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骑自行车游遍16个地方,太牛了!《骑车去欧洲》_作者_哈萨克斯坦_的是

作者是真的牛,一个人就敢骑自行车去欧洲。

福州出发,一路经过武汉、河南、兰州等地,从新疆进入哈萨克斯坦,然后到了国外、芬兰、瑞典、丹麦等国。

全程总里程近1.6万公里,16个地方,210天,真正是行万里路。虽然整个旅途不是一帆风顺,遇到了爆胎、暴雨、饥饿、大雪等各种困难,但这份经历值得铭记一生。

每一小节的内容都是不相关的,因此,完全可以跳着看,只看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书名:《骑车去欧洲》

作者:宋立伟

一,爆胎,也是一种『乐趣』

骑自行车很容易碰到爆胎这个问题,你问团子为啥知道,因为团子以前中学时骑车上学,车子也爆胎过。

果不其然,作者骑行至宁夏境内时车子爆胎了,他还挺乐观的,写了首打油诗调侃这段经历。

作者换上新轮胎后,没骑多久又爆胎了,骑自行车就是这点不好,轮胎容易新。

二,独闯戈壁无人区

进入星星峡时,碰到不知是狼还是狗的动物,有一只就在路旁看着作者,艾玛,团子挺怕狼狗一类动物,要是我身边有只狼我得吓伤。

哈哈,作者其实也有点虚,后面的行程不停回望,总觉得有动物尾随其后。

道路上很安静,几乎见不到其他人影,但景色秀丽,雅丹地貌的山脉随处可见,随手都是大片。

快到吐鲁番市区时,遇到了猛烈的沙尘暴,作者已无法正常骑行,不得不求助于过往的车辆,幸运的是有人载着作者到达市区。

展开全文

三,哈萨克斯坦

在哈萨克斯坦,作者一直被告诫全国很多狼,骑行要小心,尤其是晚上不要野营,一直听说有狼,实际旅途中没有见到狼,可能作者比较幸运。

哈萨克斯坦当地人民真不错,作者好几次在餐馆吃完饭后,向他们询问是否能在周围露营,他们都同意了。

旅途中遇到很多我们同胞,也给作者提供了很多帮助。

可能是地方情况不一样吧,在哈萨克斯坦感觉当地人民比较热情淳朴,到了国外,求助当地人时就没有在哈萨克斯坦这么顺利,被拒绝了不少。

不过万事不绝对,每个地方的风俗习惯,社会氛围都不一样,哪里都有好客的人。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作者在哈萨克斯坦骑行期间,碰到语言沟通不畅的时候,都是打电话给一个叫小穆的朋友,然后由他来和当地人进行电话沟通。

还有一个哈萨克斯坦人不仅请作者吃早餐,临走前还给作者准备了一袋干奶酪、一封写好的求助信,本来还想送一个水晶摆件给作者,由于路途不便携带太多重物作罢。

作者经常在旅途中被邀请去做客,感觉当地大部分人真不错,在这个地方旅游的体验很好。

ps:出门在外靠朋友这句话说得好,要不是认识很多朋友,作者这次骑行中的很多饮食、住宿问题就不好解决。

四,瑞典

欧洲的物价是真高,瑞典的一家餐厅,沙拉179元,牛肉三明治198元,青旅6人间周末床位费285元。

路途中作者还遇到一位80岁的骑友,太强了。

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限制了自己,80岁在常人眼中该颐养天年,但这位大爷依然精神矍铄,这精气神不输于年轻人。

欧洲郊外种植很多野生果树,作者一路骑行过去,吃饱了水果。

五,丹麦

丹麦盛行环保理念,自行车非常普及,加油站里都设有单车维护区,可以自助打气、洗车,这点是真不错。

六,匈牙利,第一次失窃

到了匈牙利,还有同胞们拉起横幅欢迎作者,这时候不得不说,全世界都有我们人的足迹,他乡遇国人算是一大喜事。

途中碰到一位外国人问路,没多久摸了摸口袋才发现钱包不见了,最后进行了挂失。

幸运的是,我们同胞为作者赞助了近演员的旅行费用。

作者敢于独立骑行1万多公里,勇气可嘉,比我们很多人强太多,我们都想出去走走看看,只是没有勇气去做这件事,而作者做到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