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市农村造林绿化工作的总体思路是:牢固树立和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一体化治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以国家、省级林业项目为支撑,加强规划引领,优化资源配置,强化质量监管,完善政策机制,全面落实林长制,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坚持适地适树,科学绿化美化,着力构建层次结构合理、综合效益突出的林业发展新格局,进一步推动全市林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不断巩固提升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作出新贡献。
根据《河北省总林长令》(〔2023〕1号)安排部署,结合石家庄市实际,2023年全市安排营造林绿化任务112.6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6.7万亩,封山育林16.6万亩,退化林修复11.2万亩,森林抚育68.1万亩)。重点抓好太行山绿化、平原绿化、封山育林、退化林修复、森林抚育五大工程。
太行山绿化工程。安排人工造林16.14万亩,涉及平山、井陉、灵寿、赞皇、元氏、行唐、鹿泉、矿区8县(区)。以中央和省级太行山绿化等重点工程为支撑,以道路、河流周边山场和村庄绿化美化为重点,按照“以水定林”的原则,充分发挥乡土树种适应性、稳定性的特点,通过人工栽植绿化,增加森林绿量,推进太行山生态屏障建设步伐,打造富民产业带,推进乡村振兴。重点是根据国土三调数据和造林绿化适宜性评估结果,对太行山区荒山荒地、片麻岩区域、重要水源地、矿山废弃地、未利用地等符合绿化区域实施人工造林,大力营造混交林。生态林主要栽植侧柏、油松、刺槐、黄栌、金叶榆等树种;经济林主要栽植花椒、连翘、酸枣等树种。同时,对景区沿线道路和村庄周边山场可绿化区域,按照绿化美化原则,栽植彩叶树种,提升景区沿线绿化效果。
平原绿化工程。安排造林任务0.56万亩,涉及晋州、赵县、无极、深泽、藁城、栾城、高邑、新乐、正定县9个县(市、区)。重点是以田间道路为框架,按照“一路两行树”标准,因地制宜选择种植法桐、白蜡、栾树、金叶榆、海棠、苹果等适宜树种,开展农田林网建设。同时,结合村庄绿化提升,全市实施村庄绿化美化100个。街道绿化要坚持效益兼顾,打造一街一品,树下栽植多年生花卉;同步开展农村小游园、小果园、文化广场等建设,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封山育林工程。安排任务16.6万亩,涉及平山、井陉、灵寿、赞皇、元氏、行唐、鹿泉7县(区)。重点对森林植被脆弱的深山区和生态位置重要区域,实施封山育林,提高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和稳定性。
退化林修复工程。安排任务11.2万亩,涉及平山、井陉、灵寿、赞皇、行唐、鹿泉、无极、栾城、高邑9县(区)。重点对生长状况不良、出现退化的林分进行抚育改造,通过抚育间伐,清除病、枯、弱林木,改善通风和光照情况,促进林木生长;对林间空地进行补植补造,恢复和提升生态防护功能。
森林抚育工程。安排任务68.1万亩,涉及全市农村17县(市、区)。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量质并重的可持续经营原则,通过实施浇水、修枝、补植、间伐等人为抚育措施,加大对中幼林、成熟林、过熟林的抚育,改善林分结构,促进林木正常生长,调整优化林分结构,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
推进西山森林公园彩化。涉及市园林局、市林业局和鹿泉区。主要任务是:一是人工造林1000亩。以增彩提质为目标,以槐安路、山前大道、南二环西沿等道路可视范围内山场为重点,对适宜绿化区域,采用人工造林和“引乔入灌”的方式,实施人工规模栽植,突出视觉冲击效果;栽植黄色树种主要是金叶榆、连翘,红色树种主要是黄栌、火炬、月季,全部采用容器苗;二是退化林补植补造3000亩。按照丰富植被色彩的原则,对退化林分采用见缝插绿的方式进行人工补植彩色树种,提升绿化整体视觉效果。补植黄色树种主要是金叶榆、连翘,红色树种主要是黄栌和火炬;三是飞播造林1万亩。对山体陡峭、不能实施人工造林的区域,利用无人机进行飞播造林,为提高飞播造林成效,飞播树种主要选择为适宜生长的本地五角枫、连翘、黄栌和火炬等树种,采用混种播种的方式。
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以“3·12”植树节和市植树月为契机,重点组织好城乡市民、社会各界参加的义务植树活动。同时,大力推行“互联网+义务植树”等模式,不断丰富义务植树的形式和内容,通过建立各级义务植树基地和植树点,组织全市适龄群体开展义务植树活动,进一步提高适龄公民尽责率。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