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照母山现象”_重庆_两江_数字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解码 现象 重庆 两江 数字

重庆品胜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对产品进行测试。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市委六届二次全会指出,加快培育壮大数字经济,着力推进以数字化变革为引领的全面深化改革。当前,重庆正大力实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满天星”行动计划,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022年,重庆实现软件业务收入2750亿元,同比增长约10.5%。其中,“照母山” 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占到重庆总量近1/4,成为“最亮的一颗星”。

在这里,有超过5000家企业入驻、超8万名人才汇聚,上百栋楼宇“群星闪耀”,工业软件、汽车软件、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产业成链成群……如今,照母山已成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热土,“照母山现象”备受关注。

令人好奇的是,为什么是照母山?它有哪些隐藏秘籍,又该如何上新“升级版”?

照母山现象

照母山研创核心区,面积约13平方公里。这片不大的区域,吸引了腾讯、紫光、广域铭岛、中软等众多知名企业落户,培育了猪八戒网、中联信息、博拉网络、华龙网、优路科技等优质软件企业。

数据显示,去年,两江新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规模达到650亿元,同比增长25.5%,其中十之八九诞生于此。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照母山现象”也代表了数字经济发展的方向——从消费互联网逐步转向工业互联网,数字化改革进一步向纵深方向推进。

当前,众多软件企业扎堆,照母山产业聚集度大幅提升,构建起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渝兴软件园、星系列等产业楼宇。其中,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堪称“核心引擎”,正以“数字经济产业”为动力,打造工业互联网、智能终端、大数据、数字内容等核心产业分链。

工业互联网方面,基础设施建设奠定发展新优势。园区国家顶级节点(重庆)累计标识注册量88.3亿个、解析量48.9亿次,全国首个“星火·链网”区块链超级节点上线试运行,两江云计算中心已建成机柜2.8万个、可容纳服务器规模达到36万台,市场化智能算力中心建设加快推进。

展开全文

智能终端领域,以汽车产业为主赛道跑出“加速度”。如梧桐车联向行业提供全栈式整车级智能化解决方案;广域铭岛作为吉利工业互联网平台总部,构建全国首个源自汽车行业的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励颐拓揭榜“面向整车及装备制造行业的国产高端CAE开发”项目,推出多款“重庆造”工业软件产品……

以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为龙头,“照母山现象”正不断释放“雪球效应”,为重庆形成发展新优势注入强劲动能。

为什么是照母山

照母山之所以能成为行业之星,三大“密码”功不可没。

科创资源汇聚,人才链与创新链深入融合发展。两江新区发布了“两江人才十条”等政策,两江软件与数字经济产业学院、达内教育等10个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人才培训基地年培训学员近2万人,为塔尖和塔基人才提供优质战略储备。

一流营商环境,让照母山“近悦远来”。鉴于片区内产业楼宇众多,两江新区坚持“一楼一策”“一企一策”,推动“政、产、学、研、用”各种要素聚集发展,营商环境日益优良。

同时,照母山片区自然本底优势明显,坐拥照母山森林公园、金州公园、金山公园等公园群,还建有5个人才公寓和公租房,总面积9.2万平方米。随着轨道6、5号线、松山医院、星光学校、商业中心一系列生活设施配套的完善,人气越发爆棚,成为宜居宜业的上佳选择。

门类齐全的产业,创造丰富应用场景。当前,两江新区已形成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集群,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创造大量市场需求,上百个场景应用项目已经实施。

比如,国家顶级节点(重庆)自2018年在两江新区上线以来,已接入二级节点34个,二级节点累计标识注册量超143亿个,二级节点累计标识解析量超83亿次,为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能。

如何上新“升级版”

通常一个区域大批高新企业扎堆,会产生“虹吸效应”,加快上下游企业和各类资源的汇聚速度。纵观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莫不如是。

如旧金山的硅谷,就聚集了上百家全球IT巨头和数不清的中小型高科技公司;北京的中关村聚集了国内顶尖的数字经济企业;武汉的光谷聚集了中部众多的创新型企业。

那么,照母山能否成为西部的“硅谷”和“中关村”?

据两江新区发布的《推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建圈强链行动计划(2022—2025年)》,到2025年,两江新区力争新增业务收入超500亿元,产业总规模力争突破2000亿元。

照母山片区软信产业已有一定规模和基础,但要上新“升级版”,关键得从“量变”实现“质变”,进一步打造重庆智慧之城——

抢占数字化变革机遇。当前,该区域内还缺乏大当量的龙头企业,亿元以上收入企业仅69家。多数企业处于中下游,产品附加值较低,抗冲击力弱,产业闭环未有效形成,产业链条“细、短、脆”,集群发展效应不强。

未来要充分利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战略发展机遇,进一步补链强链,构建完整产业生态,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支持力度,引、育并重,形成产业新增长点。

大力引进高端数字人才。上海吸纳全国数字经济人才占比16.6%、北京吸纳占比15.6%,重庆数字经济人才占全国总比尚不及2%。照母山同样存在人才数量有缺口,结构不尽合理等情况。

下一步,要强化人才供给,高效利用市、区两级人才政策,推动“塔尖”人才加速汇聚;充分发挥国家级新区两江新区的战略平台作用,以两江协同创新区等为载体,不断壮大“塔基”人才。

大幅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该区域内现有产业扶持政策多为普适性,缺乏针对性的专项政策,尚不能满足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需要。

要强化载体资源配置,做好楼宇、厂房、土地等要素精准供给;强化政策资源配置,优化招商政策,有效发挥财税政策资金撬动作用;强化市场资源配置,加快机会清单供给力度,促进产业链“示范”带动;强化投融资资源配置,创新融资方式,畅通投融资渠道。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