命。元朝中后期的缺乏儒学的暴虐统治,再加上天灾连年,民不聊生,导致了元末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其根本原因就是元朝统治阶层对于统治中国大地的复杂性和难度领会的不够,皇权专制的不够强化,才使得元朝不能长久。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