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一建议恢复春晚分会场 助力乡村振兴和文旅业_春晚_建议_今宵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潘保春建议提供免费墓地和骨灰盒。

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贺丹建议发钱鼓励生孩要关注第一孩。

展开全文

央视春晚年年《难忘今宵》压轴观众和网友纷纷反映“审美疲劳,味同鸡肋”。

青年张一一建议央视春晚常态化恢复春晚分会场助力乡村振兴和文旅业复苏。

央视新闻联播:春晚分会场带来当地持续旅游热。

2023全国两会正在北京如火如荼举行,赵冬苓、潘保春、贺丹、魏世忠等代表委员建议免除2024年后孩子学费至大学、提供免费墓地和骨灰盒、发钱鼓励生孩要关注第一孩、“双一流”建设给予河南倾斜等提案引发社会各界关注,继今年春晚第一时间撰文《我看于蕾导演的2023央视兔年春晚》对兔年春晚客观点评“美芹十论”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后,我国著名青年作家、资深文旅专家、《乡村振兴宣言》发起人张一一今日再次郑重提出央视春晚从2024年开始常态化恢复和设立地方分会场、上春晚的次数原则上不超过3届、取消压轴必唱《难忘今宵》惯例、“演员不要抢歌手的活儿干”等建议,引发海内外的许多华人网友点赞和热议。

张一一表示,因为新冠疫情的原因,央视春晚2021、2022、2023已经连续三年没有设置地方分会场很是可惜,建议今年开始提早启动春晚地方分会场的甄选,把舞台搬到更接地气的广大乡村,助力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和文旅业疫后复苏,打造城市文化旅游新地标,带动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让春晚的舞台和品牌可以更有价值和意义的不断延伸,不只是一台转瞬即逝的晚会,几个亿的灯光舞美说没了就没了,而是让每年的春晚舞台具有持续的品牌价值和内生的造血功能,如桂林象山和贵州丹寨成为春晚分会场后疫情前每年游客量增长百万以上,按照每人平均消费200元计算,每年增收可达2亿以上,而游客量的增长对周边商铺和地产等的带动效应更是不可估量,“有的景区对周边房地产和商业的拉动增幅可以达到几十亿乃至几百亿以上,功在当时,利在当地,生生不息,善莫大焉。”

张一一还指出春晚应该取消毫无新意和悬念的压轴必唱《难忘今宵》惯例,因为每年央视春晚的主要演员就那么四五十人,概率是三千万分之一,比中彩票头奖还难,中国几百万艺术生翘首以待望眼欲穿想得到这样一个机会而不得,而每年在非原创节目上浪费这样一个名额实在可惜,呼吁有关部门立法规定任何嘉宾上春晚的次数均不得超过3届,这样可以更加体现社会公平,杜绝一些关系户、钉子户,张一一认为,如果把每年的春晚比作一篇命题作文,那么年年作文最后都是同一句公式化的程序化的老话是不是很没意思?春节联欢晚会不等同于一般的商业演出,可以有“难忘今宵”的感触和激动,春晚是对于旧的一年的总结、新的一年的展望,“难忘今年”才是正理,建议2024年以后的春晚不要再唱耳朵都磨出茧子的《难忘今宵》,而是每年写一首结合当年民生热点的《难忘今年》(或《别了,二零二×》《再见,二零二×》),或者是对新的一年表达祝愿、进行展望的《你好,二零××》,保留一些希望和悬念,这样或者才不会让《零点钟声》后面的节目成为鸡肋,早早进入垃圾时间。

另外,张一一还建议春晚“演员干演员的事,歌手干歌手的事,演员不要假唱抢歌手的活儿干”,张一一表示,每年春晚的40个左右节目当中,除开小品、相声、舞蹈、杂技、武术、魔术等节目,歌曲不过十首左右,而歌手的舞台本来就很少,影视演员每年都有很多的电影、电视剧、网剧、综艺要拍,就不要越俎代庖“跨界”去抢歌手的饭碗“压榨”歌手的机会和空间了(问题是像邓超等演员表情动作过于夸张,赵丽颖、杨幂等演员唱得很不专业经常跑调)。

对于张一一的两会建议你怎么看,欢迎各抒己见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