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聚焦新的就业渠道和就业增量成为今年两会的热点之一。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向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提交了一份名为《发挥数字经济带动就业的杠杆效应》的提案。
刘尚希在提案中称,保就业面临新风险,促就业不能走老路,应顺应数字化大趋势,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带动就业的杠杆效应。
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遇到哪些瓶颈,应该如何突破?有何建议?尤其在赋能就业方面,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应该分别发挥什么作用?
“作为未来经济的主体形态,‘数字经济’时代到来,引领作用持续彰显,在就业方面更是如此。”刘尚希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其创造的新就业岗位占比近三成,产生的新职业中多数与数字化密切相关,在第三产业中,数字经济带来的岗位占到六成。
对此,刘尚希建议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来吸纳青年就业。发展数字经济,体现为各种面向企业、消费者的数字平台企业的涌现。应鼓励、支持和拓展平台就业,以电商、网约车、物流配送、在线教育、信息服务和数字场景设计等作为吸纳青年就业的主要方式。
刘尚希还表示,数字化衍生出新的就业形态。面对数字革命带来的就业革命,亟需突破传统的就业认知框架,加快就业促进政策的创新。
“除了鼓励企业数字化转型之外,数字经济规避风险与提升常态化监管同样需要重视。”刘尚希表示,平台企业的监管方式需要与时俱进,监管也需要数智化,通过促进发展中来实现发展和安全的统一。
“只有通过数字技术的不断迭代升级和监管的科学化、法治化,数字安全风险才能变小,平台企业发展就能更顺畅。”刘尚希说。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