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国家森林城市丨延庆绿色城市底色靓丽夺目~_延庆_造林_工作

在过去的十年中,延庆在绿水青山的画卷上持续“增笔添墨”,把蕴含生命和希望的种子,不断撒向妫川大地。十年来,延庆区园林部门积极落实完成北京市两轮百万亩造林工程建设,助力延庆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王松森是延庆区园林绿化局平原办的负责人,今年只有37岁的他,却早已习惯人们称呼他为“老园林人”了。

2012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实施平原地区百万亩造林工程建设,当时26岁的王松森由延庆区园林管理中心调入延庆区园林绿化局平原办,自此开始了他与“造林”工作的不解之缘。

2012年到2015年,北京市进行第一轮百万亩造林工作的四年时间里,王松森见证着延庆区蔡家河流域、龙湾河流域、妫河上游、龙庆峡下游水源涵养区及主要干线公路两侧等区域的变化。

展开全文

2018年,北京市全面启动了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作。2018年-2022年,延庆区以服务保障冬奥会、世园会景观效果为重点,高标准实施绿化建设,涉及全区15个乡镇,在此期间,延庆区依据市政府的新一轮百万亩造林政策实施完成了近10万亩的造林任务。

亮眼的“成绩单”

● 2019年延庆区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全区森林面积达到184.4万亩,排名全市第三;

● 森林覆盖率由2012年的55.16%达到2023年的61.63%,全市排名第四;

●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45.53平方米,全市第一;

● 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增加到97.72%,全市第三,生态涵养区第一。

●“一核、一环、三带、五廊、十园、多点”的森林空间格局基本形成。道路绿化率和水岸绿化率均达到100%,形成了青山环绕、森林拥抱、林城相依、林水相融、林园相映、林路相连、林居相嵌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

随着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延庆区生态惠民的效果显著提升。初春时节,在延庆镇张庄村南的集体林地里,50岁的护林工人赵昀带领着队员为国槐修剪树枝,他下剪干脆利落,如同一位林木剪枝专家,殊不知在8年前,他还只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

2015年,借助平原造林政策,赵昀成为了延庆镇集体林场的一名林场养护工人,负责孟庄、赵庄、张庄等延庆镇北部区域的林场养护工作,比起靠天吃饭的务农生活,如今掌握了林木修剪技能,拿到稳定工资的赵昀感到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

赵昀说:“我做了林场养护工作后,每个月都能按时领到工资,而且还有五险一金,以后的养老都有了保障。而且局里每年还会开展各类培训,让我学到了不少知识。最重要的是,我的工作离家近,照顾起家人也特别方便!”

在实施百万亩造林过程中,延庆区鼓励施工单位优先吸收本地劳动力参与工程建设和林木资源养护管理,实现绿岗就业。据不完全统计,延庆区已有3万农村劳动力实现了生态就业,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27.5%。

造林更要护林,其中严格防控林业有害生物,是保护延庆区绿化成果的重要内容。为了减少有害生物防控工作中对环境的污染,延庆区林业保护站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防控原则,以精准防治为手段,积极推进防控工作。

春尺蛾是常发性食叶害虫,自2018年起,延庆区便开始通过物理阻隔方式防治春尺蛾。每年1、2月份,区园林绿化局都会提前着手,为延庆西部地区的成片林地,以及妫河两岸、大秦铁路沿线等重点区域树木缠绕防虫胶带。

据了解,区林业保护站通过阻隔胶带、诱虫色板、信息素诱捕器、灯光诱集等多种监测手段,对全区40多种林业有害生物进行定点监测。通过无人机巡查、人工踏查、重点地区甄别等多种手段对全区20多种重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病害巡查,通过这些无公害防治手段,既减少了用药量,又提高了防治效率。

护林更要防患于未然,延庆区山区面积大,森林防火压力大,为解决过去森林防火工作费时费力费人工的窘境,延庆区积极推动近年来重点培育的无人机产业“一展身手”。日前,延庆区森林防火无人机智能应用场景实验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为森林防火工作又添“空中力量”。

造林任务圆满完成、护林工作有序开展,天蓝、水清、森林环绕的绿色城市底色更加靓丽。未来,延庆将充分利用森林绿地,为老百姓带来更多绿色福祉,助力“双碳”国家建设。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