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奇队长》带来最大的惊奇竟然是……_惊奇_队长_卡罗尔

2017年,DC的《神奇女侠》问世。

全球票房豪取8.2亿(美元),烂番茄新鲜度93%,IMDb评分7.5。

相比于出片缓慢的DC,漫威立刻蓄势待发。

黑寡妇独立电影迅速传出排片的消息,而在她之前,一位“更高、更快、更强”的新英雄(黑寡妇约翰·斯嘉丽身高160cm.....),也提前赶来跟观众见面——

《惊奇队长》

虽然,影片北美宣传时的女权言论,遭遇了男性群体压倒性的差评;

虽然,主演布丽·拉尔森扮酷祭奠斯坦·李,刷新了好莱坞准一线的智商新低;

展开全文

虽然,它在豆瓣仅以7.2分开画,对标于《神奇女侠》相当不美丽;

毕竟,近两年的“大银幕漫威连续剧”,少看一集都能让你在之后不久彻底懵逼。

刷完片,杀姐对《惊奇队长》的第一感受是——

这部电影真的是有意图的,全方位的区别于《神奇女侠》。

你家是艳压群芳的性感超模,我家就找邻家方脸的实力影后;

你走常规的成长路线,我就拍失忆后的自我觉醒;

你跟小鲜肉情意绵绵,我就把帅大叔强行怼穿.....

乍一看,处处反常规的《惊奇队长》爆款潜力并不低,

只是,执行起来,却宛若癫痫。

要知道,想塑造一个技压群雄的女超英,没有盖尔·加朵那种神祗降世般的颜值,而选择去精英化的凡人逆袭,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毕竟,有银河尬舞团、美队这样的珠玉在前,漫威再照样操作应该不算难事。

可大前提是:人物形象必须丰富饱满,最起码他(她)也要足够的逗逼。

而看看我们的惊奇队长,全程狂拽、恃才傲物,就算跟弗瑞局长讲冷笑话,也很难能让人get到笑点。

杀姐是在质疑奥斯卡影后的演技?!

不,不,绝对不是!

在小杀看了,整部电影的问题根源是人物的设定。

《惊奇队长》太急着为女同胞振臂高呼,于是卡罗尔(惊奇队长)开片就给男导师勇·罗格(裘·德洛饰)上(一)了(顿)一(胖)课(揍)。

在后续的剧情里,除了所有男角色对卡罗尔的冷嘲热讽,以及她争强好胜的性格,连一段遗传基因都没显现出来。

那惊奇队长的性格,应该就是上帝捏出来的。

强塞女权,固定了角色的标签,

人设先行,限制了演员的发挥。

因此,《惊奇队长》抓不住观众的眼球也就理所应当了。

当然,作为漫威系的作品,就算人物不突出,但凡故事框架还称得上创新,漫威迷们也会大书特写。

但深究起来,这部超英片并没有突破以往的“三幕式结构”:

交代卡罗尔生活环境,埋下她与克里人的矛盾

-->遭遇重重阻碍,(差点)被“最高智慧”剥夺一切

-->完成自我觉醒,能力全开解决危机

可整个成长路径看下来,影片还是没能突破超英片的常规思路。

杀姐以为,如果着重自我觉醒的历程,更应把重心放在对人物过去的展示,并深挖细节。

庞大的宇宙体系在这里成为一个笨重不堪的负担,使这部电影怎么也翻不出太大的浪花。

而让杀姐最失望,也最惋惜的莫过于反派勇·罗格。

一个明明可以将“男权压迫”表现的淋漓尽致的角色,却在与卡罗尔的交锋中亦正亦邪。

更让人心疼的是,结尾时的勇·罗格根本不足以衬托卡罗尔的超能力,被秒杀不说,还只是病怏怏的躺在地上,欣赏卡罗尔的烟花表演。

所以说,这部片除了闪回蒙太奇上的一点小新意外,在各个层面上,都不能算是一部成功的超级女英雄电影。

当然,如果你觉得这是导演水平不够,或者有想法但执行力跟不上。

小杀要说:不全然。

漫威给电影物色的班底,可不是泛泛之辈。

回过头来,我们再看看:

是谁在《黑豹》之后,迫使《惊奇队长》政治正确?

是谁垂涎于《神奇女侠》的成功,迅速出片妄图革新?

是谁限制了主创的发挥,让这部电影沦为新英雄出场的能力show?

面对横跨十余年、出片超过20部的漫威宇宙,让它止步不前、陷入瓶颈期的元凶——

正是漫威自己。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