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如何正确理解庄子的逍遥
- 陈寿的历史《三国志》,和罗贯中的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有何区别
- 如何理解“夜雨何时听萧瑟”
- 逍遥人生,是你的渴望吗您理解的逍遥又是怎样的
- 上联:浪子逍遥天涯醉,纵马狂奔如何对下联
如何正确理解庄子的逍遥
好玩的国学回答的问题,既有趣好玩,又有知识含量。
庄子:逍遥就是无所待!
在道家哲学中,老子强调的是清静无为守柔示弱的哲学,而道家哲学的第二号人物庄子,在老子道的哲学的基础上,提出了齐物、逍遥、养生等理论。
也就是说,理解了庄子的逍遥精神,就基本上理解了庄子哲学的核心。
要了解庄子的逍遥精神,我们要先看懂庄子的名作逍遥游。鉴于篇幅关系,我们不全文引用。
庄子的文章,绝对是古今第一人,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同时,他的文章就像汪洋大海,并不遵守一定的规则。所以我们看起来特别复杂。但是在这篇逍遥游中,庄子说的很明确,就是有所待和无所待的问题。
庄子说北冥有鱼,这条鱼很牛,因为它可以化身为大鹏,这个大鹏的翅膀展开,简直可以覆盖地球的南极和北极,它迎着风飞起来,一下子就能飞到地球的最南方,但是大鹏这么牛,但是并非是无所不能,它需要依靠风的力量,没有风,它就飞不起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鹏并不是自由的。
还有个牛人,就是列子。列子修仙成功,可以在天上飞,但是它再牛,他也只能在天上飞十五天,过了十五天列子也只能掉下来。没有风,他照样要掉下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也是有所待,也是不自由的。
接下来,庄子谈到了小和大的关系。
蝉和小斑鸠讥笑鹏说:“我们奋力而飞,碰到榆树和檀树就停止,有时飞不上去,落在地上就是了。何必要飞九万里到南海去呢?”到近郊去的人,只带当天吃的三餐粮食,回来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外的人,要用一整夜时间舂米准备干粮;到千里外的人,要聚积三个月的粮食。蝉和小斑鸠这两只小虫、鸟又知道什么呢。
小智比不上大智,短命比不上长寿。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朝生暮死的菌草不知道黑夜与黎明。春生夏死、夏生秋死的寒蝉,不知道一年的时光,这就是短命。楚国的南方有一种大树叫做灵龟,它把五百年当作一个春季,五百年当作一个秋季。上古时代有一种树叫做大椿,它把八千年当作一个春季,八千年当作一个秋季,这就是长寿。可是活了七百来岁的彭祖如今还因长寿而特别闻名,众人都想与他相比,岂不可悲!
在这里,庄子想表达的是,无论是大还是小,无论是长寿和短寿,其实如果我们从更高的角度来看,其实大小、远近都是一样的。这叫做齐物。
我怀疑庄子是否是外星人,或者说他曾经乘坐宇宙飞船,飞上过太空。因为站在太空的角度往下看的话,我们会发现,所有的东西其实都变成一样了。引申到人生哲学上,人生的长寿与短寿,贫穷与富贵,得意与失意,都是一样的。所以,人生遇到点挫折,不要失意,遇到点喜事,也没有必要得意洋洋。这就是齐物论指导下的人生观。
下面我们还是说庄子的逍遥精神。
庄子在逍遥游的后面说:
大鹏和列子,因为需要风的依托,才可以遨游九天,但没有了风,他们只能掉下来。但是在这人间,有没有可以达到无所待的人呢?庄子给我们描绘了藐姑射之山的神仙。这些神仙,就是神人,“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
庄子说,“‘在遥远的姑射山上,住着一位神人,皮肤润白像冰雪,体态柔美如处女,不食五谷,吸清风饮甘露,乘云气驾飞龙,遨游于四海之外。他的神情那么专注,使得世间万物不受病害,年年五谷丰登。’
他们不受外界的影响,没有什么能伤害他们,没有什么可以影响他们,他们才是真正做到了无所待,那就是自由的人。
所以,庄子的逍遥的思想,其实就是无所待。也就是说,摆脱了自然和世俗的限制,变成了精神上自由的人。这就是一种追求审美,抛弃功利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就是逍遥的精神。
庄子的逍遥精神,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影响极大。中国人特别是中国文人,一般在年轻时或者是得意时,采取的是儒家思想,而一旦仕途失意,很快就成为庄子的门徒。他们相信,世界是同一的,是齐物的。
因此,所谓的贫富贵贱,都是一样的,因此,你成功与失败,都是一样,假如你在意这个,那你就是被世俗束缚了,就是有所待,就是不自由。只有摆脱这些束缚,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能达到无所待的境界,才能真正达到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境界。这种境界,就是逍遥,而能达到这种逍遥境界的,庄子称之为至人、圣人和神人。
陈寿的历史《三国志》,和罗贯中的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有何区别
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
《三国志》是二十四史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当时魏,吴两国已有官府修史,而蜀国为自行收集,是三国分立时期结束之后文化重新整合的产物。最早以《魏书》,《蜀书》,《吴书》单独流传于世,直到北宋咸平六年,公元1003年,三书才合为一书。与正规史书略有差异。
《三国演义》描写了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上演了一幕幕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人文长篇小说。
两书的区别表现如下:
1.两书的性质不同。《三国志》是史书,是正史,而《三国演义》是小说。
2.两书的作者不同。《三国志》是西晋初年史学家陈寿著,而《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罗贯中著。
3.两书的内容不同。《三国志》是三国时期的史料,共六十五卷。包括《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历史。而《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章回体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一百年的历史风云。
4.两书的体裁不同。《三国志》是国别体,而《三国演义》是长篇章回体小说。
5·创作年代不同。《三国志》创作于西晋初年,而《三国演义》则成书于元末明初的洪武年间。
如何理解“夜雨何时听萧瑟”
“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
这句诗出自苏轼的《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总共28个字的标题,在诗歌中是极为罕见的。
个人认为:并非苏轼才思枯竭,想不出一个好题目,而是诗歌中的感情太过复杂,根本无法用语言概括,有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感觉。想要体会这种感情,还得从诗歌的创作背景入手。
标题给我们提供了大量信息
苏轼无法概括自己的心情,却用简练的28个字,点明了时间、地点和事件。这给我们理解诗歌,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信息。
- 时间:辛丑十一月十九日
所谓辛丑年,即嘉佑六年(1061)。“嘉佑”是宋仁宗的最后一个年号,一共使用了八年。也就是说,苏轼写下此诗时,仁宗朝的统治已经接近尾声。这一年,苏轼24岁,还是一个刚刚进入仕途的年轻人。
- 地点:郑州西门之外
- 事件:与子由告别
子由,是苏轼的弟弟苏辙。诗的第二句写道:归人犹自念庭帏,今我何以慰寂寞。
“庭帏”在古文中,通常代指父母的居处。这一句说明,苏辙是送行的人,而苏轼则将远离家人,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两相对比,苏轼显然是更加难受的一方,从此,他只能带着无限的寂寞,独自生活。
- 创作背景
嘉佑二年(1057),苏轼与苏辙一同参加科举考试,并一同进士及第。四年之后,他们又共同参加了朝廷举办了另一场考试:制科考试。这种考试专为选拔“非常之才”而设置,是不定期举行的。
最终,苏轼凭借着过人的才华,被评为第三等(第一、二等均为虚设,三等就是最高);而苏辙因为在策论中尖锐地批评宋仁宗,一度面临被罢黜的危险,最终在仁宗的宽容之下,被定为第五等(最下等)。
试想,一家之中的两兄弟,一同在严苛的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这本是一段千古佳话。但因为这件事,让原本的喜悦蒙上了一层阴影,两人的境遇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苏轼前途光明,被任命为凤翔府(今陕西凤翔)签书判官;而苏辙并未得到任用,便留在京城侍奉父亲。这一年十一月,苏轼启程上任,苏辙则一直相送到郑州,方才离去。
根据史书的记载,这是苏轼第一次与亲人分离。犹如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心中自是充满对未来的迷茫和对家人的眷恋。而弟弟遭逢变故,更是给这种不安的心情,添上了一分忧愁。
“夜雨”,是一个难忘的约定
苏轼与弟弟苏辙、父亲苏洵,合称三苏。苏氏兄弟年龄只相差两岁,一起读书、一起成长,亲密无间。两人拥有着相同的志趣,也是互相最了解彼此的人。
成年以后,他们同样经历了坎坷的仕途,因官职的调动而不断奔波。几乎每一次调任,兄弟之间都会互相送别,并互赠诗文,留下一段段佳话。
熙宁十年(1077),苏辙送哥哥到徐州任职,几个月后他被调任南京(商丘)签判。两人在徐州相别,苏辙写下了《逍遥堂会宿》二首。诗中再次提到了兄弟俩少年时的感情,并且解释了“夜雨”的由来。这首诗,应当算是对“夜雨何时听萧瑟”最好的注解。
苏辙写道:
辙幼从子瞻读书,未尝一日相舍。既壮,将游宦四方,读韦苏州诗,至“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恻然感之,乃相约早退,为闲居之乐。故子瞻始为凤翔幕府,留诗为别曰:“夜雨何时听萧瑟。”
两兄弟的感情可以亲密到什么地步?食则同席,寝则同榻,一日都未曾分离。哪怕是成年后到四方游历,两兄弟依然对床而眠,互诉心声。在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他们共同约定:将来不必贪图名利富贵,早早地退休,享受闲居之乐。
哪怕过了数十年,苏轼和苏辙都没有忘记这个约定。
约定本身并不重要,最珍贵的是兄弟情谊
诚然,那个风雨夜是一段永生难忘的回忆,但结合他们各自的人生轨迹来看,两人都并未遵守“早退闲居”的约定。
人毕竟会变,血气方刚的单纯少年,终究长成了历经沧桑的政治家。苏轼和苏辙自进入仕途开始,便始终渴望得到重用,实现人生抱负。他们敢于批评时政,也敢于得罪权贵,一生经历起起伏伏,一直到白发苍苍,才真正放下,体会到“闲居之乐”。
24岁的苏轼在诗中写道: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爱高官职。
字里行间,依然在提醒弟弟勿忘初心,满满的嫉世愤俗。然而,多年以后遭遇贬黜,苏轼则不止一次地感叹人生:“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蓑烟雨任平生”。可见,面对名利,他还是很难做到“放下”二字。
苏辙同样如此,他在《逍遥堂会宿》中写道:误喜对床寻旧约,不知漂泊在彭城。
“误喜”两字,十分精髓地写出了苏辙无奈的心情。二人在徐州逍遥堂共宿一宿,这场景让他觉得仿佛回到了少年时代。可惜,残酷的现实告诉他,永远回不去了。
此时的两兄弟,都是在官场中身不由己的失意者。但是,他们却舍不得“早退”,只要朝廷一有召唤,他们就立即抖擞精神,渴望一展宏图。
我想,这个约定代表着他们的初心,也是他们感情的见证。但面对复杂的现实,兄弟二人也早就不是少年郎了,他们有着更加成熟的选择和抱负。
结语
每一个成年人,都难以忘掉自己少年时代的梦想,难以忘记自己的初心,但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苏轼和苏辙两兄弟,同样如此。
我想,这并不是悲哀,而是一种成熟。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每个人的观念和见识都在不停地发生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目标才是正确的选择。
然而,少年时代的回忆就毫无价值吗?就应该被遗忘吗?不,绝对不。
正如苏轼和苏辙,在数十年的人生中都从未忘记过当年的约定。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勿忘初心”。
因为,“初心”能让人记住珍贵的人和事,让人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看到方向,让人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这就是我读到“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时,由心而发的最大感受。大家认同吗?欢迎讨论!
逍遥人生,是你的渴望吗您理解的逍遥又是怎样的
我认为谁都想要一个逍遥的人生。逍遥不是为所欲为,无法无天。它应该是心的豁达开朗,愉悦舒畅。面对事物心里能够放下,放空的一种态度。面对困难和挫折,有人萎靡不振,有人却越战越勇,坦然面对,我认为这就是逍遥。比如李白是一位乐天派,浪漫主义伟大诗人。
上联:浪子逍遥天涯醉,纵马狂奔如何对下联
上联:浪子逍遥天涯醉,纵马狂奔,
下联:侠客闯荡海角痴,惩恶扬善。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