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张艺谋与女儿张末联合执导的电影《最冷的枪》,即将上映。该片取材于抗美援朝,是一部以中国狙神冷枪杀敌为原型的大制作;
影片中的狙神原型,是一名令美军闻风丧胆的狙击之王;
他是有史以来最致命的狙击手之一,曾在32天内,以442颗子弹,击毙214名敌军,更重要的是他没有倍镜只靠机瞄。在2018年外国某论坛上,关于地球历史上最出色的5位狙击手评选中,他排在第一位;
他就是张桃芳,被美国称为“死神”的中国志愿军。
美军这样描述他:“对面有个死神,只要枪一响,肯定有人会见上帝,太可怕了!”
张桃芳作为入伍不到两年的新兵蛋子,怎样练就如此封神本事,得从他第一次打枪比赛开始说起。
打枪脱靶被罚去厨房烧火
1931年,张桃芳生于江苏兴化,22岁那年,张桃芳随着抗美援朝部队到了前线,成为24军72师214团8连的一名普通战士。
展开全文
当时,团部为了活跃新兵气氛,决定举行一次打靶比赛,这是入朝鲜以来的第一次比赛,各个连队都很看重。
张桃芳自小就跟随爷爷猎鸟,对射击有些感觉,再加上在连队训练了两个月,他信心满满。
张桃芳心想,打靶比赛,简直就是小菜一碟。
果然,张桃芳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惊的不是枪法多好,而是他开了三枪,全都脱了靶,连长被气得脸发黑,直接罚他去炊事班烧火了。
谁也没有想到,这次比赛成了张桃芳走向狙击之王的开始。
着魔式训练
来到炊事班的张桃芳,有种“潜龙悸动,乾坤唯我独游”的感觉。只要一有空,他就像走火入魔一样练习枪法。
一摸到枪就发呆,一发呆就是两三个小时。
后来战友们明白,张桃芳这是在练习狙击打法最重要的一步——瞄准。
自比赛失败后,张桃芳发现自己拿枪不稳,这是狙击最忌讳的毛病。他知道,拿枪不稳是长时间托枪,枪重手酸,出现摇晃,张桃芳随即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他跑去一块沙地,将一个包有沙土的破布包缠在胳膊上,天天练习,负重举枪越来越稳,当他把沙包拿掉后,举枪变得异常轻盈,他终于解决了拿枪不稳的问题。
随之而来的是,张桃芳狙击技术迅速提升,在班长引荐下,他去了狙击班。
从此,张桃芳的狙击生涯正式拉开帷幕。
开启狙击生涯
来到狙击班,并没有专业的狙击教练,当时只有一个教导员,负责带他们到训练场,教他们如何测量距离,以及定标尺等等。
经过短短几个月训练,张桃芳成了一名真正的狙击手,他需要一个舞台,很快机会就来了。
他随部队到上甘岭前沿阵地,准备大展拳脚。
张桃芳第一次执行任务,在597.9高地。在距离100米不到的地方,他发现两名敌人,他们的眼睛是蓝还是黄,都看得一清二楚,张桃芳开始瞄准,扣动扳机,第一颗子弹发射出去了。
没打中!
再开一枪,还是没中!
张桃芳急了,他连开数枪,却无一命中。由于狙击位置暴露,他只能撤离。这是张桃芳开出狙击生涯的第一战,却以失败告终。
这对张桃芳来说,是一次重大打击。他没有一蹶不振,反而知耻而后勇,积极请教老前辈。
老狙击手告诉他,要根据不同的位置,打出不同的狙击策略,比如在对面山上时,瞄准脑袋打,下山时,瞄准脚打。
老班长告诉张桃芳:“作为狙击手,必须要掌握打活靶的技巧。”
老班长的话,让张桃芳恍然大悟:“我脑子太笨,把活动目标当成死目标了。”
从那以后,张桃芳在作战时,都要提前勘察地形,以及研究敌军活动规律,结合目测距离的优势,找到多个合适的狙击位置。
他将这些方法,付诸实践之后,效果十分显著。短短十几天里,打出240发子弹,就成功击毙击伤71名敌人。平均三发半子弹,就可以消灭一个敌人。
这样的成绩,对于一个新狙击手来说,相当不错。
张桃芳并没有止步于此,他继续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狙击技术,勘察地形,修建狙击台,改善狙击环境,将敌人经常走的路,以及难走的道,都测量好狙击距离,做好记号和研究好封锁点。
在实战中,不断总结经验,创造出自己的一套方法。比如如何打等枪,打游击,用子弹点名等方法,将敌人打得晕头转向。
经过不断的磨炼,张桃芳从一个半吊子的新兵,变成一个独当一面的狙击手。
很快,他击毙的敌人,就突破百人大关,有效地打击了敌人嚣张的气焰。
美联社记者曾这样描述美军换班的情况:“美军兄弟匍匐地爬向自己的阵地,而背后时时都透着一股凉气,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敌人的炮弹就会落在自己身上。一不小心,命可能就没了。”
当时的美军,被吓得惶惶不可终日,连厕所都不敢上,只能用罐头装着。
张桃芳让美军吃尽了苦头,甚至被他们称之为“死神”。
后来,更是听到被俘虏的美军说:“对面有个死神,只要枪一响,肯定有人会见上帝,太可怕了。”
巅峰对决,一枪封神
在张桃芳创下一个又一个骄人战绩的同时,真正的危险,正在向他逼近。
有一天,张桃芳如往常一样,正在赶往四号狙击台,突然头顶“嗖”的一声,一颗子弹贴着他的头皮飞了出去。
狙击手的直觉告诉他,这突如其来的一枪,背后肯定藏着高手,并且自己已经被盯上。
原来,美军为了对付张桃芳,特意请来世界级的高手,一个代号叫幽灵的王牌狙击手。
经过几番交手,张桃芳知道,幽灵的实力并不在自己之下。但他转念一想,狙击手最忌讳的就是心烦气躁,一旦心急或者心慌了,吃亏的定是自己。
张桃芳静下心来,琢磨对策,他决定把自己充当诱饵,引出敌人。
当时穿着棉大衣的张桃芳,为了行动方便,直接甩掉大衣,轻装上阵。他算好时机,突然从战壕中跃身而起,敌人开了一枪,张桃芳随即倒向狙击台。让敌人以为他真的中弹,从而暴露自己的位置。
果然,张桃芳发现,敌人阵地上,两块巨石之间,有一挺M-12重机枪;而在掩体后面,隐约之间看到一个脑袋,探出来。
说时迟那时快,张桃芳迅速枪托抵肩,锁定目标,扣动扳机,子弹发出不及0.1秒的时间里,幽灵也同时发出一颗子弹。
在这电光火石之间,两个王牌狙击手完成了巅峰对决,张桃芳的子弹击碎了幽灵的脑袋,幽灵的子弹则擦着张桃芳的头皮,射进了泥土。
正如张桃芳后来说的那样:“我现在好好的,没事,可敌人倒下了。”
击毙了幽灵这个王牌狙击手,张桃芳的“神枪”名号不胫而走,一路传到24军军长皮定均耳朵里。
身经百战的皮定均并不相信,他派一个参谋去证实,如果是真的,就送给他一双连军长自己都不舍得穿的皮靴。
结果令参谋大开眼界,张桃芳真的如传言那般厉害,枪法准得可怕。
受到军长认可和鼓舞的张桃芳,更是斗志满满,回到阵地,他又用三发子弹击毙三个敌人。
就这样,张桃芳在32天内,用442颗子弹,击毙214名敌人,创下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冷枪杀敌的最高记录。
因此,张桃芳又多了一个冷枪英雄的称号,但张桃芳的传奇不止于此。
1953年6月20日,张桃芳得到他一生最大的荣耀,被邀请到北京中南海,接受毛主席接见。
1953年7月14日,朝鲜战争取得胜利。
战后,张桃芳被中国志愿军总部记特等功,授予2级狙击英雄荣誉称号,朝鲜也授其予1级国际勋章。
1954年,志愿军选拔战斗机飞行员,24军有198名战士报名并通过初选,最后留下来却只有张桃芳一人,成为新中国第一代战斗机飞行员。
于是,开启了自己作为新中国初代歼击机飞行员的生涯。
直至如今,他的名字,依然活跃在每一个关于狙击的讨论帖子中。
在那个可歌可泣的“立国战争”年代,张桃芳成了继邱少云,黄继光之后,让我们荡气回肠的民族英雄。
据悉,张桃芳使用过的那杆214颗星步枪,后来被陈列在中国军事博物馆内。
这杆枪跟着张桃芳,见证了那段血与火的岁月。
它时刻提醒着我们,中国不再是任人欺凌,千疮百孔的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我们已经挺起了胸膛。
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说:“朝鲜战争,不仅确立了新生的中国,作为军事强国的地位。它还建立了令人敬畏的对手的军事威严。”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致敬那些为我们创造和平生活的伟大英雄们。
参考资料:
《抗美援朝纪录片》,《BTV记忆》,《西瓜档案室》,《爱国影视》。
. END .
【文| 幸福娃 】
【编辑| 丹尼尔李】
【排版 | 毛毛雨】
往期精彩文章 推荐:
钱钟书:只有李白能与他相提并论,池莉:要嫁就嫁这样的男人
钱学森、钱三强、钱钟书,为什么姓钱的都这么厉害?真相来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