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冲锋队之怒火街头》
展开全文
2、《我是谁》
1998年上映的《我是谁》,可谓是一部港片经典,而该片的导演正是陈木胜。1996年的《冲锋队之怒火街头》,让许多香港电影人看到了陈木胜的执导能力。1997年,嘉禾为成龙筹备了电影《我是谁》,陈木胜也受到嘉禾邀请,担任了该片的导演。在影片拍摄期间,成龙的师父于占元先生在洛杉矶去世。“元家班”弟子都赶往洛杉矶参加师父的葬礼,成龙也向嘉禾提出了暂停拍摄的要求。但《我是谁》属于跨国拍摄,场地、车辆等都是花大价钱租来的,其他工作人员的安置也要花不少钱,一旦停机投资方就要面临巨额的经济损失,所以嘉禾对于停机的要求并不赞成。
然而对于参加师父葬礼这件事,成龙的态度非常坚决,嘉禾担心如果因为这件事而导致成龙罢演,产生的经济损失可能会更大,所以还是答应了成龙的要求。成龙在自己的自传里也曾提及过这件事,“我的制作公司嘉禾因此损失了几百万港币,但是我的老板很清楚他们无法阻止我回去”。于占元先生的葬礼结束之后,《我是谁》才继续开机拍摄。
成龙与成家班的加入,让《我是谁》的打斗场景精彩纷呈。而陈木胜对动作场面的把控能力,也在该片中展露无遗。成龙从鹿特丹大楼跳下的桥段,可谓是该片中最大的一个看点。成龙的勇气与敬业精神确实令人敬佩,而陈木胜对于镜头的捕捉与驾驭能力,也征服了不少观众。虽然停机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但该片上映后的票房收入还是相当可观的,1998年的香港电影排行榜上,《我是谁》还取得了第二名的成绩。
3、《双雄》
2002年《无间道》的上映,让越来越多的导演认识到,只靠简单的故事、火爆的场景,已经无法满足观众对警匪片的需求。在《无间道》的启发之下,陈木胜在2003年打造了这部《双雄》。在故事上,陈木胜将催眠元素引入到警匪片之中,一波三折的剧情也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眼球。而飙车、枪战等动作场景,也为影片增加了不少看点。第2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上,陈木胜还因为《双雄》提名了金像奖最佳导演。
4、《新警察故事》
在这部《新警察故事》,陈木胜对动作场景也做了许多新的尝试,而片中的几段大场景枪战戏也震撼到了不少观众。值得一提的是,该片制作完成后,在北京洗印厂进行了洗印。然而洗印期间发生了人为事故,电影底片被洗坏。经过多番技术修复之后,底片才得以还原。
5、《三岔口》
6、《宝贝计划》
7、《男儿本色》
2005年,叶伟信执导的《杀破狼》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硬派打斗的警匪动作风格,也引来了不少导演的跟风与模仿,陈木胜便是其中之一。2007年,陈木胜推出了警匪动作片《男儿本色》。在该片中,陈木胜没有将着力点放在自己擅长的枪战场景刻画之上。而是把拳脚打斗作为了影片的重点,为了给影片的打戏增加看点,陈木胜还特意邀请了吴京助阵该片。
8、《扫毒》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