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观察丨一周公益动态(2023年第2期 总第430期)_亿元_捐赠_基金会

本周提要

1月12日,中国捐赠百杰榜(2022)发布,榜单显示,2022年中国捐赠百杰榜共有106位上榜人(多人并列),上榜门槛为2000万元,捐赠总额598亿元。而在过去12年,共有1221位上榜人,榜单金额达3488亿元。

12月28日,首届河北慈善奖获得者名单出炉。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北京、云南、重庆、上海、内蒙古、贵州、辽宁等12个省级(直辖市)设立政府级别慈善奖,弘扬慈善文化,表彰慈善先进,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

主题政策

多部门 | 《关于坚决守牢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 健全完善防范化解因病返贫致贫长效机制的通知》

日前,国家医保局联合民政部、财政部、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乡村振兴局印发《关于坚决守牢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 健全完善防范化解因病返贫致贫长效机制的通知》(医保办发〔2022〕21号)。《通知》要求各地农村低收入人口和脱贫人口参保率不低于99%,要求提升资助参保政策精准性、规范参保管理服务、促进资助政策衔接。各地医保部门及时将患者费用负担信息推送同级防止返贫监测大数据平台,相关部门按职能联动实施开发式帮扶或按规定给予基本生活救助或临时救助,综合运用商业保险、慈善帮扶、爱心捐助等帮扶措施,保障困难群众中高额费用负担患者的基本生活。促进医疗救助资助与其他渠道资助政策衔接,鼓励地方探索通过慈善帮扶、公益捐赠、村集体经济收入或扶贫项目资产收益等帮助农村低收入人口参保缴费,采取积极措施提升群众参保意愿。

多部门 | 民政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在城乡社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有关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1月6日,民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联合印发《关于在城乡社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有关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提出创新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的联动机制,完善社区志愿服务制度,动员居民群众就近就便开展邻里互助等活动。推动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鼓励社会力量承接政府购买服务事项,广泛参与城乡社区疫情防控。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开发智慧社区信息系统和简便应用软件,完善城乡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信息化支撑,推动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与居民群众需求精准对接,并为老年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残疾人等群体保留必要畅通的线下渠道。

展开全文

湖南 | 湖南医保局等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做好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通知》提出,县市区医保部门要与民政、乡村振兴、残联等部门建立信息比对机制。县市区医保部门要及时掌握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包括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低保对象、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成员、特困人员、重度残疾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难对象(以下简称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等困难群体)以及稳定脱贫人口动态新增或退出情况,及时更新信息系统身份标识并推送至同级税务部门。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等困难群体及稳定脱贫人口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含再救助)后,政策范围内年度个人累计自负住院和门诊医疗费用高于1万元的部分,享受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探索成立医疗帮扶基金,加强对因大额医疗费用产生因病返贫致贫风险参保人员的医保帮扶;可通过乡村振兴专项资金平移、慈善捐赠、惠民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结余等筹集资金。医疗帮扶基金支出范围不受医保目录限制。

四川 | 四川省政府印发《“9·5”泸定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

1月5日,四川省政府印发《“9·5”泸定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正式提出“9·5”泸定地震灾区恢复重建“路线图”,计划到2025年底,基本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灾区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恢复,达到或超过震前水平,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对此,《规划》提出五个方面的重建重点任务,分别是住房重建和城乡建设、景区恢复和产业发展、公共服务重建、基础设施重建、地质灾害防治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根据《规划》,重建范围为地震烈度7度及以上区域(城乡住房维修加固和恢复重建覆盖到地震烈度6度区),主要包括甘孜州泸定县、康定市、九龙县和雅安市石棉县、汉源县、荥经县、天全县的27个乡镇(街道),面积10280平方公里,涉及人口26.7万人。

常州市 | 常州市出台《关于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的实施方案》

常州市出台了《关于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的实施方案》,强调对特困人员、困境儿童中的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救助比例由80%提高至100%;其他救助对象给予80%比例救助。对患省定罕见病的救助对象,在定点治疗机构治疗经罕见病用药保障资金支付后的剩余药品费用,给予50%比例救助。将双通道单独支付药品、特定病药品纳入医疗救助保障范围。普通门诊年度救助限额由1千元提高至1万元;门诊慢性病、特殊病、双通道单独支付药品、特定病药品、省定罕见病药品和住院共用救助年度限额,并由15万元提高至20万元。

组织发展

红十字会 | 中国红十字会第十一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在京召开

1月16日,中国红十字会第十一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2022年,全国红十字系统工作进展: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是持续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积极参与常态化疫情防控,总会全年启动疫情应急响应68次,调拨应急物资总价值3.1亿元,总会全年启动自然灾害应急响应19次。三是深入开展红十字生命教育行动,开展应急救护工作。全年全系统共开展取证培训283万余人,普及应急救护知识5231万余人次,累计在公共场所配备AED4.3万余台,施救180余例。四是大力实施人道救助,推进三献等工作。截至目前,造血干细胞库入库志愿捐献者数据达318万余份,全年实现捐献造血干细胞1968例;全国器官捐献志愿登记累计达584万余人,实现捐献4.3万余例,捐献器官13万余个。五是不断汇聚人道力量,人道资源动员取得新成果。2022年,全国红十字系统财务收入共计225亿元,首次推出红十字会透明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努力做好捐赠人与受益人服务。六是广泛传播红十字精神。截至2022年底,全国有注册红十字志愿者235万人,红十字志愿服务组织2.2万个。七是深入开展对外交流,向乌克兰、阿富汗、汤加等国开展紧急人道主义援助;获得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授予的最高荣誉亨利·戴维逊奖。八是加强港澳台红十字工作,首次举办内地与港澳台红十字青年线上应急救护交流活动。九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基金会 | 北京市曜阳公益基金会成立,关注“一老一小”

1月12日,北京市曜阳公益基金会揭牌仪式举行。该基金会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事业发展中心发起,在北京市民政局注册登记。基金会旨在充分发挥公益慈善组织作用,凝聚社会各方爱心和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参与养老服务和托幼育幼、扶贫济困工作,协助党和政府解决“一老一小”问题。

捐赠

整体情况 | 2022年12月大额捐赠一览:企业及个人捐赠超11.5亿元,抗疫领域捐赠剧增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12月共出现30笔来自企业和个人的千万元及以上大额捐赠(含承诺捐赠和物资捐赠),总金额超过11.527亿元。5笔上亿元,5笔过5000万元。据公开报道,2022年12月捐赠金额达到亿元及以上的有5笔,其中前4笔均投向教育领域。

资助活动 | 天使数字化巡诊包助力乡村地区抗击疫情

2022年11月,在国家乡村振兴局指导下,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联合北京凌锋公益基金会发起“天使工程—乡村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计划”,面向村医提供急需的诊疗设备及培训支持。天使工程项目向村医发放天使数字化巡诊包,包内配有血氧仪、心电图仪等在疫情应对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实用设备。巡诊包内还配备了平板电脑,检测结果可通过设备蓝牙自动传输至平板系统存储,方便村医对辖区内居民健康状况进行数字化统筹管理,减轻村医工作负担。

为了尽快向欠发达地区乡村医生提供设备援助,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向7省10县的1400余个行政村卫生室的村医发放诊疗设备,支持广大乡村地区抗疫工作。基金会还将联合专业医疗培训机构,邀请行业专家,提供线上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健康监测、用药及康复指导、应急处置等方面。

资助活动 |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向上海、北京捐赠救护车及急救设备

1月10日,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携手汇思、霖珑云科捐赠的2辆负压救护车和50套自动上车担架在上海交付使用,用于支持上海医疗机构开展新冠患者转运救治等工作,助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1月12日,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应急救护车辆捐赠仪式在北京市红十字会急救中心举行。此次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向北京市红十字会救援服务中心捐赠3辆应急救护车及配套车载设备、50张自动上车担架床,用于支持北京新冠患者转运、救治等工作,常态化下转为红十字系统应急救护使用,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目前全国已有14个省份红会开展救护转运相关工作,2022年12月份以来,各级红十字救护转运队已出车11596次,转运病患11089人,部分省份组织8149名志愿者开展宣传宣教、照料关爱、送医送药等志愿服务165290次。截至1月10日,中国红十字救护转运队已在京承担3817次救护转运任务。

资助活动 |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携手昕锐医学向多地捐赠医用防护服

昕锐医学科技(山东)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医学应用研究和新冠表面抗原检测试剂、医用防护服、医用口罩生产销售为主的企业,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多次捐款捐物支援各地抗疫。近日,该公司通过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捐赠的总价值41.76万元的3480套一次性医用防护服陆续运抵湖北省英山县、广水市、洪湖市及江西省吉水县,并发放至当地医疗、社区等抗疫一线人员,助力疫情防控及复工复产。

资助活动 |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为北京快递小哥发放2000个防疫关爱包

12月30日,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联合苏州汇思集团和霖珑云科发起的“汇思霖珑新业态从业者关爱行动”,向北京的快递、外卖人员等新业态从业者发放2000个“防疫关爱包”。图为建国门街道快递配送站的快递员收到防疫关爱包。12月30日,建国门街道快递配送站,工作人员将防疫关爱包送到快递员手中。此次活动联合北京市东城区、西城区及朝阳区的部分街道办事处、新业态从业单位等共同开展,在建国门、北新桥、东湖等街道发放。

资助活动 |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携手爱心力量捐赠的“负压救护车”和“自动上车担架”在长宁交付

1月10日上午,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携手汇思、霖珑云科捐赠的2辆“负压救护车”和50套“自动上车担架”在长宁交付。

资助活动 | 陈竺赴江苏开展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

1月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陈竺赴江苏省宿迁市走访慰问困难群众,为他们送去党和政府以及红十字会的关怀和温暖。

此次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中,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共向江苏省困难群众发放2300个温暖箱,江苏省红十字会系统共匹配价值近5000万元款。

自1999年至今,“红十字博爱送万家”已连续开展25年,受到社会各界广泛欢迎。

资助活动 | 助力百姓防疫 湖南省红十字会发放健康防护箱10000个

好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湖南省红十字会第一时间启动“红十字送健康行动”,多方筹募资金,向全省最易受损人群发放健康防护箱10000个。此次发放的健康防护箱包含布洛芬片、退热贴、口罩、消毒产品等防护用品和药品。在健康防护箱发放现场,志愿者耐心地给群众讲解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指导群众科学合理地对症用药。

资助活动 | 复星基金会联合复星医药、真实生物向中西部180个县捐赠1亿元阿兹夫定

2023年1月9日,上海复星公益基金会(下称“复星基金会”)联合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河南真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向中国农村地区捐赠价值1亿元人民币的新冠口服药阿兹夫定。这批药品将分阶段捐赠至中西部农村地区,覆盖180个县。

为帮助农村地区平稳度疫,1月6日,复星基金会启动“乡村暖冬计划”,除了捐赠药品,还将联合复星及外部合作伙伴,以线上直播、在线问诊等形式,对农村基层医务工作者开展相应的用药和健康管理培训。

资助活动 | 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携手我会援助全国22个县“小红花健康守护包”及爱心服务

2022年12月21日以来,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携手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共同开展“悬壶安心”救援项目,倡议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公益组织,联动有爱心、有社会责任感的乡村药店,为脱贫户、边缘户、五保老人、低收入群体、困境儿童、80岁以上高龄老人、重度残疾人员、大病人员等弱势群体提供免费的抗疫药品和有温度的药品服务。联合定制的“小红花健康守护包”首批面向全国6个省/直辖市22个区/县。截至目前,四川省(5个区县)、贵州省(10个区县)、重庆市巫山县已完成药品采购和健康守护包手提袋制作并开始运送,重庆市奉节县、安徽省(2个区县)的手提袋等物料正在制作中,制作后将有序运往受益县爱心药店。

企业慈善 | 阿里巴巴紧急捐赠1.25亿元,为全国60多万个村每村配备两台血氧仪

阿里巴巴集团通过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捐赠1.25亿元采购指夹式血氧仪。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专班统一安排下,第一批血氧仪已发出。专班将梳理各省的村卫生室需求量、组织生产备货、统一进行调配,再由县一级政府协调发放到各村卫生室。第二批血氧仪将于近日向山西、内蒙古、吉林、四川、海南、云南等11个省份发出。阿里巴巴旗下菜鸟将为这些省份的物资配送提供物流支持,确保紧缺物资在2-3周内送到最有需要的农村老年人身边。

企业慈善 | 助力新冠疫情防控,腾讯开放物资捐赠及技术驰援

随着我国新冠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腾讯向全国多个省市发放3万个“小红花防疫包”,联合各地公益慈善组织及药店对超过2万个困境家庭提供医疗资助。腾讯基金会联合了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等合作伙伴,于2022年12月29日开始发放第一批“小红花防疫包”,主要包括抗原、口罩、体温计等防疫物资,且为老人特别配备了“社区医院联络卡”。腾讯公益平台也升级了“公益项目动态”的“数字签收能力”功能,在慈善组织完成防疫包物资的管理、发放执行、并由受助人签收的整个链条里,让执行过程更透明、物资流转更快捷、人员调度更清晰。

此外,腾讯基金会联合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了“小红花健康守护计划”。一方面联合爱心药店,根据老人需求提供测温、药品和用药指导。另一方面腾讯基金会联合在地社会组织,为老人提供送药、了解老人需求对接医疗资源等服务。首期面向湖南、重庆、四川、贵州四地22个区县发放,与当地卫健局、市场管理局、民政等部门合作,每个区县选定1000人受益人,总受益人为22000人。

腾讯基金会还联合爱德基金会共同发起“小红花社区共享计划”。首批面向北京、广东珠海、云南沧源3地的社区、老人院和服务驿站提供制氧机和血氧仪。预计直接服务约2700名有需求的老人和居民。

企业慈善 | “京东健康应急小药箱—乡村用药支援” 公益项目启动,首批面向5省3.7万村民捐赠退烧药品

日前,由京东健康与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联合发起的“京东健康应急小药箱”公益项目启动乡村用药支援行动,覆盖3.7万名乡村群众。京东健康在1810家京东“爱心东东”商家支持下,首批面向河南、贵州、甘肃、陕西、广西共5个省级行政区的8个村镇捐赠退烧药品,覆盖3.7万多名乡村居。

自2022年12月上旬开始,在工信部的部署和指导下,京东健康相继与天津、宁夏等省市政府合作,重点满足县乡村民众对于退烧药、N95口罩、抗原检测试剂盒等重要药品和物资的需求。

严冬时期,新冠病毒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叠加,针对这一问题,2022年12月中旬,京东健康联合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白求恩公益基金会三方共同发起“医暖仁心”公益项目,邀请到河南省胸科医院三位专业医生,为河南省农村地区困难老人提供在线问诊咨询服务。

行业动态

研究成果 | 《2022年中国慈善信托发展报告》发布

2023年1月13日,中国慈善联合会与中国信托业协会联合发布《2022年中国慈善信托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是两家协会第二次联合发布该《报告》。此前,中国慈善联合会慈善信托委员会已单独或者联合连续六年发布慈善信托年度发展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慈善信托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从备案单数和规模来看,截至2022年年末,我国慈善信托累计备案数量达到1184单,累计备案规模达到51.66亿元。其中,2022年备案数量达到392单,比2021年增加147单,创历年新高;备案规模11.40亿元,较2021年增加4.93亿元。从地域来看,慈善信托备案区域范围更加广泛,备案机关数量持续增长,46个民政部门实现首次备案突破,全国慈善信托备案地区累计覆盖28个省级行政区;从慈善信托的财产规模来看,浙江省、广东省、甘肃省累计备案规模领先,其中浙江省累计备案规模达到15.38亿元,是目前唯一突破10亿元的省级行政区,广东省、甘肃省分别为9.12亿元和7.97亿元;浙江省、北京市、广东省2022年度备案规模领先,其中浙江省备案规模超过4亿元,北京市、广东省也分别达到了2.44亿元和1.27亿元。

研究成果 | 2022中国捐赠百杰榜发布暨财富向善趋势研讨会召开

1月12日,中国捐赠百杰榜(2022)发布暨财富向善趋势研讨会在京召开。该活动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社会治理与公共传播研究中心提供学术和平台支持。近15万人次在线观看了本次活动直播。报告编制团队对2022年上榜的大额捐赠者、数额、领域、方向、趋势进行了梳理分析,并对百杰榜发布12年来的主要发现进行了回顾。榜单显示,2022年中国捐赠百杰榜共有106位上榜人(多人并列),上榜门槛为2000万元,捐赠总额598亿元。而在过去12年,共有1221位上榜人,榜单金额达3488亿元。

会议论坛 | 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深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1月5日,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总结了我国2022年应急管理工作的成就,并对新一年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2022年,我国积极应对极端天气事件,在安全风险防范、抢险救援救灾、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方面取得新成效。全国生产安全事故、较大事故、重特大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7.0%、23.6%;全国自然灾害受灾人次、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倒塌房屋数量和直接经济损失与近5年均值相比分别下降15.0%、30.8%、63.3%、25.3%,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创新中国成立以来年度最低。

会议指出,2023年应急管理方面工作要重点关注以下方面:完善应急管理体系,筑牢清晰严密的责任体系;常态化风险管控,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季节变化、重大节日和活动特点,推动有针对性落实防范应对措施;推进信息化监测预警,加快建设国家灾害事件、安全事故电子地图等,推进灾害风险综合监测预警,以信息化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长效化工程治理,加快实施“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综合防灾减灾、安全生产等规划确定的重大工程项目;提高救援处置和保障能力,建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和区域应急力量,推进消防救援队伍整合改革与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建设;支持专业救援队伍和社会应急力量建设,强应急医学救援能力建设,积极开展社会应急力量能力分级分类测评试点,形成协同救援合力。

社区治理 | 北京市朝阳区不断完善社区治理体系建设——超大城市社区治理的“朝阳答案”

社区是最基本的治理单元,事关居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去年以来,北京市朝阳区委社会工委区民政局以体系建设为关键、以精细治理为基础、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队伍建设为保障、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完善社区治理体系,着力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乡村振兴 | 北京市首个乡村振兴实践基地落户延庆

8日,延庆区井庄镇乡村振兴大会暨乡村产业发展商会第一次全体成员大会在井庄镇政府召开,会上发布了“井庄镇2023年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计划”。北咨公司与井庄镇政府签订项目策划协议,本市首个乡村振兴实践基地落户井庄。作为井庄镇助力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大会上还成立了“井庄镇乡村产业发展智库”,智库专家将立足井庄镇实际,为乡村振兴出谋划策。

互联网慈善 | 微博发布12月公益简报:公示年度项目成果,持续打造公开化透明化的公益行业动态

微博发布12月公益简报,自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微博共益计划”已累计向200余个公益项目,投放价值约4亿元人民币的公益广告资源。

今年12月,微博公益聚焦于启动#公益微盘点#和#致敬坚韧的力量#等年度盘点活动;发起寻找#有爱月捐人#计划,倡导一起月捐持续助力公益;面对疫情新形势,联动爱心组织开展#抗疫守护计划#爱心帮扶行动;发布11月公募基金会公众影响力榜及#公益号成长计划#账号名单,助力行业生态建设与发展等相关公益内容传播。

慈善表彰 | “2022年度杭州最具影响力网络公益项目揭晓”

2022年12月31日到2023年1月6日,“2022年度杭州最具影响力网络公益项目”评选的入选项目在橙柿互动App上公示,有10万多人次的网友为自己喜欢的网络公益项目留言点赞。最终,“益”起种太阳乡村振兴公益项目、“Ai馆就管”乡村博物馆数字化公益项目、网易公益小蜗牛读书馆等10个公益项目从82个项目中脱颖而出,问鼎“年度十佳”。

慈善表彰 | 公布!首届“河北慈善奖”获奖名单揭晓

近日,河北省民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印发《关于表彰首届河北慈善奖获得者的决定》,授予陈奇峰等37个爱心个人、爱心团队、捐赠企业和慈善项目“河北慈善奖”。

应急救灾 |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与交通运输部联合开展2023春运“交通救护伴行”活动

为贯彻落实《关于推广普及交通医疗急救箱伴行计划的指导意见》及《关于开展“关爱生命 救在身边”活动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春运出行安全,助力健康中国和交通强国建设,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与交通运输部在2023春运期间联合开展“交通救护伴行”活动。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向浙江、湖北、广西分别捐赠“交通出行便携急救包”1万个,重点配置到交通运输场站、公路服务区、公共交通工具等,为春运提供服务保障。

抗击疫情 | “小红花健康守护计划”支持33家社会组织开展抗疫行动

面对当下防疫资源短缺的痛点,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联合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爱德基金会、上海仁德基金会4家基金会共同发起“小红花健康守护计划”,从防疫物资、社区共享制氧机/血氧仪等方面守护高龄老人等重点人群的安康。

“小红花健康守护计划”于1月11日面向全国社会组织公开招募以来,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共收到来自贵州、广西、甘肃、湖南、宁夏、四川、福建、山东、广东、浙江、重庆、山西、安徽、江西14省(自治区、直辖市)260余家社会组织预申报,最终正式申请114份。经评审,33家机构入选“小红花健康守护计划”。项目发起方后续将根据项目操作手册,支持各社会组织开展行动。

医疗救助 | 我省经济困难白癜风患者将获医疗救助

中国关心下一代健康体育基金会爱心行基金皮肤病公益项目“白癜风定点医院”近日在兰州中研白癜风医院正式落户揭牌,甘肃省经济困难的白癜风患者将获得医疗救助。

医疗互助 | 温州瓯海:微型医疗急救站筑起防疫“同心圆”

温州市瓯海区潘桥街道在林桥头社区周转房临时设置微型医疗急救站。医疗急救站实行“八个一”标配,由1名街道干部、1名社区干部、1名专职网格员+1名社区医生组成一支“3+1”健康服务团队入驻周转房开展老年人健康医疗服务,做好协助转诊、健康宣教、初步急救处理工作,方便周转房老年人就医看病。硬件设置上,还配备了呼吸机(含便携式血氧仪)、应急药箱、电脑等,社区根据工作实际制定人员轮班表。目前,健康服务团队已完成多户高龄老年人入户健康检查,对慢性基础疾病和感冒发烧等症状进行排摸,完善重点人群三色管理。

志愿者 | 宁波养老护理员短缺 社会组织助力解难

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期,养老机构工作人员长期处于封闭管理和高强度工作中,出现养老护理员感染新冠,人手严重不足的局面。宁波市各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站出现送餐问题。海曙、镇海、江北等区的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先后发出养老护理员招募令,招募一批有护理经验的志愿者共同守护老人的身体健康。

低保救助 | 河南:80亿元补助金下达个体户等将得到救助

近日,河南省下达应对疫情补助资金80亿元,以有效缓解基层财政运转压力。河南省这笔补助金安排困难群众生活保障补助30亿元,主要用于对于低保对象、低保边缘人口、监测对象等困难群众参加2023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按照350元/人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全额补贴;对纳入临时救助范围的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如因收入减少导致缴费中断的,各地结合实际情况,给予一次性补助;对受疫情影响导致收入减少生活困难的个体经营者、非全日制劳动者等灵活就业人员,经本人申请可给予一次性临时救助,具体救助办法和救助金额由各地结合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各地可结合实际对受疫情影响基本生活困难的未参保失业人员、暂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低保边缘人口、监测对象以及其他基本生活陷入临时困境的家庭和个人,经本人申请,给予一次性临时救助,救助标准可参照困难群众一次性生活补贴标准(210元/人)执行。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

统筹:高华俊

责编:李静 张栋

编辑:戴正

文章来源:慈善研究中心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