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冰扬波
01
国人拥有身份证的历史超过2300年,比西方上帝的年龄还要长。
公元前350年左右,秦国商鞅变法后出现的“照身贴”,当属最早的“身份证”。
"照身帖"是在一块竹板上刻有个人相关信息,由政府统一发放,并加盖官印。
不过,商鞅没想到,正是由于他发明的"照身帖",最终却把自己坑了。
02
古代身份证主要分三种:等级身份证、职业身份证、临时身份证等,
其中以等级身份证最为流行,在官员之中应用比较普遍,
如,虎符、免符、鱼符、龟符、龙符、麟府、牙牌、腰牌等。
03
隋唐时期的身份证,最流行的为“鱼符”,其形状像鱼,上凿小孔,以便系佩。
鱼符上面刻有官员姓名、任职衙门及官职品级等内容。
鱼符的材质与品级有关联:亲王及三品以上官员用黄金,五品以上官员用白银,六品以下官员则为铜料。
严格来说,古代不是所有人都有身份证的,那年头有身份证的,确实是“有身份的人”!
04
武则天当政时,一度废鱼符为龟符,但作为身份证的功能并不改变。
展开全文
虽然不久后,龟符随武则天的逝去而消失,但“金龟婿”一词却流传下来。
因用“金龟”符的男子,最低也是三品大员,有如此佳婿可光耀门楣。
如,李商隐曾诗云: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05
鱼符分左右,左符放在派出所(内廷),作为身份证的“底根”;右符由持有人随身携带,作为身份佐证。
不止于此,宋代装鱼符的袋子叫鱼袋,五品以上才配有,可谓身份证早期的防伪标记。
明清为牙牌和腰牌,为防止他人盗用,写有专门的警示语,如“借者与借与者同罪”。
可见,古人身份证明方面已有明显的防伪打假意识。
06
旧时的职业身份证是根据从事职业的不同来制定的。
如,僧人的身份证,为戒牒和度牒,凭此可四处化缘、筹善款等。
又如,清代后宫妃子的“绿头牌”,牌的顶端涂有绿色。
若是没这张身份证,即使脸蛋长得再漂亮,再风情万种,也别想得到皇帝的召幸。
07
1936年,西北军阀马鸿逵制作了一种居民证。
此证材质为白布,长7厘米,宽3厘米,写有姓名、年龄、籍贯、身高、相貌等相关信息。
最令人叫绝的是,填证时需填写持证人10手指头箕斗纹,斗纹划O,箕纹划x。
可惜,此项制度仅实行一年多,便名存实亡了。
08
1945年日本投降后,蒋介石为巩固其统治地位,在全国实行国民身份证制度。
1946年国民政府公布《户籍法(修正草案)》、《户籍法施行细则》,规定制发国民身份证。
彼时,身份证分两面四折页,证件内容除涉及持证人相关信息外,还有指纹,兼具了户口簿的功能。
按要求,身份证应附有相片,不能贴相片的,要注明“左撇子”“麻子脸”等体貌特征。
09
1949年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居民身份证,通常用户口簿和单位介绍信证明身份。
居民身份证登记项目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住址和有效期。
第一代居民身份证号为15位数字,二代身份证号为18位数字或字母。
10
二代身份证具备视读和机读两种功能,并运用了最先进的数字防伪技术,是名副其实的智能卡。
11
身份证大家都不陌生,但身份证号的18位数字是怎么构成的呢?
身份证号从左至右依次为:第1-6位数字为地址码,第7-14位数字为出生日期码,第15-17位数字为顺序码,第18位数字为识别码。
如,前六位数字地址码,表示我们常住户口所在省、市、县行政区划的代码。
12
比较有意思的是,999、998、997、996四个顺序码分别为男女百岁以上老人专用的特定编号。
若你家有百岁老人的朋友,可以拿他们的身份证出来看看呦!
第18位数字是校验码,一般是0—9的数字,现在也经常会出现X,表示数字10。
因为如果用10做尾号,那么身份证就变成了19位,所以用罗马数字的10—X来代替。
13
使用了这么多年的身份证,你分得清正反面吗?
按规定,正面有国徽的图案,并写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几个大字。
有了这个大国,才有了小我,有个人信息的一面为反面。
嘿嘿,原来这么多年来,你一直是“反面人物”!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