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潮文丨勇者之路:从查良镛到金庸_海宁_江南_家族

悦读·潮文丨勇者之路:从查良镛到金庸

△点击看潮视频

“在我家乡这个地方。”

“你们是小师弟小师妹,叫我大师兄就可以了。”

“大师兄。”

“海宁是出人才的地方,伯伯辈有王国维,爷爷辈有徐志摩,我金庸也不比他们差,以后你们要发扬海宁这个出人才的地方……”

今天,说一说我们的“大师兄”查良镛先生,几乎所有华人都知道金庸的鼎鼎大名。

一读武侠,便入江湖梦。“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先生一生堪为传奇。撇捺如刀,刀剑入梦,一个江湖,多少侠义肝胆在文字间流淌,几番回味,总觉文字太轻,写得下江湖侠义,藏不住家国情怀,和那一缕悠远绵长的江南情谊。

3月10日是查良镛先生诞辰99周年。世人爱金庸、读金庸、研究金庸,那么,知道林欢、姚馥兰之名的呢?查先生又是如何炼成大侠的呢?

成长之地有何精神密码?

钱塘江北岸的浙江海宁袁花镇东面,有一座不大不高的“龙山”,龙山脚下有一座“查家桥”,桥旁有一座黛瓦白墙的深宅大院,这就是金庸的故居,也是他的出生之地。这里,藏着那个江湖梦的种子。

金庸故居航拍

可以说,金庸是幸运的,出生在一个江南书香门第世家。“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查氏家族定居浙江海宁600年来,至今已传承二十几代,历经时代变迁,仍是江南望族。诗人徐志摩是他的表哥,姑父是军事家蒋百里,同宗还有查济民、查良铮(穆旦),康熙年间创造了“一门十进士,叔侄五翰林”的科举奇观,康熙皇帝给祖先查升写的堂名“澹远堂”,三个大字周围有九条金龙作装饰,今天依旧挂在正厅。

展开全文

“澹远堂”匾额

更幸运的是,金庸出生的上世纪二十年代,查家不仅传承着世家书香之韵,也沐浴着时代的新气象,父辈和兄长都接受新式教育的熏陶。上世纪90年代,金庸在与日本著名学者池田大作对话时,谈及少年时的文学启蒙由来,金庸说道:“小时候是在一个大家庭中长大,家族年纪稍长的堂兄堂弟,都喜欢读书,父亲又是一位热心的小说读者,家中藏书特别多。”得天独厚的阅读环境,文化杂糅下的阅读习惯贯穿了金庸整个童年乃至青年阶段,《水浒传》、《三国演义》以及法国作家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曾是金庸年轻时最钟意的三本书,开明的家族氛围,为其创作积累了丰厚的文学底蕴。

对于家族文化的认可与归属感,也不间断地体现在作品中。“绝世奇事传闻里,最好交情见面初”“可知今日怜才意,即是当时种树心”……在金庸封笔之作《鹿鼎记》中,所有回目的名称都取自查家先辈,清代著名诗人查慎行的《敬业堂诗集》。而在小说第一回的注释中,金庸还仔细介绍了海宁查家的一段光荣史,骨子里的家族自豪感毫不掩饰。

“鹿鼎记”印章 童衍方 篆刻

历经苦难方能成器。“我想,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我成长的时代。”金庸曾在一次大学演讲时如是说。

时代笼罩之下,金庸又是不幸的,世家公子颠沛流离的戏码在他身上演绎得淋漓尽致。

“日本军队侵略我的故乡时,我那年是十三岁,正上初中二年级。我的家庭本来是相当的富裕的,但住宅给日军烧光。母亲和我最亲爱的弟弟都在战乱中死亡。中学时代的正规学习一再因战争而中断……”那一段血腥又真实的经历,在此后数十年的创作中,留下了痕迹。《倚天屠龙记》的张无忌,《笑傲江湖》的令狐冲,《射雕英雄传》的郭靖,《神雕侠侣》的杨过,《侠客行》的石破天,几乎清一色孤儿的男主角身上萦绕不去的深刻孤独感,和战乱场面的真切描写,既是武侠小说传奇色彩的创作需求,亦或许映射着金庸年少时无所安居,历经战乱的心理体验。

《神雕侠侣》1995

这一切,最终被金庸归为人生有益的磨炼。“我此后一生从来不害怕吃苦。战时吃不饱饭,又生重病几乎要死,这样的困苦都经历过了,以后还有什么更可怕的事呢?”金庸也许不曾意识到,他不屈的品格,或许在更早的童年,就有了榜样在临摹。对于金庸,这依然是家族带来的影响,当与池田大作提及对他影响最深的祖父查文清时,金庸说:“我祖父查文清公开反对外国帝国主义者的无理压迫,不肯为了自己的官位利禄而杀害百姓,他伟大的人格令我们故乡、整个家族都引以为荣。”

有人曾问金庸:“人的一生应当如何度过。”先生答:“大闹一场,悄然离去。”那一句“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侠小说。”一生已成传奇。

1955年2月8日,当查良镛第一次将“镛”字拆成“金庸”为笔名,在香港《新晚报》写下《书剑恩仇录》第一个字时,江湖上就多了一位侠客——金庸。先生椽笔一挥,勾勒出一个个江湖,那里月白风清、古风犹存,回响着整个文化中国的余韵,荡气回肠,让国内外无数人拥有了共同的“江湖一梦”。

这个文人墨客辈出的江南小镇,从此多了一位大侠,也成了大侠江湖中的现实映射,金庸第一本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写的是海宁盐官陈家,《射雕英雄传》一开始就写嘉兴醉仙楼,“醉仙楼虽是寻常酒楼,却是苏轼题字”,《鹿鼎记》第一回,更是生动描绘了海宁袁花。这里的人,这里的潮,这里的故事,在金庸脑中萦绕多年,最终成了流走笔端的灵感源泉。先生是个故乡情结浓郁的人,在他的笔下,对江南的草木风貌总是颇为眷顾。

《鹿鼎记》全册

从头论,金庸终究只是林欢、姚馥兰、姚嘉衣、黄爱华等众多笔名之一,小说家、专栏随笔作家、影评家、电影编剧……每一个笔名及其著作,新闻时事评论家、《明报》老板、社会活动家、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政治体制小组”的港方召集人……每一重身份的叠加,或许才能看到查良镛先生“笔的斗士”的风骨全貌。

在他传奇的一生中,家族文化的熏陶,少年时的经历,始终在他笔下时隐时现。“江湖一梦”背后的家园故事,有书香悠远,有战乱纷飞,那个赤手空拳南去的青年,在艰难困苦的岁月里,用笑傲江湖的心态,成长为了一名真正的大侠。

“如果一个人离开家很久,在外边住的时间一长,对故乡怀念的感觉就越深……总想老了,再回到这个地方来住。”对人说过这些话的金庸,从1992年到2008年,曾六度返回浙江海宁这座江南小城。

1992年,金庸第一次回到家乡,去了母校袁花镇中心小学,或许,那是他还能找到的文学启蒙的地方,他有感而题“重游母校深感当年教诲恩德”。1994年,金庸再度回到故乡。这一年,金庸来到了刚建起的海宁市高级中学,恰逢下课铃声响起,同学们纷纷从教室中走出,他看到了心情愉悦,写下了“行见人才如潮自此涌出”。

“行见人才如潮自此涌出”

如今,走在袁花镇中心小学的广场上,一眼就能看到“金庸文化广场”,广场中央的巨石上刻着“龙山论剑”4个字,激励着学生们发奋读书,而在广场四周的十几个小栅栏上,则描绘着金庸每一部小说的简要情节。“以金庸先生为典型,培养爱读书,懂文化,会感恩的孩子”成了学校的育人之本。这个花溪侠影小镇,也流传起金庸的故事。

权威发布,民生服务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