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曼昱为什么能横扫陈梦和孙颖莎,她的实力到底有多强?国乒大魔王陈梦险胜日本一姐早田晋级,她们实力为何如此接近_奥运会_力量_选手

本文目录

  • 王曼昱为什么能横扫陈梦和孙颖莎,她的实力到底有多强
  • 国乒大魔王陈梦险胜日本一姐早田晋级,她们实力为何如此接近
  • 陈梦,王曼昱,孙颖莎,王艺迪,巴黎单打四选二,谁会入选
  • 陈梦的时代特点,排名第一的是孙颖莎,夺冠最多的是王曼昱吗
  • 为什么王曼昱和陈梦打王艺迪很容易孙颖莎打王艺迪却直落下风
  • 优势体现在力量上,陈梦对战队友优势为何很大

王曼昱为什么能横扫陈梦和孙颖莎,她的实力到底有多强

王曼昱一直都很强。从年龄上看,陈梦应该属于处在巅峰的年龄,她的技战术很难有提升的空间了。王曼昱22岁,比孙颖莎大一岁多,俩人属于同一档,而且俩人都是球风强硬彪悍,偏男性化打法,技术特点也很相似,都是正手能够一拍定乾坤反手也强悍,防守无死角的这种。王曼昱身高手长我个人觉得优势稍大孙颖莎。就今天的比赛来看,王曼昱发挥的更稳,细节处理的更好,心态也更沉稳。所以今天王曼昱夺冠绝对是实至名归。从4:0的大比分上看是横扫孙颖莎,但是如果有看比赛的话,其实王曼昱赢得并不轻松,两人的实力应该是伯仲之间,有时候高手过招输赢在毫厘之间,这种情况心态更沉稳者赢面更大,当然有时候运气也会对比赛产生一点点变化。就目前来看,王曼昱并没有说可以碾压孙颖莎,孙颖莎也不是没机会战胜王曼昱。当然最主要的是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庆幸乒乓女队出现绝代双骄,希望她俩能够继续成长,加油!

国乒大魔王陈梦险胜日本一姐早田晋级,她们实力为何如此接近

WTT冠军赛女单一场焦点之战,国乒“大魔王”陈梦对阵日本一姐早田希娜,结果两人激战5局,最终陈梦险胜晋级。观看了整场比赛之后,球迷们也有一种这样的感受,那就是陈梦的实力与早田并没有拉开差距,那么“大魔王”陈梦是在故意放水,或者受肩伤影响吗?

陈梦并没有调整到最佳状态,肩伤只不过是一个火疖子,早田希娜有爆冷的能力。

不管是球星挑战赛,还是冠军赛,现在总是给人这样一种感觉,马龙、王楚钦、梁靖崑等人跟外协会的卡尔森、弗朗西斯卡、庄智渊实力差距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仅仅是两个赛事“连轴转”,国乒在男单、女单上就已经有冷门产生了。对于“大魔王”陈梦与新晋日本一姐早田希娜的这场较量,我们也感觉双方实力非常接近。

1.一个状态打得跌跌撞撞,一个是手感正火热。“大魔王”陈梦宣称因为肩伤,不得不退出球星挑战赛之后,她也失去了在前一站赛事上热身的机会。养伤期间陈梦还晒出了肩部的伤势,结果就是一个火疖子流脓了。正是没有实战热身,陈梦在前2轮都是打得跌跌撞撞,3:2杨晓欣险些被爆冷,3:1佩索茨卡,这两个对手的实力一般,也没有让陈梦的状态能够提升到最佳,直接就形成了与早田希娜的碰撞。陈梦本身就是慢热型选手,而早田希娜的搏杀十分犀利,两人从一开始交手,就火药味十足。冠军赛半决赛前都是采取5局3胜制,这种相对较短的赛制也更容易爆冷。

如果说打7局4胜制,越打到后边陈梦的相持实力,就越能体现出来。事实上,比赛的过程也反映了这一点,早田在决胜局都是有机会拿下陈梦的。早田希娜在球星赛虽然单打也是过早出局,但是她在女单、女双、混双上都有充分热身,应该说手感、状态都好于陈梦。陈梦跟早田希娜有近4年没有交手,对早田现在的实力陈梦是没有上手体会过的。与伊藤美诚的近台“三板斧”不同,身高达到1米65的早田希娜,退到中远台正、反手也可以与陈梦强强对轰。

陈梦打得比较费劲的原因:第一,她接不好早希娜的发球,第4局丢掉就是陈梦在接发球上失分太多;第二,陈梦要想像之前那样一、两板打穿越早田希娜,已经不可能。对于早田希娜多板的相持对轰,陈梦还有些准备不足。陈梦打相持是靠实力,而早田打相持则更侧重于搏杀,因此球的杀伤力也更大。陈梦自己也觉得没有拿下早田希娜的把握,在决胜局8:7领先时,还主动叫了技术暂停。如果不是早田希娜最后几个球接发、抢攻过凶,国乒一姐陈梦是真有倒在早田拍下的可能。

半决赛采取7局4胜制,不管对手是王曼昱,还是伊藤美诚,陈梦要体现“大魔王”的实力

国乒女队自邓亚萍、王楠、张怡宁之后,就再没有出现过“大魔王”式的人物。李晓霞、丁宁、刘诗雯互有胜负,都不具备统治力,因此也算不上“大魔王”。陈梦作为国乒新“一姐”,世界第一排名曾长达2年,又拿到了世界杯、奥运会两个大赛单打冠军,应该说是新一代的“大魔王”了。在接下来她最擅长的7局4胜制里,陈梦还是要打出“魔王”的风采。

1.陈梦对王曼昱曾送出9连败,对伊藤保持全胜。由于下一场女单的对决还没有开始,我们不知道王曼昱、伊藤美诚谁会胜出。不过以“大魔王”陈梦的实力,战胜这两个小将还是没有问题的。在马琳的指导下,陈梦破解了孙颖莎,并送其5连败,对阵王曼昱在2019年之前,更是送出了9连败。“鳗鱼”几乎要被陈梦收入“10连败”俱乐部了,虽说两个人都声称有伤在身,与陈梦的火疖子相比,王曼昱的膝伤在球星赛打伊藤时,是做了针灸,吃了止疼药上场的。因此,在伤病更重的情况下,王曼昱有可能被陈梦击败。

至于伊藤美诚,在“大魔王”陈梦面前还从未有过胜绩。火疖子的脓水被吸出之后,又有了早田希娜这样的对手来热身,还没有球星赛的“连轴转”,陈梦在体力精力,以及技术状态上都将来到顶点。放弃在球星赛与孙颖莎、王曼昱、王艺迪恶战,选择单打冠军高达1000分的冠军赛来复出,陈梦这一招也叫姜还是老得辣。希望在接下来的比赛中,陈梦还是要打出“大魔王”的风采吧。

大家觉得早田希娜为何能跟“大魔王”陈梦纠缠到第5局,而且决胜局比分还如此接近。陈梦是有意像猫捉老鼠那样欲擒故纵吗?欢迎各位留言、探讨,感谢关注!我是骑马寺的少年。

陈梦,王曼昱,孙颖莎,王艺迪,巴黎单打四选二,谁会入选

2024年巴黎奥运会距今还有近两年时间,届时陈梦已经30岁了。她能否把最佳状态保持到那时真的很难说。从几十年来中国女乒队员的状态看,把最佳状态保持到30岁的几乎没有。据此判断,陈梦参加巴黎奥运会女单的可能性不大。

王艺迪近期有涨球了,排名也跻身前四,她打球的勇猛不亚于男选手。但她也有短板,一方面是她打削球还有些不过关。另一方面是她灵活性不够,一旦遇到不熟悉的打法容易陷入被动,一旦被动了很难扭转局面。所以在奥运会这样重大比赛,她还是有些让人不放心。

前四名当中,除了陈梦和王艺迪就剩下孙颖莎和王曼昱了。这两人正是运动生涯的鼎盛期,所以这二人是巴黎奥运会女单不二人选。

陈梦的时代特点,排名第一的是孙颖莎,夺冠最多的是王曼昱吗

去年东京奥运会,陈梦宣布自己时代来了,对此无数陈梦的粉丝感同身受。不少球迷认为现在就是陈梦的时代,可是金量最高的世乒赛冠军被王曼昱拿到了,要不然陈梦就是大满贯了。因为历届大满贯选手都拿过全运会的女单冠军,可是陈梦就没有拿到。

不管陈梦的粉丝寻找多少原因,都无法用时间去弥补这个大赛没有获得的遗憾。3月份陈梦夺得大满贯赛事的单打冠军,可是这个冠军跟世乒赛与全运会能比吗?在大满贯的标准里,并不是说拥有大满贯三个字就是大满贯选手了。

这一年的时间里,王曼昱面对陈梦的比赛只输了一场,连续在国际大赛击败陈梦夺冠。现在陈梦面对王曼昱的比赛,确实没有把握获胜,自从东京奥运会结束之后,单打夺冠最多的一个国乒选手就是王曼昱。

现在就连陈梦的粉丝也不得不承认,目前国乒最有战斗力,最有竞争力的就是王曼昱。自从东京奥运会一结束,王曼昱就展现出了强劲的竞争能力。这跟奥运会开赛前形成鲜明对比,陈梦也想出了很多限制王曼昱的办法,可是都没有达到效果。

虽然每次双方都是打到决胜局,但从比赛的过程来看,陈梦总是比分领先被逆转。似乎只要比赛拖得时间越长,陈梦的比赛专注度一定会下降。陈梦比赛的三板斧用完之后,王曼昱会显示出更加强大的反制能力。

同样是受伤,但是王曼昱受伤之后反而更加具有逆转的能力。越是受到伤病的困扰,王曼昱反而越是体现出了更加强大的爆发力。这说明王曼昱正处于职业生涯最好的阶段,而且比赛的抗压能力越来越强了,不会轻易被打败。

在技术上王曼昱的发挥越来越稳定,虽然陈梦发正反手短球限制王曼昱在接发球环节直接进攻。可是打到相持球阶段王曼昱反而更加有耐心,这本来就是陈梦最擅长的技术,可是王曼昱进攻力量上来之后已经抹平了技术差距。

奥运会已经过去一年多的时间了,陈梦还是没有在技术以及成绩上反超王曼昱,连续止步单打半决赛,已经被很多球迷看出来竞争力的力不从心了。如果还具备顶尖的竞争力,怎么会连续打不进女单决赛呢?

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其他几个主力选手会进入职业生涯的成熟阶段。而陈梦下届奥运会就到30岁了,想要跟队友去竞争奥运会的参赛资格,目前看起来并不现实。因为国乒要从长远的培养角度,去重点培养年轻选手。

如果下届奥运会继续给老将参赛名额,那等于是挤压了年轻选手上升的空间。陈梦现在就是不参加国乒比赛,国乒也不会丢冠。而且王曼昱、孙颖莎都有奥运会的参赛经验,下届奥运会确实不需要陈梦的参赛经验做支撑了。

又不是说老将年龄越大越有比赛经验,要真是这样的话,那日乒团体世乒赛为什么没派老将去参赛呢?老将的技术跟年轻球员相比是存在距离的,年龄越大比赛的专注度越差。

今年上半年,陈梦的粉丝总是以她的世界排名来证明陈梦的竞争力。可如今排名世界第一的竟然是孙颖莎,这样很多陈梦的粉丝不再拿世界排名来证明陈梦的优秀了。因为已经排名世界第二了,再去拿世界排名跟其他球迷硬怼,是没有说服力的。

事实上,世界排名从来不能证明一个选手的实力强大。如果一个选手每次都是单打独斗的参赛,那这个选手的世界排名含金量是挺高的。如果一个选手总是参加低级别的赛事,通过参赛的频次去累积国际积分,也没有什么说服力。

国乒几个主力选手总是放在一起参赛,在外战能力上有些选手的分组就是非常好,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对战强敌。所以虽然孙颖莎跟队友竞争力不高,但是外战是最稳定的。而陈梦的外战稳定性是主力选手当中最差的一个,这一点需要强化。

随着陈梦成为世界第二的排名,她的粉丝也不再着重强调这是陈梦的时代了。主要是缺少了成绩做支撑,2020年上半年的时候很多粉丝还认为现在的陈梦是无敌的存在。可是7月份的两站赛事之后,持有这种观点的球迷已经很少了。

更确切地说,如今确实是双子星的时代。国乒现在混双跟双打完全依靠孙颖莎和王曼昱,陈梦在这两个项目上都没有参与,缺少了双打的存在感。单打比赛的外战是靠孙颖莎和王曼昱支撑,这两个选手对战伊藤的次数是最多的。

球迷光认为陈梦遇不到伊藤美诚,为何王曼昱跟孙颖莎就能遇到?长达两年的时间遇不到,很显然是缺乏说服力的。去年奥运会的女团决赛,陈梦只要出战第一单打就能对战伊藤美诚,所以说拥有交手的条件。

那些认为两人遇不到的粉丝,都刻意回避奥运会女团决赛的事情。所以现在是谁的时代确实一目了然,随着时间的推移球迷都变成了火眼金睛。不知道广大的球迷朋友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关注二郎神侃球,带给你最纯粹的乒乓球思考。

为什么王曼昱和陈梦打王艺迪很容易孙颖莎打王艺迪却直落下风

谢邀!

我个人觉得,好人缘的孙颖莎打内战时,心态上有一分“善意”,与她外战表现最大的不同,首先是狠辣劲儿不足,内战外战,判若两莎!

第二,昨天的比赛,王艺迪发挥得很好,控制住了比赛的节奏,也限制住了孙颖莎的发挥。抓住孙颖莎反手相对较弱的短板,快攻孙颖莎反手,憋住,不让莎侧身,正手使不上,优势发挥不出来。

昨天,弹幕里不少人再叫:莎莎别练反手了……莎也不想呀,但明显莎被捆住了,被动。

从全运会到乒超联赛,孙颖莎输王曼昱王艺迪……莎粉用换拍说,替莎莎解释输球。我个人觉得,这肯定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孙颖莎打法够先进,但变化还是不够多,武器库里技战术的储备不够多……王曼昱打球已经男性化了,打王曼昱,事实上就是跟打男单。孙颖莎努力在向男性化打法靠,但不如王曼昱彻底,力量速度左右控台都落了下风。想想马龙打球,处理球多合理,力道也是收放自如的,变化莫测,虚虚实实,绝不是一味加速加力,用自己的节奏控制对方,坚持以自己为主的战术体系。孙颖莎变化少了,被对方控制了节奏,这其实还是曝露了实力的不足,往好的方面说,孙颖莎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希望莎莎多学学马龙吧!

优势体现在力量上,陈梦对战队友优势为何很大

陈梦在国家队的队龄已经长达15年,在职业生涯早期陈梦一直被丁宁、朱雨玲、刘诗雯所压制,大赛上没有取得突破。40+大球之后,身高达1米66的陈梦,充分体现了她力量上的优势,世界第一的名头保持长达2年以上,世界杯、奥运会连续揽入2冠。那么,陈梦崛起的因素到底在哪里呢?

球体变大+无机胶水使用,使得球速下降超20%,阵地式对轰、力量比拼陈梦占优。

陈梦之前在小球时代成绩并不是很出色,就是源于她下肢移动能力偏慢,导致她一味跟着刘诗雯近台的挥拍速率在走,左扑右防之下,处于被动防守的陈梦,也很难打出自己的力量优势。

1.40+大球陈梦继李晓霞之后,成为新一代力量派掌门人。在陈梦之前,李晓霞被队友们称之为女子乒坛的“小威廉姆斯”,又称之为“李大锤”。就是因为李晓霞的力量,比其他女选手要大上一号。李晓霞退役之后,同样来自山东女队的陈梦,接过了力量派打法掌门人的称号。在40+球这种强强对轰时代,站定了正、反手发力,让陈梦在对阵丁宁、朱雨玲、刘诗雯上占据了上风。刘诗雯在2019年布达佩斯世乒赛前,对陈梦几乎是2年不胜。小枣最终对陈梦送出11:0,并不是她技术上、力量上有多么先进,有多大优势,主要是刘诗雯在无路可退的情况下,打出了她少有的果敢和坚毅。

40+大球以前,陈梦的两个短板导致她一直在大赛单打上难以突破:第一,就是脚下移动缓慢,球路以反手相持为主,比较单一;第二,大赛心理不过关。陈梦先后在亚运会决赛负于王曼昱、亚锦赛更是输给了平野美宇、亚洲杯负于朱玲、世乒赛倒在29岁的刘诗雯拍下。数次大赛决赛心理崩盘,还让陈梦有了“女版王皓”之称。40+球之后,球体变大+无机胶水的使用,让球速减慢了20%以上。在这种速度下,陈梦能够跟上刘诗雯等人的击球节奏,站定了打“阵地站”式的相持,陈梦的力量优势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球速变慢之后,速度不是首要因素,反而力量成为主导因素。像日本的伊藤、平野这种“速度流”,全部倒在王曼昱拍下尝尽失利,就是体现了一力降十会、大力出奇迹的作用。我的力量比你大、击球质量比较高,就是能够限制你的速度。伊藤美诚唯一没有攻克的国乒主力就是陈梦,对于输给陈梦,伊藤美诚和她的教练总结到:“陈梦选手的下肢力量太突出了。”可以说,40+大球淘汰了丁宁、朱雨玲这种防守反击型的打法,却成就了“力量女王”陈梦。

力量型打法vs女子技术男性化,陈梦逐渐被王曼昱更强势持后来者所取代。 

女子技术发展迅速,国乒早在蔡振华时代,就提出了女子技术男性化。刘国梁把男队教练肖战调整到女队,也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这个目标到了王曼昱、孙颖莎这代球员,技术才真正实现了女子技术男性化。

1.陈梦是40+球的开拓者,王曼昱是40+球的终结者。确实,40+大球让陈梦体会到了她力量上的甜头,但是这种甜头并没有品尝多久,就被后一种真正令人畏惧的女子技术男性化打法给取代了。刘诗雯在与王曼昱全运会打完混双之后,就曾说:“王曼昱现在的击球与男球员并没有多大差异,我们不能把她拿混双来看,应该是可以媲美男双了。”陈梦在东京奥运会之后,被王曼昱送了6连败,就是她的力量优势在新生代面前,已经很难体现出来了。大满贯新加坡站女单半决赛,陈梦与“大力迪”对轰反手,就已经有些顶不住了,而王艺迪在刚刚结束的冠军赛上,她反手“连珠炮”式的火力输出,在王曼昱面前却给人以小鱼吃大鱼的感觉。

王艺迪反手对轰上,比王曼昱又差了一个级别。前国家队队员方博、闫安都说过:“现在一些男子的台内暴拧技术,王曼昱、孙颖莎并不感觉到困难,而之前这样的技术在女队是不可想像的。”我们可以观察刘诗雯的反手,就是以快撕为主,而王曼昱则可以像张继科那样直接暴拧。陈梦在王曼昱、王艺迪没涨球之前,确实是40+大球的开拓者,然而王曼昱、王艺迪反手升级之后,现在王曼昱反手实力,是一切对手的终结者。不管是台内接发球直接暴拧、中远台相持反拉、防守,王曼昱现在的男子化打法,已经超越了陈梦的力量派。

陈梦在丁宁、朱玲雨、刘诗雯走下坡路时,体现出了她力量为王的优势,而王曼昱、王艺迪在反手技术的精进上,更兼具男性化的打法,孙颖莎是少有的女子以正手杀伤为主的球员。技术革新可以淘汰一些球员,也可以催生更强大的王者。大家如何看待陈梦的崛起,与她现在对阵以王曼昱为首的新生代?欢迎各位留言、探讨,感谢关注!我是骑马寺的少年。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