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真的不知道,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原来是一首模仿之作_瘦马_小令_意象

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大意是: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老的驿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辉,朝着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这首曲子的题目叫《秋思》,是一篇悲秋的作品。文人多悲秋,是中国文坛古老的传统。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

展开全文

然而,你也许不知道,这首小令其实是马致远的模仿之作,曲中的很多意象都是前人使用过的。其中“古道”一词,最早出现在李白的《忆秦娥箫声咽》一词中:“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而在下面两个曲子中,更有多个意象出现在马致远的小令中。

董解元《西厢记》中有一曲【仙吕赏花时】是这样的:

落日平林噪晚鸦,风袖翩翩吹瘦马,一经入天涯,荒凉古岸,衰草带霜滑。瞥见个孤林端入画,蓠落萧疏带浅沙。一个老大伯捕鱼虾,横桥流水。茅舍映荻花。

再有元代无名氏的小令如下:

老树悬藤挂,落日映残霞。隐隐平林噪晓鸦。一带山如画,懒设设鞭催瘦马。夕阳西下,竹篱茅舍人家。

很显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受到了以上两个曲子的影响和启发,但他的作品的艺术成就却远远高于这两个曲子。这是因为他不是简单地模仿,而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与审美眼光进行了重新创作。在意象的选择上,他选取了最能体现秋季凄凉萧条景色,最能表现羁旅行人孤苦惆怅情怀的十个意象入曲,将自己的情感浓缩于这十个意象之中,最后才以点晴之笔揭示全曲主题。这也就是《天净沙秋思》被赞为秋思之祖的原因。关于这一点,学习这首小令的同学是不是应该从中受到启发呢?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