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恒爆料郑爽虐儿,申请美国贫困白卡,孩子受伤照片曝光_孩子_爆料_虐待

1月7日,张恒召开记者会,随后登上热搜。果然,又和郑爽扯上关系了。这次张恒爆料郑爽虐待孩子,并放出了很多视频和照片。

此外,张恒还开起了直播,展示了案发现场。

从张恒发布的视频中可以看出,两个孩子一提到妈妈郑爽就无比恐惧,情绪行为疯狂矛盾,不断哭闹,口口声声“吓妈妈”!

整个视频持续了七分钟。听着视频中那撕心裂肺的声音,让人心疼不已。

从发布的视频来看,张恒爆料郑爽相当熟练。这段七分钟的视频是否存在恶意剪辑,目前无法取证。单从内容来看,郑爽会在某段时间去张恒家接孩子。孩子经常发脾气,不愿意跟郑爽走。

一定程度上说明孩子和郑爽的关系不好。.

按理说,一个3岁的孩子不应该和父母发生矛盾。由此可见,郑爽在日常生活中并不经常关心孩子,导致亲子关系恶化。

展开全文

除了视频,张恒还公开了大量照片和聊天截图。有一个场景非常令人痛心。照片中,小女孩的手指被一圈针线缝合。

看样子伤口很深,甚至伤口边缘还有血迹。指尖看着触目惊心,随时都有可能脱落的感觉。

在另一张照片中,一个小男孩的鼻子上出现了一个类似香烟疤的圆形疤痕。这一幕刺痛了我的眼睛。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受这么重的伤?

对此,孩子的父亲张恒指责孩子的母亲郑爽虐待。

从张恒和郑爽的聊天记录来看,在女儿手指受伤后,郑爽主动给张恒发信息,并表示孩子的伤口是玻璃做的。不小心刮伤了,具体的伤情报告已经在医院备案了。

郑爽说出原因后,张恒不相信,一直向郑爽要孩子的伤情报告,不相信孩子的手指被玻璃划伤了。

之后,张恒问起3岁的女儿,她是怎么被抓伤的。女儿告诉张恒,她被剪刀划伤了。郑爽的回答和孩子完全不一样。

不仅如此,张恒还问郑爽儿子鼻子上的伤疤是怎么来的。郑爽称孩子是自己玩耍时摔倒的,张恒却看到伤疤像烟头。他坚持自己的说法,但在张恒的心里,孩子的受伤与郑爽有直接关系,甚至怀疑郑爽虐待了孩子。

为了解开心中的疑惑,张恒向美国警方报案,并开启了全程直播。要知道在国外殴打虐待儿童是违法的。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郑爽将面临牢狱之灾。张恒将证据交给警方后,将对孩子受伤的疑惑,以及孩子妈妈郑爽面对孩子受伤的态度,全都说了一遍。

期间,他情绪起伏不定,甚至多次哽咽。他还解释了一个令人费解的事实。

郑爽在美国擅自为子女申请美国贫困白卡。此卡为福利卡,主要面向低收入人群。申请成功后,可在美国享受低价医疗,甚至免费医疗。

听上去是好事,但低价医疗或免费医疗的实施还有很长的等待期。

也就是说,如果孩子受伤了,他需要等待、排队处理伤口。不得不说,郑爽真的太狠了。省钱其实是想让孩子忍痛。

张衡知道后质问:“你是亿万富翁女人,给孩子办贫困白卡”?

看到这里,不少网友不解。郑爽每天收入百万,缺钱给孩子看小病。

如果是真的,那就有点冷门了。

换个角度看,郑爽为了一己私欲,可以这样对待孩子。回顾当年的税收问题,一点也不奇怪。

郑爽从顶流小花旦成长为如今的烂艺人,离不开她的作品。

2021年,郑爽将因怀孕问题在国外被限制出演,这意味着郑爽的演艺生涯将结束,他将被清出娱乐圈,相关影视作品也将逐步下架。

本以为郑爽被列入黑名单后,事情就可以了结了,没想到被大家推墙,郑爽又要因为征税被查了。

经查,郑爽涉嫌签订阴阳合同、分割收入获取天价片酬、偷税漏税、滞纳金及罚款共计2.99亿元。

这样的身影一出,所有人都惊呆了。

郑爽18岁出道就赚了这么多钱,可见娱乐圈是多么的暴利。这两件事曝光后,郑爽就从公众面前消失了,全家定居美国,又被提起的是张恒的爆料。

要知道张恒也是两年前爆胎的主角,这次爆料也是他。昔日恩爱甜蜜的夫妻,怎么会闹得这么大?

这还要从他们的恋爱关系说起。在郑爽和张恒公开恋情的时候,曾有人说张恒吃软饭爬得很高。虽然张恒的条件还不错,但是和当时的郑爽比起来,他什么都不是,所以这段感情难免会被人诟病。

两人反目成仇后,张恒在社交平台上作证郑爽在国外怀孕。生下一儿一女后,张衡表示后悔,不想对两个孩子负责。

作为父亲,张衡对此非常生气。

当然,也有网友表示,张恒对孩子的爱是假的,敲诈勒索是真的。郑爽这样的豪门女人,他怎么可能轻易放过!

爆料后,张恒向郑爽表达了自己的诉求,要求她如期探望孩子,并支付抚养费。通过双方律师的调解,两人达成共同抚养孩子的共识。

此后,两人便从公众视线中消失,直到这一爆料再次出现。

对于张恒上热搜的爆料,评论区网友的言论也是让人意外。有人说,“这是花光了的零花钱,他们又在敲诈勒索”,也有人说,“孩子是他们这么穷的谈资的工具”。

话说回来,不管这个爆料是真是假,还是先安顿好孩子吧!

如果郑爽真的虐待了孩子,那警察也不会不管。反倒是张恒。爆料的时候,他并没有看出自己有多爱这个孩子。就是为了和郑爽互撕。在我看来,这两个人得偿所愿并不值得可怜,唯一值得同情的就是那两个年幼的孩子。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