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的交战双方是(历史上的长平之战讲的是什么)_渑池_之战_秦王

本文目录

  • 历史上的长平之战讲的是什么
  • 长平之战中,如果韩信指挥赵军,白起指挥秦军,结局会怎样
  • 谁知道“长平之战”交战双方是谁

历史上的长平之战讲的是什么

历史上的长平之战,实际上的就是赵国的兴衰史。战国七雄的赵国,在这场战争以后就衰弱下去了。

著名的成语典故“将相和“,“渑池之会“,“纸上谈兵“,这些都是出在这个时期。

齐,秦争雄的时候,赵国在公元前302年开始学习北方的胡人骑马射箭的本领,改穿便于作战的胡人服装,进行军事改革,很快就强大起来,当齐国衰败之后就出现了赵,秦抗衡的局面。

有一个生动的故事,讲的是赵秦抗衡的事情。

公元前279年的渑池之会,宴会间秦昭王要求赵惠文王为他鼓瑟。然后由秦史官记载“某年某月由秦王命令赵王鼓瑟“。赵国的上大夫蔺相如不畏强秦,愤然拿起一个瓦盆走到席前,硬是要求秦昭王敲击。秦昭王不肯敲击,蔺相如厉声说道:大王若不敲击,我就要在五步以内引劲血溅污大王的衣襟了!秦王没有办法,只好敲击一下。赵史官也来记下“某年某月赵王命令秦王打击瓦盆”。这个故事就是我们中学课本上读的“渑池之会“。

渑池就是今天河南的渑池县,现在那里仍保存着秦赵会盟台等古迹。渑池之会十年后,秦王发兵攻打赵国,被赵大将赵奢打得大败。又过了八年,公元前262年秦将白起又率兵攻赵,赵国倾全国之力由老将廉颇率军与秦对战于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老将廉颇老谋深算,算准秦军劳师远征,急于求战。他就高垒屯兵,挫其锐气,来个拖字决,与秦军比消耗,相持整整三年!秦国消耗巨大,也想出个主意,造谣说“廉颇老了,不能打仗了,秦军最怕赵括,赵括要是来了,秦军就倒大霉了“。

赵括是大将赵奢的儿子,自幼熟读兵书。谈起兵法来是振振有词,连他父亲也辩不过他。然而富有实战经验的赵奢深知儿子几斤几两,只会纸上谈兵,大不以为然。说:括不领兵打仗则已,如若领兵,使赵国败亡的就一定是他!

昏庸的赵孝成王竟为秦军的谣言所蛊惑!果然撤换了廉颇,把赵括派出来了。赵括到了长平,就反廉颇之道而行之,改防御为进攻(他真以为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呢?)。秦军当然求之不得,立即假装败退,赵军追赶直到秦军的壁垒之下。秦军乘势迂回包抄,切断了赵军的粮道与退路。赵军被围困46天,粮草断绝,以致后来人相食!再后来,赵括突围的时候被射死,全军投降。秦将白起竟然把40万战俘活埋!只放回240名年幼的俘虏。~人屠白起由此而得名。

从此,纸上谈兵也就成为讽刺那些不务实际,只会空谈的一个历史典故。赵国的实力自长平之战后就衰竭了,至此,东方六国再没有哪一个可以同强秦争雄斗胜了。

这段历史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

多有疏漏,敬请指正,谢谢阅读。

长平之战中,如果韩信指挥赵军,白起指挥秦军,结局会怎样

武安君白起,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一生驰骋疆场,横扫千军,屡立战功。我们来看一看他一生骄人的战绩:公元前293年,秦军为了打开东进中原之路,由白起率领军队展开了伊阙之战,魏韩24万联军被打的稀里哗啦,为秦军东进之路扫平障碍,白起一战成名。伐楚之战攻陷楚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担任秦军主将30多年,攻城70余座,一生无败绩。

刘邦携六十五万之众占了项羽的老窝彭城,屁股还没有捂热,被项羽三万精兵揍的溃不成军。韩信出场了先破楚军于京、索之间,平定魏国。请命北伐拿下代国,韩信越打越强。刘邦有了想法,于是收了韩信的强兵 ,一万两千老弱给你背水一战去吧。赵国败了,燕国降了,潍水全歼龙且二十万楚军。潍水一战打没了项羽的一半家底。初汉五年会师垓下,四面楚歌 ,项王末路。

一个是战国四雄之首,一个是初汉三杰之一;一个是战神,一个是兵仙;一个是为了征战而生;一个是为了战争而活。

如果是韩信指挥秦军,白起能赢,韩信也能赢。一个缕缕带着弱兵能打胜仗的将军,什么奇迹都能发生。

环境的变化,地里位置的优劣,后勤补给的保障 ,在冷兵器时代都能决定一场战役的胜败。更何况秦赵当时在兵力上骑虎相当。

最后说一句,武安君和淮阴侯在我看来真的不分伯仲,连最后的归宿都殊途同归。

谁知道“长平之战”交战双方是谁

长平之战的交战双方分别是秦国和赵国。秦军将领是白起。赵军将领是赵括。原本是廉颇,后来赵王中了离间计,换廉颇为赵括,输了战争,导致最后丢了国家。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