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时节,中国作家协会“作家朋友,欢迎回家——作家活动周”正式启幕。
3月21日,“作家活动周”第一期欢迎仪式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36位中国作协会员“回家看看”。在三天时间里,他们将陆续参加“春天一堂课”“走进文学史”“名家零距离”等十项文学活动。
欢迎仪式上,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向参加此次活动的作家朋友表示诚挚的欢迎。“大家来自各行各业,代表着我国文学事业中最基础也最具成长性的文学力量,有你们在,中国文学的触角才能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一条战线、每一个角落,中国文学的创造力才能够生生不息,不断向高峰迈进。”
仪式结束后,作家们来到院子里,向鲁迅、冰心、叶圣陶、曹禺、老舍、艾青、郭沫若、赵树理、丁玲、沈从文、茅盾、巴金、邹韬奋、顾毓琇等文学大师的塑像献花致敬。接着,作家们来到鲁迅文学院,参加由作家、人民艺术家王蒙主讲的“春天一堂课”。
鲁迅像 本文图片若无特别说明 均为王纪国、赵云 摄
作家们向沈从文雕塑献花
展开全文
“中国作协,是我们作家真正意义上的一个原生家庭,如果你认可自己中国作家的身份,那么这里就是你作为作家的真正意义上的家。”作家代表、新晋鲁奖得主索南才让说,“我惊讶地发现,几乎是从我文学创作一开始,我就一直成长在中国作协的关怀中,从未离开。我想,这是一个温厚宽容的家长给予我的至诚呵护。”
“作家活动周”第三场活动“走进文学史”
本次“作家活动周”,中国现代文学馆展出了巴金、老舍、曹禺、茅盾、丁玲等文学大家的13部珍贵手稿,包括巴金1981年的两部手稿《随想录·现代文学资料馆》和《随想录·我和读者》 、老舍1945年的手稿《四世同堂·偷生》、茅盾1932年的手稿《子夜》、曹禺1984年的手稿《我很想念老舍先生》 、夏衍1961年的手稿《鲁迅传》、沈从文约1957年的手稿《跑龙套》、周立波1964年的手稿《新客》、朱自清手稿《诗言志》、叶圣陶1961年的手稿《刺绣和缂丝》 和1984年的手迹《书赠丁玲、陈明》、冰心约1959年的手稿《回国之前》、丁玲写于1954年至1978年的手稿 《在严寒的日子里》。
巴金《随想录·现代文学资料馆》手稿(1981年)巴金先生捐赠 供图:中国现代文学馆
中国现代文学馆特别设计的“作家画廊”也将一展岁月长河中的文学传承。在《习近平致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成立70周年的贺信》的两侧,文学馆选取了第一次文代会照片、延安文艺座谈会合影、鲁迅等文学大师和“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及中国文学盛典的珍藏照片,希望参观者通过历史影像回顾文学的光荣,传承文学的梦想,收获文学的力量。
此外,文学馆的几大展览也吸引了作家们驻足、参观。“中国现当代文学展”展出20世纪我国现当代文学发展概况及代表作家作品,“现代作家书房展”则通过还原作家书房的方式,展示作家捐赠的藏书及文物。
作家们在“作家画廊”
作家们认真地看文坛前辈留下的手稿
接下来,作家们还将与莫言、梁晓声、刘震云等当代名家畅谈文学故事,参观故宫博物院,到北京人艺看曹禺名剧《日出》。
“这些年,中国作协一直在做这样的事情,一直在用一个巨大的手掌撑开一片空间,让中国作家得以舒展心灵,得以做一次又一次的文学旅行。”索南才让说。
文学馆大门 供图:中国现代文学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