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北电诈园“恐怖故事”:殴打、电击、蚂蟥吸血…比电影更让人害怕_诈骗_缅甸_电信

随着《边境“蛇”影》的下架,河南都市频道参与缅北电诈报道的报道团队最终营救出6名被困缅甸电信诈骗组织的人员,而“缅北电诈”也再度回到大众视野中。

一直以来,“缅北”总是充满着奇幻色彩,起初它被不少人视为五光十色的掘金胜地,但后来随着各种华人深陷“缅北电诈”的惨痛经历被曝光,“缅北”又成为了邪恶之地的象征。

为什么风暴的中心是“缅北”,被困其中的人又经历了怎样的事?

传闻中的“缅北电诈”

在一个被普遍视为“深度报道已经没有生存空间”的时代,河南都市频道多位记者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新闻的力量”。

近日,河南都市频道缅北电诈报道的团队成员利用半年的时间,卧底缅北诈骗组织制作成了专题报道《边境“蛇”影》,6月底,该节目在都市频道播发,引发全网热议,最终迫于舆论压力,缅甸电诈团伙首次0赎金放人,而交换条件则是下架相关视频。

虽然目前全网已经无法搜索到该视频,但是却让大众再一次了解到了“缅北电诈”骗局。

无论通过短视频还是部分媒体报道,“缅北电诈”通常表现被描述为“向往高薪 ”或被家人朋友欺骗的人误入诈骗园,不得不在各种威逼之下从事类似于婚恋网站“杀猪盘”的电信诈骗。

事实上,近些年电信诈骗的形式已经发展的越来越多样。一位专业揭露东南亚诈骗的王律师发文表示,东南亚国家针对国内的诈骗主要集中在电信诈骗、网络赌博诈骗、资金盘诈骗三个领域,并且早已自成体系。其中,兼职刷单、信用卡贷款、电信诈骗等是最低级的“业务”,而以投资为名圈钱的各类骗局,包括传销盘、外汇盘、贵金属投资盘、股指期货盘、虚拟币盘、等等才是那里地位最高的。

在当事人关于“缅北电诈”的描述大多相似,他们通过社交媒体或亲友接触到“缅北高薪工作”,起初这些“高薪工作”大多被描述为在赌场或KTV打工,但通过“蛇头”偷渡至缅北后,他们却进入一个被严加看管的电信诈骗园。

据曾经被困在缅甸妙瓦底的电信诈骗园区的千万身价老板幸卫林描述,园区内部,有食堂、超市、赌场、ktv、妓院等等,园区内物价很贵,比如一盒连花清瘟,人民币100元,国内一两块的罐装啤酒,园区内要10-20元,理发要人民币100元。

这个物价不仅对于普通人来说高得离谱,对于深陷诈骗园的人来说更是“寸步难行”。

由于“偷渡”过程大多是电诈方付费,因此从进入电诈园的那一刻开始,被骗的人就已经背上了一身债,不得不通过从事违法活动赚取报酬,而这种所谓的“高薪工作”也并没有想象中高薪,压榨严重。

上述亲历者幸卫林描述称,自己被分配了22部手机,和厚厚的一沓资料话术,电诈团伙要求他讲自己包装为高富帅,进行电信诈骗和杀猪盘。

如果消极怠工或无法完成业绩,就会遭受身体上的惩罚,包括但不限于不让吃饭、棍棒殴打等,甚至有些诈骗园还有电击等残忍的虐待手段。大多数亲历者都将这段经历形容为地狱般死亡噩梦。

据镜像报道,一位试图从电诈园逃跑的亲历者逃跑失败,诈骗团伙威胁要将其装进笼子投入水中,让蚂蟥活吸他的血。

展开全文

由于进入诈骗园之初被骗人就被没收各种钱财与通讯设备,逃出“电诈园”几乎成为了一种不可能的任务。

复杂的缅北与一夜暴富的幻梦

随着相关事件的报道越来越多,“缅北”已经与“电信诈骗”深度捆绑,甚至成为“罪恶之地”的象征。

想要进一步剖析“缅北与电诈”首先应该清楚地界定“缅北”。从字面意思来理解,“缅北”是缅甸北部的统称,据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副教授杨煜达2014年接受采访时的表述,从北部的克钦邦到掸邦是缅甸北部和东北部的高原地区。但具体到“电信诈骗”这个语境下“缅北”则指果敢、佤邦、小勐拉等与中国相邻且相对脱离缅甸中央政府管控的特定区域。

受到各种历史政治原因影响,这个区域变成了一块“飞地”更多的地是受到民族地方武装的管辖。除了电信诈骗、毒品、赌博也成为该地的重要安全隐患,据腾讯探针2016年报道,果敢地区贩、吸群体经年不减,博彩业也是当地官方税收的重要手段。

2019年以后,国内反诈工作力度不断加强,但这也使得不法分子在境外的窝点迅速扩张,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形成了电信诈骗园区,这其中就包括缅北地区。

广东警官学院副教授庄华和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马忠红在发表于2021年的《东南亚地区中国公民跨境网络犯罪及治理研究》中指出,据统计,从缅甸抓获的网络诈骗人数应该位列东南亚各国之首,其中缅北地区在跨境网络犯罪窝点地中具有“大本营”地位。

如今,缅北电诈已经影响到我国河南、山西、陕西、四川、贵州、广西、湖南、湖北、安徽等多个省份,同时不断通过更加隐晦的手段在互联网传播。

2020年12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依法严厉打击惩戒治理非法买卖电话卡银行卡违法犯罪活动的通告》,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打击非法买卖“两卡”违法犯罪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对涉“两卡”违法犯罪人员实施惩戒,深入推进“断卡”行动,全力斩断非法买卖“两卡”黑灰产业链条。

2022年9月2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其中第一条指出,“为了预防、遏制和惩治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加强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保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近日,中国驻缅甸大使陈海会见缅甸外长。陈海指出,电诈活动猖獗严重损害中缅两国民众切身利益。双方应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同其他相关邻国合力开展新一阶段联合打击行动,全力铲除电诈窝点,解救被困中方人员,根除缅甸境内诈赌毒瘤,将犯罪势力及其组织人员绳之以法,维护中缅友好合作大局。

除了有关部门的重拳出击,每一个普通人也应该提高对于电信诈骗的警惕,“一夜暴富”只是一场幻梦,一旦沉入其中恐怕不止是梦想破灭,而是家破人亡。

来源:财联社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