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猴而冠的故事内容?项羽说富贵不回家炫耀就是锦衣夜行,被评价为沐猴而冠,为什么_项羽_沐猴而冠_关中

本文目录

  • 沐猴而冠的故事内容
  • 项羽说富贵不回家炫耀就是锦衣夜行,被评价为沐猴而冠,为什么
  • “沐猴而冠”什么意思

沐猴而冠的故事内容

1、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集解徐广曰:“东函谷,南武关,西散关,北萧关。”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集解张晏曰:“沐猴,猕猴也。”○索隐言猕猴不任久著冠带,以喻楚人性躁暴。果然,言果如人言也。项王闻之,烹说者。◇集解楚汉春秋、杨子法言云说者是蔡生,汉书云是韩生。

秦末,刘邦、项羽等起兵反秦。刘邦首先攻破秦都咸阳(今陕西西安市东渭城故城),接着项羽也赶到了。原先各路将领曾互相约定:谁先进入咸阳,谁就在关中为王。项羽因此很不乐意。他带领人马,冲入城内,大肆屠杀,并且杀了秦降王子婴,放火焚烧秦宫,大火一连烧了几个月都没有熄灭。项羽还搜括了许多金银财物,掳掠了一批年轻妇女,准备回到东方去。

当时有人劝项羽仍在咸阳建都,因为“这里关中地区,有险可守,而且土地肥沃,在此建都,可以奠定霸业。”项羽看看秦宫都已烧毁,残破不堪,同时又怀念故乡,一心想回东方,便说:“人富贵了,应归故乡,富贵不归故乡,好比锦衣夜行,谁看得见?”。

那人听了这句话,觉得项羽要作为一位英雄,实在不够,心里不免对他鄙视。于是在背后对人说:“人家说楚国人(指项羽)不过是‘沐猴而冠’罢了,果然不错!”不料给项羽知道了,立刻把此人抓来,投入鼎镬煮死。结果,由于项羽的自傲自骄,再加上战略失误,最终走上穷途末路,被刘邦打败。

2、《汉书·伍被传》也有此语:伍被曾在淮南王刘安手下做“淮南中郎”的官,刘安谋反,伍被多次谏劝,刘安不听,以轻蔑的口吻对伍被说:“汉廷公卿列侯皆如沐猴而冠耳!”

项羽说富贵不回家炫耀就是锦衣夜行,被评价为沐猴而冠,为什么

某说者在项羽欲返江东时,建言:“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羽答:“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某说者见无法说服项羽,长叹而出,与别人发牢骚:“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

项羽烹说者,一向被后人诟病为听不得不同意见,刚愎残暴。但说者之死,亦属自取。

项羽入关后,“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将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此时,说者劝阻他留在咸阳称霸。项羽并非一口回绝,而是有心理活动:“见秦宫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可见,促其东归的主因是咸阳已被烧成废墟。所以,不应被讥讽为“沐猴而冠”,说者口无遮拦,死得无益。

楚地古为蛮荒之地,素被中原人称为“荆蛮”。说者当属中原人,讽其沐猴而冠,无异于骂项王荆蛮,极大伤害了项羽自尊心,故被杀。

另,项羽生猛无比,但明显缺乏战略目光。他掠夺大量财宝妇女回乡,属于典型的小富即安心理。他仅安于“自立为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并无继秦称帝之心。甚至当范增添油加醋警告他刘邦有“天子气”时,他依然不以为然。且其“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故最终四面楚歌,落个自刎乌江下场,足证项羽缺乏战略目光。

“沐猴而冠”什么意思

典 故

秦王朝灭亡后,项羽见宫室残破没落,在与刘邦争夺天下的楚汉战争中,自己又占着优势,于是就自傲自大,想回家乡炫耀此时的身世。因为在他看来,一个人升官或发财以后,如果不回故乡夸耀一番,就如同穿了一身绫罗绸缎好衣服在夜里行走一样,没有人会知道这个人此时的大富大贵。楚汉之争正处在最为关键的时候,项羽这种务虚的思想观念反映了他性情的浮躁和短见的政治眼光,对他自己和楚国的前途是极为不利的,所以有人气愤地说:“人们都说楚人沐猴而冠,真是说对了。”结果,由于项羽的自傲自骄,再加上战略失误,最终走上穷途末路,被刘邦打败。

题 名: 沐猴而冠

所属朝代: 秦代

拼 音: mù hóu ér guàn

出 处

《史记•卷七》:“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解 释

沐猴:猕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