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为何二战期间的苏联和英国要瓜分伊朗
- 为什么清朝末年帝国主义没有将中国完全瓜分
- 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七国要求瓜分中国,为何美国跳出来坚决反对
为何二战期间的苏联和英国要瓜分伊朗
首先要科普一下,别看伊朗是个中东国家,当年可是跟苏联接壤的,北方连接着苏联的加盟共和国——阿萨拜疆、土库曼斯坦;跟另外两个苏联个头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隔里海相望。甚至,在民族、宗教方面,也长期一度处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形之中。
比如,现任的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追根溯源的话,竟然不属于波斯族,而是伊朗境内的阿塞拜疆人,与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阿塞拜疆同为一个民族。当然了,这主要跟苏联地盘实在太大有关。
二战时的伊朗,只能说是“险些”被瓜分,最终还是靠着美国,挣扎着保持了独立。
上世纪20年代,巴列维王朝刚刚建立的时候,就跟魏玛时代的德国打得火热。双方经贸互补性非常强,德国的工业非常仰仗伊朗的石油资源,伊朗的军备、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离不开德国的技术支持和投资。
纳粹上台后,大规模扩充军备,对石油、油化工产品和粮食的需要越来越大,加上人家伊朗(Iran)的名字就来源于Airya,也让充斥着狂热种族主义理念的德国高层产生了莫名的亲近感。
二战初期,号称为“中立国”伊朗,不但拒绝了英法提出的驱逐所有德国人的要求,还继续向德国出售战略物资。
巴列维王朝的伊朗为了既得利益,坚持脚踏两只船,除了主打亲美外,在“中立国”的幌子下,就这么明里暗里的跟德国亲亲我我。
(时任伊朗国王礼萨·汗,他就是巴列维的爸爸)
此时,被打的晕头转向的英国,基本都忍了。毕竟,在德国的“闪电战”下,连欧洲陆军NO.1的高卢雄鸡都倒了,几乎就剩自己一国在死扛,实在是顾不上。
然而,随着1941年6月22号,苏德战争的开始,形势又有了新变化,不但英国不忍了,连苏联也坐不住了。
很显然“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为了让苏联在东线拖住德军,生死存亡之际,英国抛弃了一向拿来说事儿的,意识形态啊、共产主义威胁啥的,开始主动向苏联提供军备援助。
考虑到,在制空权和制海权都比较弱的情形下,这些物资如果走海运的话,被德军轰炸机和潜艇中途拦截的几率很高。
在欧洲走陆路呢,苏联以西的欧洲,不是德国的占领区,就是他的仆从国。
因此,最佳选择,就是通过伊朗,用铁路输送到苏联境内。
只是,想当年,伊朗铁路可是德国人帮着建好的,管理者也由德国人担任。而且,在国际法的层面上,作为所谓的“中立国”也确实有权利自行决定让对方过或者不过。
更要命的是,长期以来,德国在伊朗的“侨民”,除了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商人,也充斥着不少间谍。这些人有的已进入到了伊朗的要害部门,对其政府高层领导施加着强大的影响力,操控着社会舆论,甚至有些伊朗的权利人物都被忽悠的倾向于加入轴心国,跟纳粹结盟了。
此情此景下,英国跟苏联一合计,决定,既然好言相劝的话伊朗不从,那么干脆“灭口”算了,看伊朗这个军力,不会太费劲的。
结果呢,还真就这么回事。1941年8月25日,英国和苏联从南北两个方向,同时向伊朗发动进攻,英国这边,从伊拉克出兵,仅仅拿出了两个印度步兵师、一个空军中队、一艘护卫舰和一艘澳大利亚武装商船,稍微跟伊朗军团大了个照面,就全歼了伊朗海军,还有导致了一位伊朗海军司令“壮烈殉国”。
苏联这边呢,大国的体量可不是吹的,虽然自己被德军在西部领土包了饺子,但竟然还能腾出手来,出动了1000辆坦克,从陆路方向大兵压境。
当然,杀鸡焉用牛刀,这明显不是给伊朗军队准备的,更像是打算事后跟英军在伊朗领土上争地盘用的。
4天后,礼萨汗国王就无奈的停止了抵抗,主动向英苏求和。
英军和苏军顺利在伊朗国都德黑兰会师,并举行了一次联合胜利阅兵式。
(下图,跟苏联会是的英军代表是印度籍官兵)
不过,英国与苏联坚称这并非军事侵略,属于一项必须的预防性措施,是把伊朗用作援助苏联的陆上走廊的“必要手段”。
尽管温言在口,但行动上,两国可是一点都不含糊。数千名德国“侨民”,靠南的被英国扔到澳大利亚薅羊毛;靠北的被苏联送到西伯利亚去挖矿、种土豆。
同时,亲德的礼萨·汗国王“被”逊位,流放到了大英帝国的非洲殖民地毛里求斯,王太子被拎起来做了国王。这就是那位在1979年伊斯兰革命中,让人民群众给轰出了祖国的奢侈国王巴列维。
22岁的巴列维国王有着西方教育背景,见过大世面,比他爸的脑子更灵活。在心惊胆战的当上国王后,开始利用东西方的矛盾,争取伊朗再次实现真正的“独立”。
为此,巴列维国王加强了向美国投怀送抱的力度。他清楚的很,美国一直惦记着伊朗的石油资源和它的战略地位,一旦伊朗完全被英、苏两国控制,别说美国再来想搞事情、占便宜,可能连根针都插不进去。
因此,对美国来说,保持伊朗的“独立”地位,最合它的心意。
于是,在共同利益的驱使下,美国开始积极斡旋英、苏、伊三国的冲突,在次年签了个三国同盟条约。书面上,英、苏政府保证尊重伊朗的领土完整和主权及政治独立,并在反法西斯战争结束后的6个月内从伊朗撤军。同年9月,美国政府以保证盟国军用物资输往苏联交通线的安全为借口,派兵进驻伊朗。自此,美国势力正式进入伊朗,逐渐在伊朗高层成功忽悠了一批“美粉”,不断挤压着英、苏的势力。比如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就是美国做东主持的,最先杀进来的英、苏两国反而成了“客”。
二战中,无论是真心还是被迫的,“伊朗路线”确实为美英援助苏联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以至于被美誉为“胜利之桥”。
只是,直到日本投降,二战的亚洲战场彻底结束,苏联还是一点撤军的意思也没有。面对提出的应该从伊朗撤军的建议,总是以各种理由敷衍搪塞,甚至还在伊朗北方地区强行挖油运回国内。
眼瞅着英军撤了小半年,苏联还是舍不得走,但国际条约摆着,也不好直接无视。于是,以“支持受压迫民族取得自治”的名义,资助了伊朗库尔德民主党,在伊朗北部强行建了个库尔德斯坦——马哈巴德共和国,类似的还有阿塞拜疆民族自治政府等等。
尴尬的是,这些五花八门的“自治政府”除了苏联自己,国际上没一个认的,美国操纵的联合国更是不断向苏联施压,通过了数个强制撤军的议案。
到了1946年5月,面对各种责难和压力,苏联实在扛不住了,最终从伊朗撤军。那些个“自治政府”也昙花一现般的随之迅速覆灭。
这次国家分裂危机的化解,让巴列维国王对美国感激涕零,成了比以色列更早的,美国在中东最坚定的盟友。
这就是被看作“冷战导火索”之一的“伊朗危机”。自此,苏联和美国在中东地区的角逐和对峙正式拉开序幕,甚至一直延续到后冷战时代的今天。
为什么清朝末年帝国主义没有将中国完全瓜分
1900年代,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时,遭到了中国军民的激烈反抗!致使联军首领瓦德西发出了哀叹:“无论欧美日本,皆无足够的脑力与精力,可以统治此世界之四分之一之精灵耳!故瓜分一策,实为下策!”
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其本意就是说,因为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各个地区的情况又错综复杂。以当时欧美列强的力量,是不足以对中国实施分而治之的“瓜分”策略的。因此他们也就只能釆取“经济、文化渗透、军事威慑、以租界为据点、占据沿海要害城市与港囗为基地”的方式,去一步步地实现其将中国“殖民地化”的企图。
更为重要的是,窃据清朝海关税务总长的赫德,为在侵略战争中一筹莫展的联军首脑们及时献上了一条“妙计”:“上策莫如扶植清朝政府,使其代我统治其民。民有反抗者,乃不得有义兵排外之名,而得以犯上作乱之名而诛之!此无形之瓜分手段也。”这条毒计,将欧美殖民者的险恶用心,暴露无遗——列强并非不想统治中国、瓜分中国!而是迫于现实压力没有办法做到!与欧洲列强己经瓜分殆尽的世界其它地方不同: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不曾间断的文明与历史的国家,它的暂时落后,并非是“中华文明”的落后,而是因为统治阶级的“治国策略失败”而造成的!
与其它殖民地不同,中国并不需要欧洲列强用刺刀、大炮和子弹来“拯救”!中国人民有着足够的“自救”能力!也因此列强的“殖民、瓜分”的迷梦也随之而破灭了。其后,在短短的十年之后,“辛亥革命”的枪声,终结了一个腐朽王朝的反动统治!中国开始走上了一条激荡而又曲折地,却又是不断前行的“救亡图强”之路!
以后又经过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之后,中国人民才得以将列强的侵略势力逐出了中华大地!
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七国要求瓜分中国,为何美国跳出来坚决反对
美国做的任何决定,都是根据自己的利益为基础的,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还是如此。尤其是现在,更加突出美国的利益,将美国优先奉为国策,包括美国的盟国在内的各国,谁也甭想染指美国的利益,整得现在世界秩序大乱。对于美国有了清醒的认识,也就不难理解当时美国为什么不同意瓜分中国了,美国是有自己的打算。后来它连庚子赔款都放弃了,用它资助中国留学生去美留学。一是博得中国至上而下的好感,二是为他们培养自己未来在中国政商界的代理人。美国下了一盘大而长远的棋。可是事与愿违,人算不如天算,学子学有所成之后,冲破重重阻碍,报效百废待兴的祖国,成为新中国发展的栋梁之才。如今的中国已发展成仅次于美国的国家,它已经深深感受到威胁,制造各种借口,全力围堵,甚至不惜通过发动一场战争来解决这场困局。只是眼下,牵扯美国精力的因素太多,国内的还是国际的,使它无法抽身专门针对中国,只能鼓动周边国家或是盟国进行牵制,偶尔自己亮一下肌肉。所以对于美国,我们不能心存任何幻想,只有做好充足的准备,以不变应万变。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