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特色小镇 建柚香勐仑_小镇_特色_文化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勐仑 小镇 特色 小镇 特色 文化

近年来,勐腊县勐仑镇党委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科学规划、突出特色、打造精品”为抓手,紧紧围绕特色小镇建设目标,采取夯实基础、规范管理、整合资源等措施强化集镇治理,不断提升集镇品位和整体形象,着力将勐仑镇打造为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型城镇,叫响“特色小镇·柚香勐仑”靓丽名片。

夯实基础 建设宜居特色小镇

一分谋划,九分落实。勐仑镇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通过路网市政建设、沿街建筑特色化改造,带动优化旅游特色小镇发展配套设施建设,不断丰富文化旅游内涵。按休闲度假、创意创业、智慧创新等思路,高标准、高起点做好小镇规划,委托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西双版纳勐仑小镇(傣族)特色小镇发展总体规划》和《西双版纳勐仑特色小镇修建性详细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和功能布局。全面完善雨污分流系统,增管网、扩沟渠、加井盖,有效解决街道排涝问题。全方位亮化集镇街道,升级照明系统,安装400余盏路灯,方便群众出行。实施通讯线网入地改造,设管道、排电箱、强网络,有效解决小镇“蜘蛛网”遍布问题。建盖公交车停泊点、旅游公厕、洗手亭,设置行人休息座椅,营造和谐暖心的人文关怀氛围。优化市政路网,对镇区市政道路进行提档升级改造,扩路面、标识线、命路名、设路牌、划车位,解决群众出行拥堵问题。在尊重原有风貌的基础上,对沿街建筑进行特色化改造,统一商户门牌标识,绿化美化街道两侧,规范灯杆广告标识,植入勐仑元素、扮靓集镇风貌,多举措构建特色宜居小镇。

展开全文

规范管理 建设宜业特色小镇

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勐仑镇以提升人居环境为抓手,建机制、广动员、众参与,不断提高群众的参与感、幸福感。将镇区划分为37个网格责任区,结合爱国卫生“7+2专项行动”,推行路长制,将全镇“三纵四横”道路分成10个路段,实行“班子成员+机关党支部”双重包干责任制,定人定岗定责定点,使网格管理更精细。建立人居环境红黑榜、定期督查、门前五包、垃圾清运管理、公共厕所管理等工作制度,用制度化管理抓实抓细集镇环境卫生,“水净、路宽、灯明、景美”的集镇形象得到有效维护。成立以党员、干部、志愿者等群体为主体的街道整治先锋队,每周定期开展道路沿线占道经营、机动车辆顺向停放、农贸市场规范经营等重点整治,抓实以清运能力提升、管理水平提升、城市品质提升、文明素养提升和长效机制规范为主要内容的专项行动,对突出整治问题实行现场挂牌督办。利用流动车载喇叭循环播放、发放宣传材料、上门劝导等方式,积极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主动参与到文明集镇建设中来,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人人参与、齐抓共管、合力整治的良好氛围。

整合资源 建设宜游特色小镇

文化搭台,旅游唱戏。勐仑镇秉持“文化兴、产业兴、乡村兴”的理念,整合各类优势资源和特色资源,发展壮大旅游业及配套服务产业,带动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区位优势,依托昆曼高速公路大通道、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国家2A级旅游景区雨林谷、五星级酒店、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等文旅资源和“罗梭江联合党建+”平台,积极推进文化旅游、文化创意融合发展,打造文化品牌。抓住勐仑来往游客多、植物园专家多、苗木基地多的特色资源,以“热带雨林、花开四季”为理念,在小磨高速连接线打造绿化景观,道路两侧种植各类特色乔木,优化苗木配置,实现全年花草轮番竞放;在植物园入口通道的道路沿线规划建设商业区,建成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日月岛”茶文化展示中心;在纳贺科路、人民路建设游客集散重要配套功能区,合理布局大型商超、银行网点、集贸市场、餐馆、酒店,满足游客吃住行需求;在五树广场建设集旅游咨询服务、旅游业务办理为一体的游客集散中心,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结合民族文化、和合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柚子文化、绘画文化、观鸟文化等打造系列文旅活动品牌,做强文化品牌,厚植文化底蕴。举办勐仑柚子文化旅游美食节暨婻捧凰(香发公主)选美大赛、画家节、傣泐生态民俗村曼仑曼打鸠周末游等节庆活动,充分展示本土民族文化、农特产品,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提升游客的参与度和融入感,推动勐仑旅游从“假日休闲式”向“深度体验式”转型,塑造多情宜游文旅小镇。

编辑 | 代汪媛

审核 | 李光耀 华芳

监制 | 马晓冬

扫码关注我们

一机在手,全程无忧

下载游云南

轻松畅游西双版纳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