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身上的中国崛起_刘永_企业家_希望

作 者:秦朔 秦朔朋友圈发起人

来 源: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我苦,故我在”

3月2日,俞敏洪在全国工商联一个大讲堂上对电视剧《狂飙》的评论,登上微博热搜榜第一。

他说:“不太喜欢《狂飙》,因为里面的民营企业家没一个好人,这肯定不符合事实。希望以后如果再拍有关民营企业家的片子,至少有一大半的民营企业家是好人。”

他还说,如果企业家只想赚钱或投机倒把,最后就会跟《狂飙》里的高启强一样,一定会出现无穷无尽的后遗症。

企业家应该做什么?俞敏洪提到,“面向未来必须去做跟祖国发展同步的事情,必须要去做对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有益的事情,必须要做内心中从价值观到底线上过得去的事情”。

展开全文

几段话拼在一起,老俞其实很清楚,高启强并不是企业家,而是一个赚钱不问来路的富豪。

把办企业的当成企业家,把有钱人当成企业家,把个别有钱人的陋习恶道当成企业家的行为,这是长期以来的误解。

我喜欢《狂飙》,我认为它最有意义的是刻画了“权力+金钱”“权力+拳头”的扭曲的政商关系,这样的环境让好警察饱受委屈,也很难长得出企业家。

3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记者会上回答民企发展的问题时说,时代呼唤广大民营企业家谱写新的创业史。

当年江浙等地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乡镇企业时,创造了“四千”精神,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当时那样一种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创业精神,是永远需要的。”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今,能一直基业长青的企业并不是很多。

前一段央视《对话》推出了“老友记”系列,一共选了6位企业家,李东生、董明珠、李书福、向文波、宗庆后、曹德旺,他们背后的企业TCL、格力电器、吉利汽车、三一集团、娃哈哈、福耀玻璃,都创建于上世纪80年代,至少都有30多年的历史。

三四十年来,他们一刻也停不下来,很苦,但“我苦,故我在”。而那些投机取巧、寻租套利的速成者,早已散去。

不过,光吃苦也是不够的。企业家的灵魂在于创新。在于在每一个时代都能做到不掉队,并力争成为引领者。

向文波说,三一集团正在全方位推动数字化转型。梁稳根提出“要么翻身,要么翻船”。过去三一的强项是机械制造,现在则要学软件、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制造、智慧运营,等等。

学了还要考试,所有高管都参加,梁稳根亲自监考。考试分几个年龄组,倒数几名要处罚,考了第一则加薪。

“我久,故我在”

不久前,中信出版集团出版了《焕新:刘永好和新希望的40年》一书,以1982年创业的刘永好和新希望集团为载体,折射中国崛起在一家民企身上的印迹。

2018年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宣读了获得改革先锋称号人员名单。

100位先锋人物中提到民营的一共有三处,分别是:民营企业家的优秀代表刘永好,民营汽车工业开放发展的优秀代表李书福,温州民营经济的优秀代表南存辉。李书福是汽车行业的代表,南存辉是区域经济的代表,刘永好则是作为整个民营企业家群体的代表。

这是一份莫大的荣誉。为什么是刘永好?

一是时间久。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个体工商户从1953年的近890万户减少到1977年的15万户。民营经济是从改革开放以来才逐步发展起来的。

希望集团四兄弟1982年就在成都新津创立了一家原生态的民营企业,是最早的民企之一,且健康发展至今,经受住了每个历史阶段的考验。

二是影响大。2021年销售收入超2500亿元人民币,荣登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第356位。

同时,根据全国工商联公布的“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刘永行创立的东方希望集团以2021年1845.2亿元的营业收入,位列第39位。考虑到2022年《财富》500强的门槛值为286亿美元(1931亿人民币)。

可以设想,未来有一天,东方希望集团也有可能跻身世界500强。如果兄弟两个创立的企业能独立进入世界500强,这在500强的历史上大概是罕见的。

三是发展全面。刘永好不只是企业本身做得好,而且在岁月的长河里,表现出了“政治上靠得住,形象上立得住”的特质。多年前,新希望就是光彩事业的重要发起人,并一直致力于社会公益、乡村振兴等等。

把握住一时的机会而成功并不难,难的是在转轨转型的大变局中,持之以恒,变革创新,屹立不倒,确实难能可贵。

“我善,故我在”

多年来,在我对企业家精神与商业文明的研究中,刘永好一直是令我难忘的一个人,虽然我们见面的次数并不多。

2007年前后,我到成都第一次访问他。他讲的内容充满了泥土气息,但普通话很标准,加上仪表堂堂,脸上棱角分明,颇有正派演员的英武之气。印象最深的是他办公室的小套间有一张简易单人床,他说平时加班开会太晚,就在这里睡一觉。

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我到北京访问他。他复盘了民生银行历史上的一些波折。他是民生银行第一大股东、副董事长,但在2006年董事会改选时,竟然落选董事会成员。

虽然愤怒,但他坚持到选举结束才离场。此后民生银行增发股份,他依然积极参与、表示支持。2009年3月,民生银行董事会改选提前半年进行,他重新被选为副董事长。

这中间的过程,刘永好向我详细介绍过。我说,这是典型的“算计”“劣币驱逐良币”。他却说:“我自己也反省了一下,觉得对别人是不是苛刻了一些。”

新希望当初经营状况比较好,不用向民生银行贷款,但别的股东有经营需求,有不少贷款,产生了一些关联交易,也不一定就是错。他说“应该设身处地替别人想一想”。

刘永好的厚道和胸怀,让我非常敬重。当时写了一篇文章,记录了这些过程,但凡有涉及某个个人的地方,刘永好都建议删掉。他说:“别人还在做企业,还要在社会上立足,笔下要留有余地。”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概括刘永好,我会选择“仁商”。哲学家陈来指出,仁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在伦理上是友好、博爱、慈惠;在情感上是恻隐、不忍、同情;在价值上是关怀、宽容、和谐;在行为上是和平、共生、互助。

新希望40年行稳致远,归根结底靠的是在市场上有竞争力的产品与服务,但和刘永好“忠恕待人,养德远祸”的仁道,也是分不开的。

企业和人一样,也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要在不断变化又非常复杂的环境里,以最小的摩擦系数向前走,如果不能善处利益相关方的关系,一定会掉到意想不到的各种沟里。

“我新,故我在”

刘永好是一个酷爱学习的人。他经常带领团队到别的优秀企业那里学习,一有坐下的机会就会拿出一个本子做记录。在企业家群体中,这是他的标志性动作。

在他看来,年轻人对新的变化最敏感。“我们就应该虚心向这些年轻的佼佼者学习,探索新生事物,学会把握新生事物所代表的新机遇,并通过新机制、新文化和他们相结合,就能让历史积累的优势资源和他们的科技创造活力生成化学反应,爆发出新的能量。”

刘永好理解的“新农味”,是有科技含量、有数据驱动、看得见青山绿水、让年轻消费者喜欢的现代化的“农味”。

刘永好说,新希望集团的初心是“希望让生活更美好”。

养鸡、猪、鱼、鸭,成本低、质量好、品种多,这是贡献。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年轻人开始引领消费,手机上点一下屏幕,10多分钟外卖就送上门来。

这种新消费形式,要求前期的餐饮制作、分布式配送点、中央厨房、冷链物流都必须有保证,整个产业链在改变。

“所以我们成立了草根知本,草根知本把冷链物流作为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又如现在火锅越来越受欢迎,麻辣口味成为年轻人的选择。以前北方不吃麻辣,现在北方好多年轻人都喜欢麻辣。我们就孵化了‘川娃子’调味品。”

产业的变化倒逼组织的变化。

过去10年,刘永好选了一些新赛道,一开始就采用合伙人制度,引进优秀人才,让他们成为合伙人。

新希望集团现在已经有了100多个合伙人企业和差不多500位合伙人,他们既是管理者又是企业家,避免了“拿多少钱做多少事”的局限,而以企业家精神全力以赴去创造价值。

刘永好认为,好的、适合的赛道,合伙的机制,加上集团的综合赋能,三者结合,创业成功率会大大提高。通常的创业企业,成功率不会超过10%,而新希望体系孵化的成功率超过50%。

“原因就是它既具有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的优势,又有大企业、大品牌的赋能和支持。”

“新赛道就是一片片树林,连接起来就是新的生态。我们初步形成了把大企业的架构、资源和小企业的灵魂、活力结合在一起的组织模式。”刘永好说。

“我正,故我在”

1982年,“言行美好”四兄弟创立了希望集团,后来花开四朵。四兄弟,四十年,个个都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偏好,走得很好,这在中国企业界是罕见的。

刘永好说:“我觉得与我们所受的家庭教育是相关的。父母给了我们正确的价值观,让我们从一开始就走上了正路。”

刘永好的父亲家里很穷,为了生存从小就爱劳动,上不起好的学校,就通过当助教的方式获取上学资格。母亲也肯学习,爱帮人。父亲得癌症的时候,在病床上还在看经济、社会方面的书,看英文。言传身教下,他们几兄弟都特别肯学习。

“大哥永言知识面最广,二哥永行动手能力特别强,喜欢研究、创新,三哥陈育新(刘永美)在学习上也不甘落后,我也积极学习,向书本学习更向实践学习,向样本企业学习。最近这10年,我每年都要深度走访一些优秀企业,基本上一个月就要去一家企业,看生产线,和创始人交流。这种长期的学习欲、学习力,我们觉得是父母传给我们的。”

“最近这几年,我们几个兄弟交流的频次大大增加了,现在基本上每周通过音频、视频、电话交流的时间,可能是两三个小时。有时一次就要谈三个小时。通常都在晚饭后,我们一边走路一边电话交流。我戴了一个华为智能眼镜EyewearII,兼具蓝牙耳机功能,通过蓝牙播放,效果非常好,又不影响别人。”

“我们的交流内容,有科技的进展,有管理的体会,有准备投资的方向,有行业情况的分析,比如养猪业现状、趋势、猪周期的变化、非洲猪瘟的防范等等。”

“我们向时代学习,与时代同行。我也非常感谢40多年来夫人李巍的关心和支持,也很高兴看到女儿刘畅逐步成长为合格的企业家,儿子天天也在快乐健康地成长,一大批公司的年轻管理者正在成长和进步,接过老一辈创业者的接力棒。”

今天刘永好每天都要走1万步,锻炼身体,73岁的他有着一颗37岁的心。

吃苦、耐久、仁善、创新、正派,这是刘永好40年的画像,也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主流形象。只要他们继续保持这种精神和品格,中国经济就会长风破浪,不可限量。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