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副刊 | 三河村的新画卷(逐梦)_萤火虫_村民_来了

《人民日报》大篇幅刊出市作协副主席、沙区作协副主席李燕燕报告文学《三河村的新画卷》——重庆市沙坪坝区三河村在乡村振兴实践中探索出“文艺振兴”的新路子。

成群的萤火虫闪烁在夜晚的乡野间,像无数盏移动着的小灯。赖大哥和那些从城里特意赶到三河村的人一样,被半空中自带璀璨光亮的小虫们惊艳了。

对于萤火虫,土生土长的赖大哥并不陌生。三河村坐落于重庆缙云山脉间,山里生物种类丰富。夏天出现的萤火虫,本来和春天出现在池塘里的蝌蚪一般,实属平常。但赖大哥已经多年没有见到这么多萤火虫了。

赖大哥记得,上一次见到成群的萤火虫,还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他那时是一个浑身冲劲的山里小伙。当时,山里开始采矿,一车车的石灰石被运出去,有人挣到不少钱。赖大哥也向亲戚朋友借钱买了一辆农用车,加入了运输的行列。运矿石的车越来越多,青山上那一块块“黄色补丁”也越来越刺眼。自然灾害跟着来了,萤火虫渐渐难寻。上世纪九十年代,山里的矿场一一关停,后来退耕还林,山林渐渐回归原貌。2000年前后,年轻人陆续去了城里打工,村里只剩下几十个老人,乡野越发寂寥。

三河村的热闹,是随着萤火虫再次点亮田野开始的。

三河村风光。钟志兵摄

展开全文

由于对森林的开发,萤火虫一度变得稀少。后来,人们在三河村找到适合萤火虫安家的地方。人们用心改造这片土地,使之满足萤火虫复育的条件。两年后,萤火谷搭建完成,农场里不仅有萤火虫复育区,也有供人们了解萤火虫的资料室。萤火虫的光亮,让寂寥的乡野重新焕发生机。

每到夏季,太阳还没落山,到村子里看萤火虫的小车便排起了长队。游客一多,村民们便有了新生计——瞧,城里人很喜欢咱们自己做的汤圆和玉米粑,他们说好香呢!赖大哥起先是提着篮子到萤火谷送小吃,后来索性在自家做起了“农家乐”。渐渐地,三河村里好多人家都做起了“农家乐”。

艺术家来了

从喧嚣的丰文闹市沿着盘山公路而上,刚在道口停下,抬头撞见了一处远景——对面田坎边立着一座三层白色建筑,“三合美术馆”五个大字非常醒目。这座立于乡野间颇具规模的大型美术馆,居然是由租用的农房改建而成。

美术馆里陈列着许多艺术家的作品。不少艺术家就来自三河村的“隔壁”——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师范大学等高校的新校区就在山脚下。校区“开门见山”,艺术家都喜欢往山里跑,不仅因为这里安静的环境有利于创作,新农村的烟火气,绿水青山的浸润,也更容易让艺术家找到创作灵感。

美术学院专攻漆画的教授来了,她在山间租了农舍作为工作室。过去,她在城里家中搞大型作品创作,空间局促,难以展开。宽敞的农舍装修一新后,还多出了新功能,她把学生们带到这自然的乡野,“工作室”变身为“课堂”。

重庆大学建筑学的专家来了,在与村民的交流中,碰撞出旧民房、老窑厂改建设计的灵感火花。于是,老屋在新农村有了特别的美感。

工艺美术家们来了,他们希望长期驻留在三河村,把“见山”的灵感一点点刻画到手工创制的作品里。

诗人也来了,关于三河村的一切,春天的粉桃、夏天的萤火虫、秋天的芭茅草、冬天的蜡梅,都若流萤飞花般飞进了他们笔下的诗句,飞向了远方。

今年春天,赖大哥和邻居们在村集体的号召下,向艺术家们租出了自己的部分农房。这是三河村乡村振兴的独家计划——“让文创之光照亮乡野”。

赖大哥的邻居李大姐之前经营“农家乐”,现在改为出租房屋,收入比之前做“农家乐”还多呢。

房屋部分出租,一家人还住在原先的家里,不用为搬迁而劳神。李大姐的婆婆已经八十多岁,老人家就习惯住在乡下。瞧,吃着自家房前屋后种的蔬菜,喝着山里清冽的泉水,天气好就沿着山道散步,老人家开心着呢!

赖大哥到底还是一刻也闲不住。这不,他推着农具又往田里去了。不远处的梯田,是村里利用流转土地建设的农业园区。赖大哥的一亩三分地早已流转出去,但和许多村民一样,他依然在地里干活。

“我这是在给自己打工。”赖大哥笑着说。

赖大哥算过一笔账,现在他家的年收入由三部分构成,一是集体土地流转得来的“分红”,二是房屋出租的租金,三是务工费。

春天的田园,一片鲜嫩,草莓、李子等水果陆续成熟,但这些水果并不批量出售。“咱们村子越来越有意思,游客也越来越多。人家大老远来了,也不能溜达一圈看看就走,在这田间地头采摘点农家鲜货,带回去多好!”赖大哥说。

说话间,有熟人带着小孙女经过。赖大哥同他打了个招呼:“这是去哪儿呀?穿得那么齐整?”“带娃娃到美术馆看看,她最近迷上了画画呢。”对方回答。

美术馆刚落成的时候,很多村民第一时间跑到馆里看热闹。有的连衣服上的泥点子都顾不上清理就跑过去了。如今,他们对家门口的美术馆多了几分亲切和从容。馆里的艺术家微笑着,带村民慢慢欣赏素描、油画、中国画、雕塑等。村民们也渐渐知道,怎样的穿着才适合来美术馆。如果村民想到馆里来看画儿,一定会先换上一身干净的衣服,再不济也仔细拍拍身上的尘土,再缓步走过去。

远山有窑

刘思路出生在三河村,是个八〇后。他出生前,他的父亲在村子里建起了一座旧式土窑厂,因其有十二级,又称“梯坎窑”。这座土窑厂,依照传统工艺制陶,生产一些日常生活器具,诸如酒罐、泡菜坛子、茶壶等。

“这是我爸爸烧的陶。”小时候,刘思路常指着村里老屋屋檐下搁的一排腌酸萝卜、泡姜泡海椒的坛子,得意地跟小伙伴说。

刘思路大学毕业,正逢大学城如火如荼开工建设,心思活络的他做起了蔬菜批发生意。那时,附近有很多工地,工人们都要搭伙食,刘思路的小生意很火爆。

与在外闯荡的儿子相比,父亲老刘的土窑厂经营却越发困难——重庆好些地方引进了批量烧陶的生产线,手工制陶因产量低、成本高,受到不小冲击。刘思路也劝父亲拆掉土窑厂,学村里其他人做“农家乐”。

“唔,随你们的想法吧。”父亲每每沉默半晌才挤出半句话。随后,眉头皱得更紧了。

“我知道的,他舍不得这个土窑厂。”刘思路说。

不承想,事情有了转机。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的田教授闲时常到村子里寻找创作灵感,与刘思路一家渐渐熟络,偶尔也到他们家里吃一顿地道的农家饭。那天,他在饭桌上听到刘家人正在讨论土窑厂的去留,便提出了建议:“现在像这样传统的老窑已经很少见了,拆掉实在可惜。你们要是信得过我,我来给你们免费做设计,搞一个乡村风格的文化体验休闲空间。”

“要得要得,太感谢了!”刘思路连连应声,父亲听罢也愁眉舒展。

田教授果然着手对刘家老窑厂进行了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造:拾级而上的老窑连同岁月风刻的痕迹全数保留,近两米高的大酒坛、各式小巧泡菜坛则搁在显眼的位置用于展示;老窑一侧,依崖壁而建的玻璃阳光房用作土法制陶工艺传习室;老窑顶端的平台,建了百余平方米的休闲平台,可以用于茶艺分享等文化活动。昔日的老窑厂完成了从传统老窑到文艺基地的蝶变,取名为“远山有窑”。这里成为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学生和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学生的实践基地,刘氏土陶技艺也被纳入重庆市沙坪坝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春天来了,刘思路与家人们在“远山有窑”忙碌着。刘思路负责做菜,他的妻子负责茶饮,老刘则负责教授陶艺——每逢周末,总有家长带着孩子过来。

春日阳光洒落在休闲平台上,外来的客人喜笑颜开,有的“围炉煮茶”,有的吃着简餐,聊着在三河村的所见所闻。这里四处可见插着各色野花的土陶瓶。“这是一种常见的灌木,只需摘几根枝条,插在盛了清水的瓶子里,没几天就能开出花朵。”刘思路一边上菜,一边笑着告诉客人。

老刘则在传习室里,一边和着手中的陶土,一边向孩子们讲述陶艺的悠久历史……

把产业带进村

2020年的一天,陈勇接到一个来自重庆的电话,打电话的人是沙坪坝区丰文街道党工委书记。书记对陈勇说:“你之前不是想到三河村选址做工作室吗?我们很欢迎你!你看上哪里,我们尽可能为你达成心愿。”

被这番热情打动的陈勇再次从四川来到重庆。

陈勇一直在四川从事艺术瓷设计生产,一个偶然的机会来到重庆,他便被这座山城深深吸引,在寻访多处之后看上了三河村。当时,陈勇想盘下山上一处闲置农房作生产车间,可因为租金没有谈妥,只得抱憾离开。

这些年来,经过艺术改造的三河村越来越美丽,但改造后的农房仍然大量闲置。如何盘活闲置资产,引进外来文创资源,带动村民增收,成了街道和村集体着力解决的头等大事。

再次到三河村考察,陈勇惊讶于眼前的变化:“这里青山环绕、交通便利,土陶资源丰富,村里还有租金扶持等好政策。”

陈勇最终决心落户于此,“缙泉烧”与三河村的故事开始了。陈勇为文创项目取名为“缙泉烧”。“缙”指的是缙云山脉,代表着土,“泉”代表了水,水和土的交融,最后通过火,变为了瓷器。陈勇这样诠释“缙泉烧”名字的由来。

2020年6月,占地五千余平方米的“缙泉烧”落户三河村。这一文创项目集柴电气烧工坊、陶艺研学、陶瓷文创、陶瓷艺术展览、陶瓷主题民宿等为一体。项目带动了大批当地农民和大中专院校学生就业,乡村旅游及研学人数累计已突破五万人次。此外,陈勇还为重庆市各区县特殊学校的老师进行陶瓷技能培训。

怀揣梦想在村里安家落户,陈勇说:“三河村是我的第二故乡。作为三河村的‘新村民’,就是要把产业带进村,和村民一起建设美丽富裕的新家园。”

农闲之时,大批村民来到“缙泉烧”门前的大院坝,在这里,陈勇露天授课,向村民们传授“手捏杯”的手艺。后来,不只“手捏杯”,心灵手巧的村民们还捏猪、狗、牛等生活中熟悉的事物,造型栩栩如生。村民们的劳动成果,陈勇帮忙烧制上釉后,摆在“缙泉烧”出售,又成为村民们创收的一条独特路径。

让陈勇这个“新村民”津津乐道的,还有三河村村民自发成立的“经济联合社”——村民“经济联合社”大力支持修路、修堡坎等,“新村民”的工作室受惠于此。作为回报,“新村民”也会每年“分红”支持村里的公共事务,“美丽三河村,我们联手打造。”

村子就是家。阳春三月,村道边金黄的油菜花盛开,这是新老村民一起手工播种的。随风摇曳的油菜花、桃花仿佛在喜迎远方的来客:来吧,来了就是“自家人”。

越来越多像陈勇这样的“新村民”正式安家三河村,昔日人丁单薄的村庄如今生机勃勃:这里是“镜蓝染”——传承民间染织技艺,集民间扎染、蜡染、印染、显影等传统手工艺于一体;那里是石头花园——这座生态民宿,结合喀斯特天然地形地貌,以石头、森林、花园为特色……

每当夜幕降临, 萤火之光星星点点,如梦似幻。乡土田园处处铺展着诗意的画卷……

来源:人民日报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